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美术“审美力”生长课堂的实践研究

    潘铭红

    摘要: 审美不仅是一种能力同样也是一种意识,在生活中审美能够帮助人民摆正思想观念,所以教育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此外,小学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孩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学习品质和思维意识的重要时段。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审美力;生长课堂;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078

    一、小学开展美术课程的积极意义

    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学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对其形成美的认知和塑造其优良的三观和人格品质的先导作用。人类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接触世界上各式各样的事物,从没有美丑、好坏的感知到在健康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事物并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认知,从而有了发现美、感受美、跟随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能力。实际上,关于美的定义并不是严格统一的,美术只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找到的追求美并表达美的一种艺术手段,所以在没有严重地囿于社会评价和他人眼光的小学时期,通过丰富的富有意义的美术教学,在对小学生形成早期对美的认知和提高自身审美意识和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小学年龄层的美术教学应该不拘泥于素材、形式和社会各界的固定认知,运用具有趣味性、自由性、丰富性的教学素材和方法,真正全面的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美术艺术对一个人的积极的后天作用。众所周知,人类的左脑比较偏重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主要处理文字,数字,逻辑等内容,这是小学生乃至大部分各个学段学生都极其重视并一直获得训练优化的脑力部分。右脑偏重于处理整体的形象信息,包括音乐,图画等,主要是艺术方面的认知和创造,然而由于在一个人整个的学习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右脑的积极有效的训练,所以大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课程就是通过形象的、趣味性而的丰富多彩的右脑刺激,开发学生右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早期及时对右脑进行培养和训练开发。美术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手脑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些传统的课标文化知识教学课程难以望其项背的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小学美术课程至关重要。

    二、小学美术“审美力”生长课堂的实践策略

    1、注重审美情趣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审美情趣培养,对小学生的审美表现进行强化。具体的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情趣化的教学方式,在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过程化的培养。

    例如,在组织小学生学习《留住春天》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并且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示有关花朵、树木、小鸟等景物,丰富小学生的视听感受,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一些符合趣味性的动物绘画作品或者是植物绘画作品展示出来,组织小学生对画作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彼此交流看法和见解。之后,教师再带领着学生将自己经常接触到的植物、动物或者是自己脑海中的植物、动物画出来。在指导画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尽量不要干涉学生的创作,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画出来的作品。在情趣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视听能力、画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和联想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大大的提升。

    2、引导率真表达

    小学生具有率真的性格特点,对于事物能够真实的表达出喜欢和讨厌,这种率真品质正是美术教学中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率真地表达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包括审美意识。此外,在绘画过程中小学生会随性所画,更多地展示出自身的情感,而成年人在作画时,往往会融入更多的元素,使画作缺失了最本质的东西,这也是小学生和成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因此,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在绘画时鼓励学生画自己喜欢的认为美的事物,而不要对学生的绘画方法和内容做硬性规定,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并且唤醒学生内心的审美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美术美学中,成年人所创作的作品多具有明显的线条、比例、色彩等元素,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往往缺少一种纯真感情。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就可以鼓励学生率真表达,让学生单纯地画出认为美的事物。如,教师随机为学生播放各种事物,“自然风光”“动物世界”“现代建筑”和“神秘太空”等,并且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各种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美,同时还要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观看事物的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限制绘画的主体和形式,以此限制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将内心中认为最美的事物展现出来,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3、利用现代手段

    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小学生展示相关素材和作品,这样才能够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审美王国”。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当前新冠病毒仍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教师不能带领着学生去美术馆、去展览馆,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将其展现给学生。或者是现在很多美术馆、博物馆等都开通了网上浏览平台,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手段带领着学生走进虚拟美术馆、博物馆,在有声有色的环境下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感受,对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是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重点,在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的后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积极运用多元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贵山.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 神州,2018(2):76.

    [2] 魏启.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 散文百家(下),201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