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汕头经济发展研究

    陈莹?李婷?刘诗琪

    作为重要发展极和现代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关键一环,汕头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本研究旨在整合国内学者现有的研究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找出汕头特区发展的短板和不足,挖掘其优势和潜力,为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汕头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理论创新的贡献。

    为了充分了解汕头经济特区目前的发展现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不起来的背后存在的问题,解剖了珠海、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优势及经验,结合汕头当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对策,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课题组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三种方式对汕头特区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充分查阅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汕头特区发展的研究,初步得出结论;同时对在汕头办厂搞实业的企业家和部分政府官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关键数据;(2)实地考察。主要以汕头特区为例,进行实地考察;(3)案例研究。对汕头特区的部分行业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影响汕头特区发展的因素;(4)经验总结。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汇编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撰写论文。

    一、汕头的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

    “粤东门户”汕头,距离太平洋国际主航道仅7公里,毗邻港澳台,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岛试验区,是东南沿海对外开放时间最长的城市。因为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加上基础设施较完善,管理体制改善,在改革开放头30年,汕头一直都是外商投资的一个热点地区。在科技、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汕头在对标大湾区建设中的差距

    (一)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如今在汕头经济特区中部分企业留有融资通道不顺畅、管理不合理科学、技术换代能力较弱、抵御风险能力差等困难。人才引入难、技术开发能力弱,人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不高,引进高技术人才和培育技术人才问题较大。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企业的声望,企业在所在行业的地位,行业发展的前程等,影响人才的稳固程度。 汕头经济特区的技术及开放能力与粤港澳发达地区仍存在很大差异,且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比较薄弱,使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转型速度中,汕头经济特区速度相对较慢。

    (二)汕头经济特区信用体制具有滞后性

    市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淡薄,具有守旧排外思想,公共认同感较低,市民对汕头形象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深刻认识,部分企业利用政策漏洞进行走私和贸易,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制假贩假活动猖獗,以假乱真、以假充真等欺骗手段、违背信用行为紧要地打击着信用领域,包括商业和消费方面:非法占有,隐瞒事实,欺骗取得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违反国家法律,逃避国家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物品且售卖;伪造、变造、自行销毁账簿或凭证等,不交税或者漏缴税;假造报表;、行内人员根据自己行内消息买卖交易;使用非正当商业手段来提供产品或服务,形成恶性竞争;地方地区的保护与机构的腐败等行为禁而不止,存有这些背信行为,不仅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还导致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被扰乱,汕头经济特区的形象难以维护,经济发展速度延迟。

    (三)汕头经济特区的行政体制问题特为堪忧

    部分政府官员在促进汕头经济发展上存在贪腐,假公济私,注重走形式轻视内涵、注重人治轻视法治的问题,与 “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 的宗旨背道而驰,对经济管理、发展力度监管不足,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层面缺乏管理,政府政策失衡导致公信力缺失、政府信息未能公开或未能及时公开,制约政府公信力提升、腐败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源自于政府的行为都是通过具体的官员或公务人员来负责执行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政府的看法和态度,腐败现象的范围不断的在扩大色剂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政府职能未能及时转变,从而也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提高,阻碍了优良政治环境的建设及汕头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对外开放经济的程度减弱

    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情况、进出口货品、商业路线等能力逐年减弱,受中美贸易问题升级的影响, 部分进口产业饱和,且国家优惠政策对于外国企业减弱,部分外商撤销工厂,劳动力成本、场地成本、进出口税费增加等原因,导致汕头经济特区规模以上工业开始减产,筹办进出口贸易的代理行对在汕头经济特区开发想法转变, 与潮汕华侨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汕头对外开放经济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延缓了汕头经济特区的工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等的发展。

    (五)政府支持、优惠政策不到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推出,其他地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改革不断深入,而汕头经济特区的政策支撑与扶持不到位,地方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资金优势、融资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较薄弱,是以一些风险隐患较为严峻的项目,拥有地方政策性的投融资也不能较大地使项目本身以及项目其他投融资主体的投融资风险降低,从而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风险投资减弱,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较高的开发项目延缓,且创新的投入不够而影响到区域现代化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高科技新型技术产业开发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使汕头经济特区转型缓慢。

