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杨晓华

    摘 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消化、整合再升华的必要学习手段。新课标要求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创新性,能够把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时才能有自主发现,才能不断积累语文知识。如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用有趣轻松的课堂活动环节来让学生接近高中语文,走入高中语文知识,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007-001

    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陈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个性潜能。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喜闻乐见,身边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发现问题,激活思维;鼓励争辩,唤醒创新意识。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用将要在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吸引学生,导言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設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上的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而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二、重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提出各种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在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又会发表其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些问题、见解是以学生现有知识体验为支点的,极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和争论,是教师所设计问题的重要补充。因此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应及时地肯定学生所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并展开讨论和探究,这样做就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

    三、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还能够对语文思维能力和各种语文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整合知识,建立语文认知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语文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语文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语文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语文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语文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在每一单元学完以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逐步实现知识向技能化、能力化发展,并加强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我们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真正解决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