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陋室铭》修辞的妙用

    李玉萍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修辞手法的理解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所谓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指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这就为修辞提出了基本要求,刘禹锡借助多种修辞手法,以诗一般的优美语言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陋室铭》表达了出来。本文拟从修辞手法使用为切入点来理解《陋室铭》的主题。

    被誉为“诗豪”的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至和州,却性格乐观豁达,志趣高洁雅致,并能安贫乐道。他的千古佳作《陋室铭》以整齐划一的句式,和谐优美的音韵,隽永深邃的意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来为世人称道。尤其那些精美修辞的妙用更令人叹为观止。

    一、妙用比兴,言此意彼

    比兴是中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所要描述的人或物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以其他事物为引子,以引起所要吟咏的内容。很多时候,“兴”既是引子又是比喻,所以统称为“比兴”。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意在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是他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章开篇即以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既然山之出名与否取决于它是否有仙人居住,而不在于它是否高耸入云;水之灵异与否取决于它是否有蛟龙盘踞,而不在于它是否深不可测,那么,居室之简陋与否也就取决于主人之德行是否高洁,而不在于它是否美轮美奂。陋室主人自觉环境幽雅,又为人儒雅,生活情趣高雅,就会使陋室处处明亮雅致。在此,巧妙运用比兴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构思极其精巧,文思特别流畅,内容波澜起伏,十分耐人寻味。正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

    二、巧用互文,文省意存

    互文,亦称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唐代贾公彦在《礼仪注疏》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恰当使用互文修辞可以避免行文的单调呆板,在表达过程中突破字数,格律,音韵,对仗等方面的限制。在运用过程中,互文修辞常常表现成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闡发,互相补充,实际上说的是一件事,它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就是典型的例子,完整地表达出来就是谈笑往来有鸿儒,谈笑往来无白丁,意思是:谈笑往来的有学识渊博的学者,没有见识浅陋的庸才。由于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文章的语言简洁凝炼,表达的意思含蓄委婉,行文的气势流畅通达,既有“文省意存”之效,又有对比衬托之用。虽然作者没有写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写与自己交往之人,但从“有鸿儒”“无白丁”中我们也就知道了陋室主人必是儒雅之士,才德兼备,从而表现出室主人情怀淡泊,志趣高雅,追求超凡,气质脱俗。

    三、善用类比,自比先贤

    所谓“类比”实际上就是“类推”“比较”,即通过对此事物之分析,“类推”到与其属性相似的彼事物,进而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结论,从而阐明某个道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就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闲居茅庐以待明主的诸葛孔明,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杨子云一直是刘禹锡的“精神偶像”,他拿自己的“陋室”与这两位古代贤人的居室进行类比,其用意就在以古代先贤自比,表达自己坚守节操,安贫乐道,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处变不惊,处危不乱,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四、实时用典,画龙点睛

    在诗文中适当运用典故一方面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让有限的语句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为文章增添的更多的韵味和情趣,另一方面,文似看山不喜平。适当运用典故也可以使诗文内容含蓄委婉,避免平铺直叙。《论语·子罕》云:“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在《陋室铭》结束之际,刘禹锡恰当地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将全文的思想感情推向极致。正如清郑板桥所说的“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刘禹锡运用孔子的典故充分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上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以“德”之“馨”彻底改变了室之“陋”,达到“陋室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既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刘禹锡对安贫乐道的高洁品质的终极追求。

    五、活用拟人,情景交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动词“上”“入”的活用,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绿色的“苔藓”想从台阶爬入室内,听听主人和鸿儒们在谈论些什么,“小草”也想透过竹帘窥视一下主人在看些什么书籍。这样的描写既有精神又有韵味,使人并不觉得陋室环境凄凉、荒芜,反而感觉到陋室之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处处流露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自得之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

    六、多用对偶,节奏明快

    对偶。也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意思的修辞方式。它是骈体文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陋室铭》是古代铭文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当然也不例外,多数文字对仗严格,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表达凝练,句子形式上有一种匀称之美。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个比喻句就是严整的对仗,巧妙地引出了本文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通篇多用对偶,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文章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陋室铭》不是诗歌,却让我们又一次品味了闻一多先生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艺术,这也正是文章采用多种修辞的效果。

    纵观《陋室铭》全文,它虽然仅有寥寥18句,短短81字,却有鲜明的立意,精巧的构思。尤其是刘禹锡借助了多种修辞手法,给我们展示出本文语言的优美,读来如金石掷地,流畅通达,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既展显了自己不屈服于黑暗社会的铮铮傲骨,也表现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令后世敬仰。

    [作者通联:甘肃永昌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