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体适能课程开发

    余榕 曾思麟

    摘 要:近几年,“健康中国”多次被提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进一步凸显了“健康中国”的重要地位。其中,会议指出突出解决好儿童这个重点人群。随着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加深,教育者对幼儿体育教育的相关课程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体适能的内容,符合我国国情,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健康的定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和实地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儿童体适能课程开发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推进幼儿体育活动开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以及对我国儿童体适能的发展和我国儿童体适能课程开发提供一些发展经验。

    关键词:儿童体适能; 课程开发;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081-002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一生的奠基阶段。在《指南》的五大领域中,幼儿体育作为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幼儿体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幼儿的主要学习来源是幼儿园的课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其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教育对学前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极大,在学前教育中处于主导的核心地位。

    一、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由于国内师资、场地及教学理念等条件的限制,造成了我国幼儿体育教学水平较低、幼儿体质逐年下降的局面。

    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观念也随着不断变化,这对人们健康带来新的挑战。对于当前的幼儿来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家庭目前普遍是独生子女居多,还有一部分的二孩,这导致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让孩子处于坐享其成的生活状态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这一现状更加突出幼儿园课程中关于体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二、概念界定

    1.体适能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体适能的定义为:个人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指南》中对健康的定义为: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因此,本文的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主要以健康体适能为主,指身体适应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指人体在从事工作学习之外,还有余力享受生活并能够应对外界突发状况的能力。

    2.儿童体适能

    由上述体适能的概念,儿童体适能是指儿童身体适应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外,还有余力享受生活的乐趣,并能够适应外界突发状况的能力。

    3.儿童体适能课程

    指以提高儿童身体适应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为教育目的,以体适能测试项目为教学内容,设计一整套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及其进程的总和。

    三、体适能课程设计的难点

    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于幼儿园课程,因此在课程具体实施中应根据幼儿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实施五大领域的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课程因教育对象为幼儿,同其他类的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幼儿因其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能用成人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幼儿。虽不同派别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发展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普遍认为,幼儿的教育应该是适宜幼儿发展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课程设计的难度增加。

    体适能概念最早是美国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至今有一定的发展完善,对本国青少年的体能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但传到中国的时间不长且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虽有本国学者对此有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一些研究,但还不完善,这更增加了儿童体适能课程设计开发的难度。

    四、启示及对策

    1.启示

    (1)目前我国幼儿,由于各种教学资源的限制,人们对孩子健康成长观念的改变,造成了我国幼儿体育教学水平较低、幼儿体质逐年下降的局面。而幼儿体育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体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关键。因此,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体育教学模式,以促进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事不宜迟。

    (2)兒童体适能课程在教学理念的建设上既参考了欧美体适能概念,又根据我国国情,糅合了中国传统德智体全面进步的教育思想。这一教学理念的创新,有助于体适能课程设计和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

    (3)重视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馈教学质量,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因此提高我国幼儿体育教学质量,需注重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保障。

    2.对策

    儿童体适能课程的开发,可以借鉴美国对体适能健康课程开展与发展的途径,在教学方法更新的同时,发扬我国传统方法与经典方法的结合使用,既要结合我国孩子心理健康规律,也结合实际身体素质。探索以我国儿童的体适能课程及教学方法体系的普及带动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并进行与五大领域之间的融合。

    (1)注重教学理念创新。(下转第152页)

    (上接第81页)推动教学发展的原动力是教学理念的革新。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对幼儿来说学习是在愉快、自由的形式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应克服教育形式和内容上的“成人化”和“知识化”倾向,不能按成人的特点设置课程,更不应把与幼儿的需要与兴趣不一致的内容强加于幼儿园课程之中。因此,在儿童体适能课程的开发上,应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课程具体实施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实施教学,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

    (2)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幼儿园课程的管理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发展的多元化和自主性。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幼儿学习态度和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幼儿园、幼儿的适应性。

    在设计园本课程时应加入考虑本地文化元素,在设计课程时融入本地文化特色,便于幼儿的理解与喜爱,加强幼儿对于课程的接受程度。以佛山为例,佛山是一个具有浓厚本地文化特色的城市,其特色之一是佛山的功夫文化,比较著名的功夫有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在儿童体适能课程的设计中,可考虑加入佛山功夫这一文化特色。学习功夫有利于强身健体,佛山的一些中小学及高校的体育课有设计相关功夫课程,如学习咏春拳或蔡李佛拳。因此在设计幼儿园园本课程时可以佛山功夫为切入点,设计体适能课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种功夫的流传都有其奥妙,都有其各自的学习套路及学习步骤。因此,体适能课程以功夫为切入点,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课程设计的难度。

    (3)注重教学法的创新,拓展教学内容。一般的体育课因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内容刻板,较枯燥无味,不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对幼儿来说,学习是在愉快、自由的形式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在课程具体实施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儿童体适能课程的设计除了融入本地文化加强幼儿对课程的喜爱及接受程度,还应注重教学法的创新。以佛山为例,在上述中,除了融入佛山功夫文化,以佛山功夫为切入点设计儿童体适能课程,还可以以佛山功夫文化的文化底蕴扩散教学内容,融合五大领域课程,以佛山功夫为切入点的儿童体适能课程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设计一整套幼儿园的课程规划。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加入功夫故事、功夫电影、功夫相关文化等内容,融合游戏教学法、作品感染法、情景表演法、动作与行为练习法等多教学法丰富教学。比如以功夫绘本故事作为导入,在活动过程中,以故事情节贯穿活动流程,丰富教学方法,给体育锻炼增加趣味性,加深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融合其他领域,扩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旬波,李之俊,高炳宏,赵仁清.“体能”概念辨析[J]体育科研,2008(29)

    [4]董旭.台湾幼儿体智能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02(30)

    [5]陶春雷.基于健康体适能幼儿体育活动的评价體系研究[J]课题“基于健康体适能幼儿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成果,2017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