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人文精神

    【摘要】莎士比亚是闪耀于西方文艺复兴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先驱,利用笔和纸表述着普通群众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阶级的反抗。鲁迅则诞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当中,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当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相互碰撞,强烈的人文思想又在其作品中留下深刻的共鸣。本文从鲁迅先生与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活动展开论述,对其作品中、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文精神;鲁迅,莎士比亚;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2-0015-02

    【本文著录格式】陈蓓蓓.跨越时空的人文精神——鲁迅与莎士比亚比较分析[J].课外语文,2021,20(12):15-16.

    莎翁(即莎士比亚)倡导人文主义和和谐理想在作品中的表达,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消除阶级差异”的终极和谐。鲁迅先生则立身于狂澜之中,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的大旗,以马克思主义和象征手法进行表达。他们的故事都十分生动,他们的名字都万古流芳,但对作品内涵与创作情感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人文思想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一、相同的创作思想

    莎士比亚诞生于发达的英国文明当中,在见惯了阶级、资产对于社会活动与人文情感所产生的冲击之后,其开始尝试利用文字去表达灵魂中的高级诉求,借助文字表现对于自由、爱情和抗争的向往,并将这种情感融入文学作品当中,留给后世。鲁迅先生则诞生于百废待兴的新文化时期,在清政府的統治下,民众愚昧、麻木、贪婪,肉欲与挣扎赤裸裸地在土地上流淌。面对昏暗的世界,鲁迅先生有笔如刀,终于在旧时代的阴影下撕开了一道缝隙。

    从生平经历、国籍、文学作品内涵、创作目的等角度来看,鲁迅先生与莎翁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仅在诞生时间上,莎翁便已经领先了鲁迅先生数百年之久。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本该将二者引向不同的方向,但人文情感的终极表达却将二者的创作思想紧密联合起来:莎翁诞生于一个社会制度臣服于封建阶级的黑暗时期,在这一阶段,社会准则要为贵族礼教让路,封建制度远比社会法律章程更加有力,爱情、自由、希望,这些美好的元素是封建时代下的垫脚石,社会麻木不仁。莎翁在现实中见识到了爱情的破碎、希望的泯灭,将自己的愤怒与呼喊融入作品当中,在《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中哭泣。鲁迅先生诞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用笔墨做刀子,割开面前看不见的黑幕:一个不尊重妇女和儿童的社会、一个随意践踏劳苦大众的社会、一个麻木不仁的社会是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鲁迅先生开始在作品中表现对于人文情感的终极追求:对人与人之间关怀的追求,对和谐自然的社会环境的追求,并代替受到压迫、欺诈的劳苦大众发出呐喊。莎士比亚借由对个体命运的描述反抗封建制度,鲁迅先生则在描述个体命运的过程中揭露黑暗,将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的未来联系起来。他们的人生经历迥异,但都是为人文思想的传播做出奉献的伟大斗士。

    二、相同的人文精神

    恩格斯将文艺复兴定义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莎翁便诞生于这样的时代之中。作为包含人文思想的伟大作家,莎翁在作品中毫不吝啬自己对于人类个体、对于自然情感的赞美,其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多么高贵的理性……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在作品中,莎翁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也得以表现出来。作为诞生于资产阶级社会的伟大作家,莎翁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为行动基准,强调情感在作品中的表达,当人文思想与作品的艺术性结合起来,作品的价值也会随之不断提升。基于此,莎翁才能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提供最为有力的支持。

    而在数百年之后,中华民族在遭受了甲午中日海战等一系列变革之后在耻辱中爆发,其渴望寻找新思想、新出路,以此来铺垫救国救民之道。这种巨大的危机感是催生后续文化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故此,知识分子开始投入到“以笔救国”的伟大斗争当中,鲁迅先生便在这斗争中寻找到了新的希望。在意识到闭关锁国、闭门造车中所隐藏的巨大错误之后,鲁迅先生开始产生了追随西方文艺复兴活动、模仿日本明治维新的想法,其将社会的变革手段带入到文学世界的创作活动中,在文化上宣传先进、科学、自由的优秀思想。一方面,鲁迅先生积极开创白话文小说的先河,其将西方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手法纳入到我国的文化表达体系当中,创白话文、小说、散文之高峰。另一方面,鲁迅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忘自身的历史职责:批判旧制度,关怀社会普通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人文关怀的终极表达重新带入到作品当中。在这一全新的表现形式下,鲁迅先生与莎翁的作品中不仅包含着深刻的批判性质,更取得了当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真实。