    (六)远离粤港澳大灣区的经济核心

    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位置较劣势(深圳比邻香港、 珠海比邻澳门;而深圳、珠海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汕头经济特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粤东地区较远),香港高铁、港珠澳大桥以及修建连接深圳机场到香港机场的海底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并将影响到地区格局和资产价格的项目,但汕头经济特区较为内陆地区,且在招揽商户引入资金的竞争中, 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迅速发展的地区比较,竞争能力较弱,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汕头湾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对策

    改革开放使汕头与港澳台关系日益密切,随着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在旅游、交通、金融和贸易合作等方面,两者之间的交流交往将更加密切,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合作也将会更进一层楼 。在这关键时点,汕头湾区应该多管齐下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一)实施人才战略,高度重视人才

    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以来,湾区内各城市采取多种措施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用等环节进行人才激励,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例如,香港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澳门公布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广州为顶尖人才提供千万元房补。与湾区采取的积极人才政策相比,汕头特区现有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显然不具有比较优势。此外,汕头特区各产业的技术与粤港澳大湾区发达地区仍存在很大差异,且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比较薄弱,导致汕头特区经济转型速度相对较慢。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汕头特区要实现发展必须以人的“升级”为保障,加强科研人才和技术工人两支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起能够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机制。

    汕头特区应加快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的建设,打造汕头经济特区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探索学训结合、实践体验、产业孵化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协作融通的创新模式。此外,还应该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科技人才及创新型骨干的领军作用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为商二代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加速孵化转化。汕头华侨试验区、保税区、国家高新区,江湾新区四个平台的建设可以借鉴东莞和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打造成企业的总部经济。

    (二)加强信用建设和法制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金额最大、作案最为疯狂、涉案人员最多的“共和国第一税案”对汕头经济特区影响巨大,接连发生的造假骗税、走私贸易、假冒伪劣等犯罪行为也使特区形象遭受重创。信用的缺失给潮汕地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被扰乱,汕头经济特区的形象难以维护,经济发展速度延迟。诚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准则和基础,为了改善和缓解汕头经济特区信用体制的滞后性,保障社会信用秩序,必须加强信用建设和法制建设。并且,要建立和不断完善诚信制度体系,营造推动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诚信环境,提升全民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促进汕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主动对接、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顺利实现。制定诚信标准来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存在的失信行为,全面保障政务、商务、社会等各个领域共同朝着诚信标准发展,从制度上强化对市场主体的制约,营造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序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使汕头经济特区的经济在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支撑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另外,把诚实守信的意识教育放在提升全民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的重要位置上,开展诚实守信的理念教育工作,发展全民诚实守信的文化,增强全民诚实守信的作风,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

    (三)政府为培育企业提供有效条件和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各级政府为培育企业因地制宜提供地方性的政策支持,加大企业降费降税的力度,鼓励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汕头经济特区应该以湾区政府出台的政策为鉴,结合当地的市场经济状况,在吸引投资、创新创业领域提供政策性支持。出台全面系统的税收优惠政策,走减税实现经济繁荣之道。出台推动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投融资扶持政策,着力解决汕头经济特区中小企业投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设立财政资金使用标准考核,政府财政资金使用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必须加强资金预算、使用管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所处地位的独特优势,为经营状况良好、信用度高的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引导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以上市、发债等形式来实现其融资目的;政府应支持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为企业实现上市筹资创造条件。支持产业领头企业选择各种形式,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进步,打通其产业链,使不同领域的相关配套企业相互补位,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领头企業的集聚带动功能。

    汕头正处于新旧模式交替的关键时期,汕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15个主要港口之一,汕头应多管齐下,做大做强汕头临港经济,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观念,坚定发展信心,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汕头经济蓬勃发展。(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