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

    [摘 ? 要]语文教育应指向学生长远的未来人生,即促进其可受用一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技能的不断内生。阅读教学的自救之路在于“正本”,即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品位阅读能力;而写作教学的成功法门在于“清源”,即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的写作与生命言说逐渐合体。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在于“立人”,即为未来社会立有丰厚语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语文教育;阅读;立人;内生;正本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乎全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根本性问题。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深刻洞察现代教育中某些非人性弊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观——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1]。语文教师也应扪心自问:语文教育的目的指向何方?

    真正的语文教育,不应仅指向当下的考试需求,更应指向学生长远的未来人生,即培养学生能够受用一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技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当成神圣高贵、独一无二的“人”来培育,而不是当成不会思想、规格统一的机器或工具来量产。然而,当下语文教育中“重分轻人”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熟稔答题程序而对读写全无感情的学生比比皆是。但是学校十数年辛苦教育的社会价值,恐怕难敌未来智能机器人加知识芯片的性价比。为此,有必要就读写这两大核心能力支柱,讨论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问题。

    一、正本:阅读教学的自救之路

    阅读教学的实施空间非常广阔,内容上可纵贯古今、横跨中外;方式上重内外兼修,学以致用。然而,当下的阅读教学颇似作家莫言所打的一个比方:阅读就像吃饭,上来一道好菜,色、香、味俱佳,吃完了,心情很愉快,身体很受用;倘若吃完不让走,非要吃饭人说出这道菜用什么原料构成,以什么方法制作,有什么营养价值,那将极大地倒人胃口。当前的阅读教学常常处于这种过度“剖析”而“享用”不足的尴尬生态:师生对各种答题套路关注太多,而对语用实践、思维发展、审美品质、文化理解等关注太少。考试的功利性,使阅读教学不断滑向技巧主义与形式主义,从而忽视了对经典阅读的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十二年寒窗苦读、苦背、苦练出来的一套“解题大全”“应试兵法”,高考一过,弃如敝屣,其精力投入与效能产出的巨大反差让人唏嘘。以中学语文考卷上的一道常见题目为例。

    请从修辞角度,对划线句的景物描写作简要赏析。(5分)(注:阅读文本为张抗抗的《天山向日葵》)

    【参考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以小黄旗喻指向日葵花瓣(1分),生动形象(1分)地写出天山向日葵不向日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奇特向日葵的赞赏、惊叹之情(1分)。

    这个参考答案5分的分解之道是依据了怎样的评判标准,首先就让人怀疑;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几乎多数语文教师,都能“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出与“参考答案”几乎无二的“标准答案”来,包括那个占1分的“生动形象”;而学得“到位”的学生,面对此种题目,也几乎能不假思索,甚至不必细读全文就能使其“迎刃而解”。诸如此类的答题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不少师生津津乐道而奉为圭臬,甚至有的在初一阶段就训练到“脍炙人口”的地步,不能不让具有反省能力的语文教师在回望“初心”时几乎怀疑人生。

    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称其为向分数看齐的低层次的学科考试辅导,连狭义的“语文教学”都算不上,更不必说是“语文教育”甚至“母语教育”了。当阅读课堂“沦陷”在这种轨道与生态之中,几乎就与“揪分”为业的校外培训机构一样——表现出一副“急吼吼地逼迫”与“闹哄哄地叫卖”的状态。

    阅读,本是一种充满创造性、复杂性的语言审美活动,为了阅卷方便或基于知识考查(如考查修辞),提示学生“从修辞角度”鉴赏已然勉为其难,倘若再规定鉴赏的格式只能是这种不知起于何时且不知为谁所创的僵化模子,就只能导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了,难免使语文教育堕入“易考、易评、易教、易学”的浅薄之境。

    “教育绝不是往行李箱里塞满物品的过程”,而像“生物有机体吸收食物的过程”[2]。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因此,填鸭式的答题模式灌输,只能让美好的文本遭到功利的侵蚀。試想:学生面对这样没有思维深度与审美趣味的“虚假问题”,如何能有一星半点的探究热情?又有何读书的乐趣与创造的发现可言?这就不难解释为何这么富有丰厚韵味的人文学科,会教到让学生精神萎靡、不愿作业的地步。

