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有效言语实践的必由之路

    黄东亚

    [摘 要]涵泳是我国母语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需要通过涵泳,在对文字精准表达的品悟、对句式表达张力的体验、对情感表达的共振中,学生能够发现言语表达的基本规律,生成言语表达的种种智慧,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涵泳;言语实践;用字精准;句式张力;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4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阐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把握,在实践中提升,方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之道。然而,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能够真正引导学生品悟、学习语言的时间很少,倒是让学生现学现卖、迅速迁移展示的环节颇多。这样的本末倒置,使得我们的语文实践浮于表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的提升。重视对文本内容的涵泳,让学生在文字表达中来来回回走上几遭,学生方能真切领悟语言文字表达的基本规律,获得属于自己的、有生命张力的表达能力。

    一、“涵泳”的意义探寻

    “涵泳”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7版)中解释为“潜入水中;沉潜”。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谢灵运曾有“羡轻魵之涵泳,观翔鸥之落啄”之描述(语出《撰征赋》)。后来,人们由此引申出“浸润,沉浸”之义,如“臣生遭圣明,涵泳恩泽”(唐代诗人韩愈《禘祫议》),“吾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清·谭嗣同《〈仁学〉自序》)等。

    在这样的引申中,“涵泳”一词逐渐有了“仔细读书、深入领会”的意义,如在造成“洛阳纸贵”的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所写的《吴都赋》中,有“涵泳乎其中”的观点,意思是说,文学鉴赏需要沉潜其中,反复玩味,方能悟得其中的奥妙,获得“味外之旨”。 之后,王夫之写有“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曾国藩的“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之说,也都强调了“涵泳”这一读书方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尤其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因此,笔者以为,有效的语文实践,需要有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为支撑。唯有在对文本语言的精准表达的感悟中、对语言表达生命张力的体验中、对语言情感表达的共振中,学生方能发现、把握语文规律,并由外力下的“要我说”走向自发的“我要说”,从而逐渐形成个性表达、创新表达的智慧。

    二、“涵泳”的实施缺失

    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陈先云先生曾严肃指出:随着对阅读教学探讨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已经将课堂教学的中心放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上”,但仍存在着重运用的结果而忽视学习运用的过程的现象。

    (一)阅读的“走场式”

    确实,在当前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阅读潮流下,学生静心涵泳、个体体味的时间被一再压缩、挤占。教师们往往在学生刚开始思索甚至还没有思索时,便开启了阅读的交流和展示。这样的“走场式”阅读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肤浅的思维、僵硬的表达。

    如有教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以“穷人很穷”和“穷人不穷”这两大话题的探讨为主线,让学生从文中提取相关的文字信息加以佐证。学生在教师的“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的声声催促中,支离破碎地列举着文中点点所谓有价值的信息。一番寻找“证据”后,他们从文中检索到的文字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如对穷人之“穷”的论证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还饿肚子、每天必须出海打鱼、孩子一年到头光著脚、食物单一(鱼和黑面包)”;对穷人“不穷”则给出了“小屋温暖而舒适、夫妻互相关心、都有一颗博爱而善良的心”。

    尽管这些是一眼就能发现的肤浅的文本信息的搜集,但教师依然如获至宝,立刻以海明威的“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的观点,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课中渔夫和桑娜善良的品质,让学生知晓课文中所谓高大的人物形象。这样的阅读课堂,文字的品味过程被“福尔摩斯探案”式的逻辑分析所取代,“关注小说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单元语文要素被搁置一边不算,那些宝贵的、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也没能让学生细细体会、感知、内化、迁移。本单元从小说的“情节、环境感知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以及小说体裁阅读的基本方法的体悟、运用,也都被搁置在了一边。

    (二)读得少,品得少

    当然,更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在语文课堂上品味文字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对文本这个例子“读得少,品得少”的现象存在。教师在学生短暂的阅读之后,即把教学的侧重点转向运用这一层面,急急忙忙地进入词语或句式模仿、迁移表达的环节。学生在尚未把握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特点、意味时,只能勉为其难地僵硬模仿甚至照搬照抄。