    三、相同的创作目的

    莎翁与鲁迅先生都是为了社会环境的高度和谐而做出伟大奉献的文学斗士,其在创作目标与创作理念上存在着惊人的一致。鲁迅先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取材,将目光放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身上,结合有关群众的活动特点、思想特点塑造形象,其所创造的虚拟人物多带有极为明显的典型意义,如经典的阿Q,其所代表的是麻木不仁的底层群众,而祥林嫂代表的则是社会环境底层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妇女。这种形象与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先河。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文学著作中虽然表现出了较强的现实意义,但生动幽默的语言在作者的文学表述中依旧较为常见。依靠联想,作者将不同时空所发生的历史现象整合起来,从而增强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内涵。在《呐喊》《彷徨》等作品中,鲁迅先生的丰富想象力的表达随处可见,依靠全新的文学表述体系,作者所揭露的现实无限逼近于现实。“旧社会的病根”,这是鲁迅先生最为关注的创作主题,他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高度提出了底层劳动者、妇女、社会思想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用文字将这些问题直接地表现出来,追求自由,揭露黑暗,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创作目标。对被压迫人民的解放寄予厚望,这不得不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全新主题。

    鲁迅先生强调的是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所产生的压迫,其认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个体是不可变且不可动的,打破黑暗的制度,在废墟上重建城堡,这才是推动中华民族持续向前的出路。莎翁的灵感来源则与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利用非凡的艺术概括力强调当时的社会现象的同时,莎翁强调“社会生活之下个体的命运”,认为个体是可反抗、可斗争的。在揭露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残暴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同时,莎翁游离于思想与现实的边缘,在自身的情感与伟大的人文关怀之间寻找平衡点。一方面,其强调了文艺复兴为社会大众所带来的美好文化向往:莎翁认为,文艺复兴将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带入到了全新的时代下,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是基于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故此,其开始描绘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场面,并勾勒出了五光十色的社会背景,将不同命运、不同經历的人物结合起来,以此来推动文学社会的伟大变革。从现有的创作经验来看,莎翁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史诗般的宏大规模,其作品虽然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英国社会和当时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但其正在以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多元化的形象表现进入到群众的视野当中,其包含恢弘壮丽的社会结构,也包含滑稽可笑的社会见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孩童,无一不出现在莎翁的作品之中。通过文字的传达,封建主义及其制度的瓦解逐渐呈现在读者的视野当中。与鲁迅先生的作品相比,莎翁虽然也在强调“群众对于封建制度的反抗力量”,但其认为这种情感诞生于社会制度逐渐崩塌的过程之中,并不是推翻原有腐朽制度的动力。尽管在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为了激起群众的反抗精神与自由意识而创作,这已经成了莎翁与鲁迅先生的共识。

    四、结语

    作为中西方的文学巨匠,即使肉身已经消散,莎翁与鲁迅先生依旧在尝试着利用作品去唤醒群众、社会那沉睡的情感。通过相同的创作目的、相同的表达手法,莎翁与鲁迅先生在创造文学的过程中重新定义情感,从文化的角度对社会进行剖析。在文学的世界中,莎翁、鲁迅先生正在与文学作品共生。

    参考文献

    [1]祝大卫.历史长廊中的伟大灵魂——莎士比亚与鲁迅创作手法的相通之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7).

    [2]魏策策.被悬置的经典:鲁迅和莎学的独特交集[J].戏剧艺术,2012(3).

    [3]陈蓉.鲁迅与莎士比亚人道主义情怀对比研究[J]. 长城,2014(6X).

    [4]郭允剑,朱颖.鲁迅之狂人与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J]. 金山,2010(8).

    [5]石小丽.品莎士比亚悲剧——从《麦克白》看人性中的污点[J].山东文学月刊,2010(12).

    [6]周云龙,马佳琦.三种动物与“真的人”:《狂人日记》中的“莎士比亚”[J].东南学术,2018(1).

    作者简介:陈蓓蓓,女,1980年生,江苏盐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