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马马虎虎”

    王小梅

    

    194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编纂了二十年的《国语辞典》增订本,没有收录“马虎”词条,也不收“马马虎虎”,却收录“马虎子”,说是恐吓小儿的话。其实马虎子是麻胡子的音转,北方人叫土匪为胡子,满脸麻子又满腮胡子的大土匪,当然会把小儿吓住。这个例子,恰好启示我们,想探索“马马虎虎”,不要拘束于字面的马虎动物形象上,答案可能在语言的音转上。

    当初编辑《国语辞典》的年高学者,大抵诞生于晚清,他们从小到大,只听过周围的人说“吗呼”,是含糊、不清楚、不认真。或者说成“麻麻呼呼”“麻麻糊糊”。这些说法都被录进辞典了。

    回溯1903年小说《孽海花》的作者,在《江苏杂志》上连载小说,写到第六回,中国对外国开战大败,逼着朝廷签订和约,他描写中国的签订态度,不写“胡里胡涂”,也不写“麻麻糊糊”,偏写了个新词汇“马马虎虎”,这词汇既新辟,又警醒耳目,引起大家注意仿效。小说初创者金松岑不久去世,由曾朴续写,书写成时已是民国十七年(1928)了,随着连载及书的风行,“马马虎虎”四字竟传遍大江南北。《国语辞典》的编者,自然不会把身边新兴的时髦话收录进去。

    这“马马虎虎”四字是不是由作者本人首创?或特用这四字有什么特殊寓意?作者没有说,别人就无从臆测。但可以确定的是,“马马虎虎”由“吗呼”“麻麻呼呼”“麻麻糊糊”音转而来。若从“马虎”字面去探索,可能与字面根本无关。

    沿着“麻麻糊糊”再上溯,唐宋诗里都用“模糊”,月模糊,雪模糊,往事也“模模糊糊”。写人物则用“迷迷糊糊”,由这演变来看,字形虽常常抽换,但字音则相差不多。

    这是由于马马、吗吗、麻麻、模模都属唇音字,与邈邈、迷迷、漠漠、芒芒、茫茫、梦梦、蒙蒙、冥冥等这些唇音詞汇语根相近,都带着不明白、不明确、不清楚的意思。“马马”“吗吗”受到混同,也借来寓有如此意思了。

    又由于虎虎、呼呼、糊糊都属喉音字,与昏昏、混混、颟顸的顸、憨子的憨、含混的含,乃至鼾声呼呼这些喉音词汇语根相近,都带着不注意、不经心、匆忙忽视、将就随便的意思。“虎虎”被揽入混同借用来寓有如此意思。意思大部分产生于字音里,所谓“声在则义在”,只要“马马虎虎”字音相差不远,作者便依俗语的规则,混同借用为不搞清楚、不肯认真了。

    依此“声义同源”“声同义近”的法则再上溯,我发现“马马虎虎”更古远的源头,是两千年前的“眇眇忽忽”。汉代司马相如在《子虚赋》里用来形容神仙,处在隐约仿佛、若有若无、看不清楚的境地,类似写“模模糊糊”。

    “眇眇”与“马马”是唇音双声字,而“眇”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一目小也”,小少同义,是弱视者看不分明,这和今天说“打马虎眼”,闭一眼、睁一眼,假装没看清楚,两者存有奇妙的基因相同的远祖血缘关系。

    “忽忽”与“虎虎”是喉音双声字,“忽忽”本身具有不经意、鲁莽、匆遽、忽略的含义,“眇眇”加上“忽忽”,就容易由看不清楚的“模糊”,演变成看不细致的“马虎”。

    再看与司马相如同年代的东方朔,也写“眇眇忽忽”,他在《七谏·自悲》中写“安眇眇而无所归薄”,“岁忽忽其若颓”,四字分在两句,“眇眇”句写四顾渺茫无所归向,失去自我,只毫无目标地默默活着。“忽忽”句写岁月迫促,在迷迷糊糊中草草荒废,日子过得不踏实。把“眇眇忽忽”合起来,与今天的“马马虎虎”竟十分神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