    如学习《夏天里的成长》时,一位教师在列出了“夏天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无生命的生活事物,以及小学生、中学生都在长”的信息框架后,就让学生仿写:“你还看到生活中哪些事物在夏天里尽力地生长着?试着运用文中的说法,也来写一写。”然而,没有对文中“长出几寸”“多出半节”“昨天是……今天是……明天变成……”“几天不见,就长满……”“几天不见,就变成……”“个把月不过来,已经有……”等语言表达变化的涵泳,学生怎么能写出鲜活的话语?可以说,任何轻语言文字的实践感悟的语文学习,只能让语言文字运用成为游戏,都非情感的真实、自然、艺术地流露。

    三、“涵泳”的实施路径

    引领学生涵泳文字,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可以从文字的精准表达、句式的生命张力、情感的传递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反复实践,使学生获得“从容涵泳之乐”(朱熹语),达到曾国藩所说的“得之于意之表”(即“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的境界。

    (一)涵泳用字的精准

    作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之作,课文中字词的精准运用就很值得我们潜心涵泳。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如《丁香结》一课中写盛开的丁香花惹得人不断回头张望,这里的“窥”和“惹”两个字用得非常传神,静态不动的丁香花在这拟人化的表达中,变得画面感极强,朵朵花儿似乎变成了活泼、可爱甚至有点狡黠的小精灵。阅读这一段文字时,教师当带着学生仔细涵泳,可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引领学生涵泳体悟。学生将“窥”换成“看”、把“惹”换成“让”等词再读时,很快就从中读出了作者的情感脉动,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拟人化特色,继而在想象这一画面的意境中,体会到了丁香花的可爱、轻灵、诱人。

    (二)涵泳句式的张力

    课文中有很多暗藏写作技巧的表达句式,引导学生留意、涵泳这些独具匠心的表达,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有价值的表达模型。如《桥》一课的开头形容雨大时,作者用了“像泼。像倒。”两个极简的句子,若不加细读,学生只能模糊地感觉到雨很大,但大到什么程度,这样的环境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对塑造老汉的形象又有什么作用,他们不知道。教学中,教师先将原句中的句号换成逗号,让学生比较表达上的不同,而后想象“泼”和“倒”的画面,用更加具体的表达试着去替换,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在稍作思考之后,很快给出了“滂沱大雨像从天上不断地泼洒、倾倒下来”“瓢泼似的大雨从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倾倒下来”“大雨如注,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等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教师让他们带入文中进行比较阅读,他们很快便感受到文中短句的急促,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相反,如果换成自己写的长句,意思虽然一样,但显得拖沓,紧张的气氛也没有了。

    接着,教师再出示课文中的短句,如“桥窄!”“不要挤!”“你先走”“少废话,快走。”等,让学生体会危急环境下用短句进行表达的作用。如此,学生便能意会不同环境中语言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实际表达时,需要我们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样方能让文字更加震撼人心。

    (三)涵泳情感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阅读时,需要进入文本情境,方能感同身受。我们的课堂,不可能处处都让学生调动直接经验去理解,很多时候,需要他们在涵泳中想象画面,想象情境,从而产生独特的个人体验,达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如《开国大典》一课写广场上检阅时,重点关注了:“人群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热烈呢?直接表演不行;联系实际生活,学生阅历也不够。这时候,教师想到了直接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置身其中,在群众使劲鼓掌的特写中品悟。这样的支架阅读,很好地弥补了学生直接经验不足的短板。而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满腔热情地反复读这一句,如此,学生的情感共鸣就水到渠成了。

    在接下来的循着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的场面描写小练笔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这样的表达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有学生这样写道:“拔河双方进入了白热化状态,選手们双脚拼命地蹬着地面,双手拼命地向后拽着绳子。他们脸蛋涨得通红,手掌磨得生疼,但还觉得不能表达心中对获胜的渴望。”

    反复涵泳,精心品悟,是引领学生进行有效言语实践的必由路径。阅读教学应当围绕文本的语言表达范式,引领学生在涵泳中发现,在涵泳中体会,在涵泳中内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感知语言的温度,真正积累属于自己的语言,才能灵动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自我表达。

    [ 参 考 文 献 ]

    [1] 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03).

    [2] 周颖,马长燕.故事·人物·语言——《桥》教学片段及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3(09).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