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蔡郁文

    【摘要】? ?文章以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一定的适度区间,政府的补贴行为为企业提供了创新资金空间,促进企业创新,但补贴超过一定程度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性,产生挤出效应,导致企业创新乏力。政府补贴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总体呈倒U形的相关关系,并且当民营企业所处地区政府干预较弱、非公有经济发展较好时,补贴的资源配置效应更佳。文章通过分析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选取不同情境分析,试图为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性意见。

    【关键词】? ? 政府补贴;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6;F812?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2-0023-04

    一、引言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下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长期且高额的资金投入,因而需要更多的政府扶持。Frye & Shleifer(1997)认为,在转型经济中,政府补贴就如同“扶持之手”,是补给和扶持企业发展最直接的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数额日益增加,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2 701家上升到2016年的3 026家,补贴金额也从2013年的792.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 670億元。国有企业因其特殊的产权性质,更受到政府青睐,可获取更多的补贴资源(邵敏、包群,2011),但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民营企业迸发出强劲的创新势头,国家也越来越注重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但相比国有企业,目前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和技术创新中面临着更多的融资约束,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让企业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为解决创新活动带来的融资约束,民营企业可通过政治关联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余明桂,2010),但这种渠道获取的补贴并不能促进公司的创新活动(夏力,2013)。袁建国等(2015)认为,非国有企业政治关联阻碍了其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且这一负面效应大约会持续到企业获得政治关联后的第三年。但也有学者认为,政府补贴可以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的研发活动,取得更多的创新产出 (Lach,2002;蔡地等,2014;陈希敏等,2016)。

    那么,政府补贴能否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呢?本文以民营企业2008—2016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政府补贴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希望能为进一步理解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中的角色提供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创新活动的效率取决于其成本和收益的匹配。一般情况下,企业若要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就必须引进相应人才和技术、购买相关的设备,因而需要巨额的资金成本。另外,除去研发前期的资本投入外,创新活动还需要长期不断地投入资金并且面临巨大的风险,对于创新产出的回报率难以衡量。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其融资问题较中小企业相对简单,并且风险承担能力较强,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可以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但是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其难以承担创新活动所需的高额投入和风险,对于创新活动的成本和收入评估体系不健全,很难进行技术创新。政府补贴作为企业营业外收入的一部分,从本质上增加了企业的收益,降低了民营企业内源融资约束并为其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张杰等(2012)发现,内源融资是企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即内源融资约束的降低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所以政府补贴从根本上保证了民营企业创新的资金来源,降低了其创新的资金成本,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激励效应。

    但与此同时,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适度空间,当超过了适度范围便会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企业为获取高额度的补贴可能会与当地政府官员建立寻租关系,这种行为导致的高额成本就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挤出效应,进而抑制企业的创新活动(邵敏、包群,2012)。任曙明等(2013)研究发现,只要企业的寻租成本不超过在建投资,企业就更愿意投资于寻租活动来获取超额利润。也就是说,从成本和收益角度来看,企业获取高额补贴的成本较高,而创新活动持续周期长,获得回报时间较晚,创新活动收益的滞后导致企业“寻补贴”的政治成本很难及时填补。而维持稳定的寻租关系可以使企业长期获取高额补贴,延续企业发展,因而企业更愿意将所获补贴投资于寻租活动来获取超额利润。其次,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企业长期获得高额补贴作为额外收入时,会对政府补贴产生依赖心理,依赖政府补贴来提高利润,进而弱化其通过生产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利润的动力。综上所述,高额且长期稳定的政府补贴会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

    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政府补贴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关系呈倒U形,在一定的适度区间,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正相关,高额度的政府补贴会产生挤出效应,与企业技术创新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 变量选择

    1.技术创新。考虑到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获取性,将创新的产出作为技术创新变量,即企业当年的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数分为发明(当年授权个数)、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全部数据来自CSMAR。因创新活动存在滞后,本文将所有申请个数加总取对数作为技术创新变量,并滞后一期。

    2.政府补贴。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将政府补贴金额除以营业收入作为政府补贴的衡量指标。

    3.其他控制变量。借鉴既有文献,选择相关解释变量予以控制,另外控制年度和行业效应。表1为具体的研究变量及定义。

    (二)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OLS回归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理论分析得出政府补贴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呈倒U形,所以加入二次项进行回归。模型如下:

    Patents1=β0+β1Sub+β2Sub2+∑Control+ε? ?模型 (1)

    Control为控制变量,模型还控制了年份效应与行业效应。

    (三) 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2008—2016年民营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剔除金融行业数据。因为专利数据的滞后,最终回归样本仅为2009年到2016年的民营企业,共50 187条数据。

    四、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分析

    表2为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将连续变量进行了winsor处理。政府补贴强度的均值为0.0141,最大值为0.1099。专利研发数量对数的平均值为1.629,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9.2959,不同企业间创新能力差异较大。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下页表3所示。虽然政府补贴的一次项(sub)和专利申请数量(patents1)的相关系数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0001),但政府补贴的二次项(sub2)与专利申请数量(patents1)的相关系数为负且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0.013)。表3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文假设,政府补贴一次项和专利申请数量相关系数不显著是因为这仅仅只是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既没有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也不能很好地凸显政府补贴与专利申请数量的非线性关系。除补贴数据外,其余回归数据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没有大于0.8,不存在多重共线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

