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与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宋盼盼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外流所形成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空心化的产生是“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201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2014年发布的“一号文件”也提及:“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外流所形成的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生产、农村公共服务、村民自治以及农村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农村社会整体性衰落与凋敝。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农村空心化的概念和现状

    我国村庄数量多,占地规模大,全国约64万个行政村330万个自然村,有近2.25亿农户7.24亿农村人口,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8亿亩,户均超过1亩,人均达229平方米。[1](P.3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的人地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乡村聚落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不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等共同推进了农村空心化的演进和形成。

    农村空心化是在城镇化及农村社会转型的发展背景下,由于农业经济和就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转移而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少,进而引起农村人才流失、土地浪费、社会服务弱化、基础设施匮乏等多方面空心化的一种变异现象。[2](P.84)现如今,农村“非农化转移”虽然有所减少,但居民点建设用地依然呈现“不减反增”的局面,新房扩建的粗放式占地,造成了农村土地的大量浪费。农村空心化不仅破坏了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空心化”形成的理论分析

    推拉理论认为,“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和“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构成了人口转移,同时还存在中间障碍因素,包括距离、语言文化障碍等。人口转移包括四方面力量:城市拉力、城市推力、农村拉力、农村推力,综合起来,当转出地的“推”力大于“拉”力,同时转入地的“拉”力大于“推”力时,产生人口流动。伴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农村“空心化”进程,就是这种力量产生的结果。农民本身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的价值选择和流动就业过程是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他们生活的农村相比,城市有更好的生存环境,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收入,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相比之下,城市的拉力大于农村的拉力;他们所生活的农村存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同时一些农民已成为失地农民,农村推力大于城市推力;在这样一推一拉之下,促使了农民向城市迁移,形成了2.6亿的农民工群体,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现象。

    三、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心之一,就是通过创新发展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推行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心化现象,让离散的“空心村”转变为充实的“齐心社区”,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满足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需求。

    (一)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发挥农村社区自治力量,实现从单纯行政管理到共建共治的体制转变,形成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健全村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体制。第二、加强社区自治,尊重农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通过各个方面的参与提高其积极性,健全和完善的村民自治体系。第三、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要对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等村民自治组织不断完善,健全和完善的村民自治体系,强化村务监督,努力搭建平台让农民参与农村社区管理。

    (二)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全面拓宽公共服务的惠普范围。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公用事业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和公共安全性服务。第一、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同时要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对涉及基本服务均等化的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第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制度保障,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支付转移力度,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保低、扩中、控高、打非”缩小收入差距;同时需要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第三、积极回应农民在基本公用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诉求,确保基本就业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建立覆盖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制度等。

    (三)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文化

    “中国文化之根在农村”这是梁漱溟先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提出的。农村社区文化可以被看作是农村社区的“软实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培育农民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凝聚力量促进社区发展有积极意义。第一、要整合社会资源,多个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村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为农村居民构建“文化福利”体系,发展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让农民感受文化的氛围;第二、文化下乡,促进文化传播,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第三、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其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四)改善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要促进空心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为“四化同步”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管理制度等改革,积极稳妥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第二、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发展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尊重和保障农民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保障新型农民就地充分就业;同时对农民进行全面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第三、重视现代农业制度保障,着力健全完善投入、补贴和价格三大核心支持政策,不断强化农业政策支持力度。[3]同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现代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 展望[J].地理研究,2010,(1).

    [2]刘祖云 武小龙.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殊途而同 归——基于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J].行政论坛, 2012,(4).

    [3]贺军伟.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DB/OL]

    http:// 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402/

    t20140219_9679566.htm2014-02-19.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