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本革命的认识与理解

    赵祖亭

    为把“干部作风建设年”引向深入,邯郸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本革命”行动,行动要求对学校整体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冲破思维的樊笼、突破体制的障碍、打破制度的局限、攻破师资的难关,从学校办学的根本上进行改革,从教职员工的灵魂深处引起震撼,大胆摒弃一切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和从教行为,勇于打破一切不适应未来发展和实际需求的条条框框,以科学的理念重新编制发展规划,以务实的态度重新制定制度措施,以“革命”的行动重新塑造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模式,培育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形成全市教育事业的新优势,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内涵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区域教育高地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理念革命是首要的

    理念革命是首要的,只有从思想上首先革命才能带来革命的行动,因此就要求校长和老师们首先从思想深处革命,落实到一点上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落实到如何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如何进行理念革命。

    二、校长革命起引领作用

    校长既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又是一个学校领导者,是学校的灵魂,校长要在校本革命中成为一名好的领导者,自己尤其应该首先革命。在校本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校长必须确立清晰的办学理念并将之渗透、贯穿、内化于学校的师生、环境、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摒弃短期教育行为、急功近利思想、“人治”大于“法治”意识。

    校长必须理念先行。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校长的理念往往左右着整个学校的行为和发展方向,教育理念是校长领导决断能力的内在动力,外在的表现就是校长朝着坚定的目标大刀阔斧地行动,教师则明确校长“为什么”这样干,自己应该“怎么干”。这是校长与教师达成共识,共同为目标而奋斗的先决条件。校本革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学校的整体追求,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要求校长带领大家共同确定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学校办学宗旨,使所有老师都能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努力,形成教师的集体教育信念。

    其次是研究护航。在校本革命实施中,校本研究是起点。依赖于校长对学校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学校中存在的现象、矛盾等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读、探讨,为校本革命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依据。

    再次是培训作保。教师是实施校本革命的生力军,因而校长有责任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变为“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校长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以便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是管理导向。校本革命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广泛参与,因此,各种人员之间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校长还要善于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使学校在竞争中得到发展,促进办学效能的不断提高。

    三、师本革命是基础

    校本革命中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真材实学。在新课标教学中,师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教师上课不仅仅是讲授知识,而且要共同参与和分享: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的活动,教师的话不一定成为正确的定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民主、理解的关系,教师由教学中的“绝对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商讨有关问题,可能会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这样,老师们失去了对教材、大纲的依托,学生学习内容的不确定性使学生的认知领域大为拓展,理解知识的途径也走向多元,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教师真材实学是极为必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他们毕竟是受教育者,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往往是起决定作用的。教师在知识、能力、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必须在水平和成熟程度上高于学生;同时,就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无论是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结果、质量等都取决于教师并由教师负责。因此教师必须要有真材实学。

    其次教师要善于沟通。看教学沟通是否深入有效,要看一个教师在用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时是否能与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暗箱,让学生豁然开朗,引发思考并有强烈的发表欲望。

    建立师生间的和谐沟通。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其次要讲平等。教师应能虚心听取和接受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能成名成家,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最后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教师爱学生就必须要体现全体性:突出平等性:显现及时性、具有无私性、显示一贯性、追求科学性。老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使学生在感受着师爱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以高尚的情感对待他人,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

    四、生本革命是校本革命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作为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从根本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课堂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间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核心部分的,而是非核心的,辅助性的。整体而言,教师的帮助,其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生本革命要使学生不再认为自己是什么都不懂的弱者,而是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先天智慧与学习机制自主学习的、人格独立的学习者。同学之间关系的本质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共享学习欢乐、互相促进启发的学习伙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这样升学率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五、课业革命是切入点

    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是重复作业多,教师选题不精;教师占据了全部课堂时间,作业全部布置到课外,甚至将课堂练习改为课下作业等。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推进教改,转变教学观念,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作业课堂上完成。进行课业革命要从几方面入手:教材革命、课堂革命、作业革命等,其中课堂革命是课业革命的切入点。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

    六、评价革命是保证

    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即“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校本革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要求学校和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认识到个性差异的存在,不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施评,分层要求,实施多元化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培育自己的优势智能,以强带弱,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即评价革命就是改变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