    (二) 多元回歸分析

    从下页表4可以看出,一次项系数β1显著大于0,而二次项系数β2显著小于0(在不同水平下显著)。整个变化规律如下页图1所示,呈倒U形。即:在一定低水平补贴下,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但在高水平补贴下,政府补贴会导致企业创新乏力。规模越大、面临行业竞争越强的公司更有动力和能力进行创新,独立董事规模越大的公司,更能降低公司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保证管理层从长远角度为公司考虑,促进创新。

    (三) 进一步分析

    进一步分析不同情境下,民营企业对于政府补贴这一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其所处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宏观影响,为此,本文首要分析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同的情况下,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否有所变化(见表5)。本文选取樊纲指数中第三项指标衡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并按50分位数进行分组。因回归模型涉及二次项,所以将补贴程度按50分位数分高低两组,构建出二乘二矩阵进行分析。在低适度补贴区间内(列1和列2),处于非公经济发展较差组的相关系数要小于发展较好的地区,即民企所处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越好,其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创新产出效率越高。在高补贴组,列3系数为-1.043且在5%水平上显著,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差时,政府给予民营企业的高额补贴会让民企产生依赖心理或寻租现象,进而对创新产生挤出效应。但当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资源配置效率高,市场的运作和监控能力较高,便不会产生这样的负面影响(相关系数为0.540,接近显著)。

    其次,政府补贴来源于政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支出项目,本文从政府角度出发,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否也会影响其自身补贴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选取樊纲指数中第二指标衡量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评分越高表示政府干预程度越低,市场主导能力较强,表6中列1和列2为低补贴情况下政府干预的影响情况。在适度补贴的情况下,政府补贴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并促使其积极投入到创新活动中。但此时,政府干预较高组的相关系数要小于较低组(高干预组相关系数为48.24,低干预组为49.20),即高干预组政府补贴对创新的影响效应弱于低干预组。这是因为随着政府干预的强度增加,一方面政府高强度的干预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导致了民营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从民企所处市场环境来看,政府干预导致了市场化水平的降低,从而也降低了市场对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监督作用。列3和列4为高补贴情况下政府干预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当政府干预较高时,民企获取政府补贴的成本较高,其从政府获得高额补贴的同时会被迫承担一系列政治成本,从而挤出创新。另一种情况下,当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程度较低时,民企所获高额补贴可能是出于政府对于其创新发展以及带动当地非公有制经济活力释放的看好,且较少干预企业的配置资源活动,进而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系数为1.136,在1%水平上显著)。

    五、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政府补贴作为一种扶持企业发展的行为,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然而目前市场竞争力较强,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兴行业对传统行业冲击较大,每一个民营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必须不断地创新。本文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在一定的适当补助金额区间,政府补贴可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但过度补助会让企业产生依赖性,或造成民营企业家寻租现象,从而对创新产生挤出效应。从民营企业角度出发,民企所处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程度能对公司内部资源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企业的政府补贴效应越好。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程度越高的地区,其支出的补贴对于民企的扶持效应越弱。

    本文结论为进一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政策启示:第一,政府在扶持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市场的调节功能,健全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和选择作用。第二,适度对企业进行补贴,规范和完善政府补助机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使政府研发补贴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X

    【参考文献】

    [1] 蔡卫星,高明华.“政府支持、制度环境与企业家信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18-126.

    [2] 邵敏,包群.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07):70-82.

    [3] 毛其淋,许家云.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基于补贴强度“适度区间”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5,(06):94-107.

    [4] 佟爱琴,陈蔚.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政治联系的新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6,(07):1044-1053.

    [5] 武咸云,陈艳,杨卫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与企业R&D投入[J].科研管理,2016,(05):19-23.

    [6] 唐书林,肖振红,苑婧婷.上市公司自主创新的国家激励扭曲之困——是政府补贴还是税收递延?[J].科学学研究,2016,(05):744-756.

    [7] 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6,(04):60-73.

    [8] 于津平,吴小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区域竞争与地方政府补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03):101-112.

    [9] 焦翠红,孙海波,董直庆.资源配置效率演化及研发补贴效应——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02):58-71.

    [10] 李杨.市场化进程、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D].重庆工商大学,2015.

    [11] 袁建国,后青松,程晨.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5,(01):139-155.

    [12] 杨洋,魏江,罗来军.谁在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联合调节效应[J].管理世界,2015,(01):75-86.

    [13] 任曙明,吕镯.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4,(11):10-23.

    [14] 王一卉.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所有制、企业经验与地区差异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07):138-143.

    [15] 孔東民,刘莎莎,王亚男.市场竞争、产权与政府补贴[J].经济研究,2013,(02):55-67.

    [16] Amore,M.D.,Schneider,C.,and aldokas,A.Credit Supply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109(3):835-855.

    [17] Guellec and Pottelsberghe.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J].Economic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3,(12):225-243.

    [18] Czarnitzki,D.,and Hottenrott,H.R&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1,36(1):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