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

    郭艳萍

    【摘? ? 要】化学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增强学生认知能力与素养。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在实验中,学生能更直观地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動手操作能力。然而,由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会对教学整体效果产生影响。为此,教师应该通过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057-02

    【Abstract】Chemistr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can guide students to see the essence through the appearance of things, and enhanc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Experiments are the core of chemistry. In experiments, students can learn chemistry more intuitively and improve their hands-on skills.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it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overall effect of teaching. For this reason,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esting chemistry experiments, and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esting chemistry experim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nd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asures of interesting chemistry experim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Interesting chemistry experiment; Application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且知识点具有繁杂性和零散性特点,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导致其学习效率不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将化学实验作为重点,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化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能力素养的提升,为培养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将趣味化学实验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途径,能使学生在自主操作当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及特点,在课堂当中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在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学习时,运用趣味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以简单的方式逐步掌握知识,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趣味化学实验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营造欢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只有在丰富的趣味化学实验当中,教师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满足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

    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容易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第二,在教学中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无法体现其自主性。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过于单一,在实验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进行操作和演示,学生在观摩当中获得实验结果,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第三,实验教学过于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要求统一实验流程及操作方法,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的问题出现。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措施

    (一)突破重难点

    突破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是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中遇到的瓶颈,增强化学综合素养。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教师应以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基础和前提,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实验中更加积极和主动。教师应该对当前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分析,并在趣味化学实验中加以有效融合,消除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偏见及恐惧心理,使其能够在实验中开发自我创造力与学习潜能。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教材过于依赖,而应通过化学知识的整合提升教学灵活性,防止学生在重难点知识学习中出现思维僵化的现象。利用趣味小魔术等形式,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状态中,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魅力,从而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实验情境

    情境教学法与趣味化学实验进行有效融合,也是当前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出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尤其是初中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实验情境可以增强学生认知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技巧,使学生更游刃有余地开展实验。保障实验情境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趣味化教学情境的构建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实验流程的深入讲解。尤其是很多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相关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实验步骤,在声光画影的作用下带来沉浸式体验。

    (三)设计探究实验

    重视对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因此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教师应该增强其探究性,引导学生在有趣的实验现象中开展自主探究。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体现学生在趣味化学实验当中的主体性,在实验设计、操作和验证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则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保障实验的安全性,通过启发式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消除传统实验单一化的弊端,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真正体现其趣味性的特征,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四)划分合作小组

    很多趣味化学实验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无法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進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等,保障小组间的均衡性及层次性。在小组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教师应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内容,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及特长,使学生通过合作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化学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在课堂中对趣味化学实验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树立典型榜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实验中将获得的乐趣转化为成就感。

    (五)结合日常生活

    初中趣味化学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传统课堂中,而应该实现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衔接,增强知识的可接受度,消除学生在实验中的陌生感与疏离感,增强整体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生活化素材进行筛选与整合,保障实验资源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从而提升生活化教学整体效果。在实验中教师可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可应用于生活。在核心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课外趣味化学实验,能使学生在自主确定实验主题、获取实验材料等过程当中实现与社会生活的有效融合,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四、结语

    趣味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提升思维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应该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以逐步提升教学实效性。但是,传统理念和单一教学方法的限制,也会导致趣味化学实验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为此,教师应该通过突破重难点、创设实验情境、设计探究实验、划分合作小组和结合日常生活等途径,实现趣味化学实验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20(16).

    [2]付艳玲.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3]杨晓卫.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11).

    [4]马娟.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速读(上旬),2019(11).

    [5]王晓华.初中化学趣味化实验教学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9(08).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