    虚浮的阅读亟需“正本”,这个“本”决定着学生未来数十年的阅读人生。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除了关切学生的考试之需,更要让知识生动活泼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他们的阅读习惯,指引他们的阅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受用的高品位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在阅读这场美妙的精神远游中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3],从而心灵润泽,精神明亮,文采飞扬。

    二、清源:写作教学的成功法门

    作文堪称学生语文素养最综合的体现。只有当写作成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语文教学才算真正取得了某种突破。然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与自己均能获益于考场,十年时间持续焦灼于考试作文的训练。于是,学生们用许多言不由衷的话语组合成一个个符合应试要求的产品。许多文章不像是“写”出来的,倒像是流水线上“做”出来的,甚至是模子里“压”出来的。即使所谓的考场精品,也大凡让人难以振奋:有“文采”的很多,有思想的太少;有技巧的很多,有体温的太少;有套路的很多,有性情的太少;可充数的很多,能保存的太少[4]……难怪有人戏言:巧言令色作文始,口是心非在童时。

    这样的写作教学,怎能不让学生长期甚至永远地对写作抱有抵制、厌恶的态度?把一个学科教到如此令人“闻之色变”乃至要“天怒人怨”的地步,大概只有作文可以做得到,这足以引起全体语文教师的警惕与反思:写作教学是否在源头上就出现了淤塞不通或在导向上出现了误入歧途的问题?

    “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发展”“激发生命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5]。写作兴趣,应该是作文教学亟待清理的源头,也应该是作文教学诸多问题思考的原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应该在激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上不断发力,因为“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不能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6]。漂亮的文章源自良好的语感,而学生写作中的良好语感多半并非天生,需要教师对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及时捕捉、精当提点及热情点赞。

    生活是写作的大地,基于生活并指向生活,写作才有真正的源头活水和用武之地。当然,强调写作生活化,并非排斥写作应考的需要,而是呼吁考场写作的导向也要与生活写作更加协调统一。考试的走向往往决定着教师们教学的方向,因此,命题人与阅卷者在中高考这些学业终端的评价导向,直接决定着广大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具体方向,测试、评价者成为了写作教学的价值坐标:他们的关注视域与包容程度,影响着学生取材的开放程度;他们的审美取向,引导着学生语言的风格类型;他们的价值判断,决定着学生立意的格调基准。甚至,阅卷者的具体操作,都成为“有心”者反复研究后传授学子的应考秘籍。执牛耳者惟慎之又慎。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呼吁:可考虑适度增加考试成本,加大写作阅卷的人力投入,确保以更充足的人手、更舒缓的节奏、更明晰的标准、更严格的执行,以达成更精准的评判,让那些真正贴近生活、展现才思的“真写作”精品不会因书写一般或语言素朴(尤其是首尾语言)而被埋没或辜负,也让那些针对快速阅卷而被专门训练出来的华而不实的作品(如书写清秀而表达一般,或语言华丽而空洞无物,或套写故事而原创极少等)能“对号入座”,还其本相,逐步“祛魅”。应考虑未来需要怎样的作品以供阅读欣赏,或怎样的表达习惯(如真诚还是矫情,质朴还是浮华,实在还是空洞等)以供书面交际,来培养写作者。

    写作学习的目的绝不能仅仅为了考试。如何让考场写作与学生的生命言说不断交叠乃至合体,让他们愿意表达甚至乐于表达,并在表达中求真、向善、爱美,以此体验生命的艰难与幸福,这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需勇敢直面且不断深入的大课题[7]。

    三、结语

    语文教育的核心主题当是以文立人,为未来社会立有丰厚语文素养的时代新人。人的回归,是一切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8]。只有把学生当成高贵的“人”来养育,才可能让其拥抱、享受并受益于多姿多彩的語文生活,不仅在现实的当下,更在充满希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琳,杨丽.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学术影响力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8(1):63-71.

    [2][5]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连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3:44-46.

    [3]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97.

    [4]王俊杰.警惕背离人本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7):25-27.

    [6] 莫言.虚伪的教育[J].语文学习,2012(11):4-7.

    [7]李凤.无痕教学 润泽生命[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6.

    [8]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6.

    (责任编辑 ?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