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不同文体教学的方法

    叶志芳

    

    摘 要:不同文体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各自的教法。以《麋鹿》《山谷中的迷雾》《嫦娥奔月》三篇文章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相应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赏析这类文章,或者尝试写作这类文章。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教学评一体性;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048-0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以课文为基本单位,每篇课文看似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有着彼此的联系。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有侧重于写人的,有侧重于叙事的,也有侧重于绘景和状物的,到了高年级,说明文和类似于议论文的说理性文章逐渐融入。每一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各自的教法。相较于零散的分析每一篇课文,我更愿意寻找某一类文章的教学特点,这更利于学生找到一类文章的特色,对于赏析这类文章,或者尝试写作这类文章,都大有裨益。

    在课堂教学中,我最难把握的便是说明文、说理性文章以及神话故事的教学。现以《麋鹿》《山谷中的迷雾》《嫦娥奔月》三篇文章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求突破难点。

    一、小组合作,主动学习说明文

    说明文以其严谨的表达、清晰的逻辑,以及较高的使用价值,存在于小学课本中,较之记叙文和散文,它缺少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缺少如诗一般美好的诵读文字,因此,说明文教学,实施起来难免沉闷、枯燥。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弊端,找到适合的说明文教学方法呢?我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进行尝试研究。

    《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文章。六年级的孩子对于说明文不陌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说明方法,并且拥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兼顾到朗读和理解两大目标,第一课时,我重点指导朗读和疏通文章的写作脉络。第二课时,我通过三大板块,引领学生自我学习,从而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板块一:争当小导游:请向同学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如何当好小导游,有两个小窍门:

    1.抓重點。请仔细阅读第2-4自然段,用“——”画出写外形特点的句子,用“~~~~”画出写生活习性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2.讲生动。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在解说时也用上这些说明方法。

    板块二:自读课文第5-7自然段,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小组合作读课文填写下表。

    板块三:小组合作研究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

    人教社孟苓荃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在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板块,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大家从人类自身原因,没有好好珍惜麋鹿,从社会原因撰文向全世界介绍,清政府的无能,从麋鹿自身的繁殖力低等方面十分全面地寻找原因,并通过关键词的解读“奇特”“颠沛流离”“放养”“饲养”“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加以论证,读得透,读得深,讨论氛围浓厚。

    二、教学评一体性,感受神话魅力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神话故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我不知道通过我的课堂教学,学生能获得什么。从学生的预习情况来看,很多同学都对文章里不符合科学性的情节充满疑惑,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十个太阳?为什么后羿追三步,月亮往后退三步?为什么后羿不再向西王母要一丸仙药?……这显然不是神话类课文应该着重处理的问题,那么,神话类文章到底教什么?又该怎么教?对此,我产生了疑惑。

    当我阅读到蒋军晶老师的一篇《神话这样教》时,才略有方向。蒋老师认为:神话里的“神奇”要体会,但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多体验“神奇”,没必要纠结“真假”。因此,在第一课时,我对神话进行了解释,“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学生就会明白阅读神话故事时不必纠结其“真假。

    蒋军晶老师还提到,大部分神话里有一个“英雄”,最应该感受的是英雄的牺牲精神;关注神话的叙事结构,讲好神话故事。因此,我最终确立在两个学习目标:

    1.学生能根据小标题和重点词句复述这个神话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深刻理解主角嫦娥的人物形象:聪明善良、机智勇敢、富有牺牲精神,通过与后羿、逢蒙这两个次要人物的对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我采用了教学评一体性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我围绕以上两个学习目标,设计了以下三个评价任务:

    1.熟读课文,给课文分大段,并列出每个大段的小标题。

    2.课文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语句中具体得知?

    3.根据小标题,结合体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有了学习目标,有了评价任务,上起课来就变得比较轻松,头脑里没有那么多细枝末节的事情,更能专注地做好这三件事情,确实上起来比较顺利,学生学得也清晰,目标任务明确,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抓关键字,学好说理性文章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连着两篇都是说理性的文章,《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这类文章往往依托于一个生动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哲理。这样的文章该教什么?该如何教?

    存在的困惑:

    1.每篇课文都有揭示道理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学生看似明白,实则不能深入的理解。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重要的句子?

    2.既然故事是揭示道理的载体,那么故事有必要细读吗?该如何把握这个度。

    带着以上的困惑,我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试图揭开其面纱,找到学习这类文章的诀窍。

    《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最重要的两句话应该是:“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過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面对压力,之前教育学生的都是迎难而上,宁折不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现在却要先弯曲一下,是不是矛盾。显然是不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这两个句子中的“有时”一词。结合事例,雪松弯曲是有前提的,即“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积雪不多,雪松也会选择正面抗争,雪松的弯曲说明它不仅仅是一个勇者,更是一个智者。在执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环节:

    有人读了咱们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应该自始自终都挺立不动,顽强地与风雪抗争,那才是勇者。”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大家运用划句子、圈词语、写批注的方法认真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反驳他,要做到有理有据。

    通过思维的碰撞,学生真正理解了弯曲的先决条件,知道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运用这种方法,也领略了弯曲的智慧,“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此时,教师顺势而为:面对压力和困难,像雪松那样适时弯曲,作出适当的让步,最终战胜困难,其实,我们的身边,历史上也有像雪松一样的人,谁能说说?学生通过列举一个个历史人物,如韩信胯下之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不断巩固和理解。最后由己及人,由历史英雄回归到生活实际,以填空的形式,学生将这个道理更加深刻地融入到生活学习中。

    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体育课跳远,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是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

    由此,我似乎找到了学习说理性文章的小窍门,即抓关键字词。由关键字词,将事例和道理融会贯通,摒弃繁枝末节,学生通过关键字词,对道理理解得更为深刻,真正达到了学而有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军晶.神话这样教[J]教学月刊小学,2016(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