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邯郸起义原因探究

    张利强

    摘要:邯郸战役是国共两党在美国调停和谈的背景下两军爆发的一次局部冲突,这次战役以我军的绝对胜利结束。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取得了政治、军事的双丰收,给了来势汹汹的蒋军沉重的打击。这次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很多,刘邓高明的指挥艺术、我军英勇奋战、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树勋将军在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的火线起义,这次起义直接改变了战场上两军的力量对比,对我军取得邯郸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树勋战场起义,绝不是偶发事件,有着深刻的原因。

    关键词:高树勋;邯郸起义;原因

    高树勋,河北省盐山县城南二十里高金庄人。邯郸起义前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同时兼任新8军军长,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高级将领。他于1945年10月30日在邯郸战役的战场马头镇举行起义,坚决地站到了革命立场。他选择起义绝不是偶然的,是他几十年军旅生涯必然的一个人生抉择。

    曾有人说:“高树勋将军早已具备了共产主义人生观,他北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战场起义,就是为了站到革命人民方面来。”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至少没有把高树勋将军起义放到他整个人生历史去研究,因此这种观点缺乏根基。还有人说:“高树勋起义是被共党逼出来的。”这种观点更加没有说服力。仔细分析当时国共双方在军事上的力量和战场对峙情况,应该是国民党军队占得优势更大一些。邓小平在回忆这次战役时说到:“没有他起义,敌人虽然不会胜利,但是也不会失败得那么干脆,退走的能力还是有的,至少可以跑出主力。”[1] (P.337)那么,高树勋为什么要起义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受冯玉祥救国救民思想影响

    高树勋曾说过,冯玉祥先生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值得永远敬佩的良师。

    冯玉祥将军是中国近代有名的爱国将领。他所领导的西北军,曾经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当时西北军,把“救国家、爱人民”六字醒目地写在臂章上,作为部队官兵恪守的信条。高树勋18岁投奔冯玉祥之后,由于个人作战勇敢,逐级晋升到了师长职务,曾追随冯玉祥反袁称帝、讨伐张勋、反曹锟贿选,西北军五原誓师后投入北伐战争,对冯玉祥十分敬仰和信赖。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高树勋率部在敌后坚持抗战五年,正面有日军的军事压力,侧面有汉奸部队对其部下的分化利诱,后面,蒋介石政府也不热心支持,经费供给很不正常。高部又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高树勋还是坚持做到了三点。

    第一,坚持抗战,决不当汉奸,谁当汉奸就打谁, “要给儿孙留条路”。第二,团结抗战的部队,不能与八路军摩擦,“我决不做叫人骂的丑事。”第三,伪为服从中央,以图保存实力。“解决给养补充,还得靠中央。咱们先哄弄他几个钱,来维持部队。部队跨不了,以后什么事都好办。”

    抗日战争期间,高树勋面对复杂的环境,坚持抗战,表现出一个爱国将领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他反对内战,主张和平,毅然率部起义,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他救国救民思想长期发展的必然归宿。[2] (P. 53)

    二、对国民党政府幻想的破灭

    高树勋在内战的前线高举起义大旗,对国民党的腐败政府彻底绝望,是一个重要因素。

    高树勋自小从军,戎马半生,历经坎坷,他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曾经受到蒋介石通缉的旧西北军将领,在国民党当局的手里,很难有一个好的下场;他现在的这支部队,是以旧西北军干部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杂牌部队,最后也难免被吃掉。那时,蒋介石吃掉杂牌的手段有很多,主要有:打进人去;明升暗降,削掉兵权;调至国民党嫡系部队附近,分化改编,最终吃掉。高树勋知道蒋介石的奸计,为了保住自己的部队,他煞费了苦心。

    首先。远离蒋介石的统治中心,使其鞭长莫及。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高树勋率军长期活动于敌后,经历了无数磨难,保住了惨淡的新八军。其次,和蒋介石讨价还价,寻找借口顶住上级的命令。再次,与蒋介石派来的插入自己部队的人虚与委蛇,进行反控制。

    尽管高树勋煞费苦心的想要保住自己的部队,但终究斗不过国民党集团,他从敌后带三十九集团军的新八军、六十九军两个军的兵力到后方,没多久六十九军就被汤恩伯挖走,新八军也被胡伯翰夺走,直到洛阳战役胡伯翰指挥不力,高树勋将其撵走,这才重新夺回新八军控制权,国民党对高的压迫、排挤,使他不得不另谋出路。高树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大后方,发现无人言战,却整日花天酒地,欺压百姓,向蒋介石要的经费和弹药,一个子也领不到,这一切,使他非常气愤,这样的政府,使他彻底绝望。

    三、高树勋长期受到共产党、八路军的影响

    高树勋将军在内战前线举起义旗,共产党、八路军的长期影响,是又一个重要因素。

    曾经担任高树勋将军机要秘书的马骏同志,在回忆高将军时谈到“他多次和我谈起彭德怀、朱瑞等共产党高级干部对他的影响,谈起在他的部队工作过的共产党人唐哲民、钟辉、解方等,谈话之中,钦佩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高树勋和共产党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毛泽东同志的多本著作,高树勋都在战争的空隙中用心研读。抗日战争时期,高树勋的部队在前线艰难的抗日,并多次受到八路军的帮助,高树勋把八路军当成了可以真正信赖的朋友。正是由于和共产党的亲密接触,才引来了蒋介石对他的极度仇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立马把高部放在了内战的最前线,想借共产党之手消灭高部,结果客观上促成了高部邯郸起义。

    四、高树勋部队的爱国军官和士兵倾向起义

    高树勋的新八军是国民党的杂牌部队,部队官兵长期受到国民党嫡系部队的欺压凌辱。尤其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命令新八军原地待命,新八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了,却不能接收抗战的胜利果实。蒋介石此举,引起了新八军官兵的极度愤慨。高树勋身为新八军的首长,在接到蒋介石这样的命令时,看到部队官兵的反应,只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搪塞蒋介石,率部北上,接受日军投降。

    高部进步军官田树喜,其父田烈茂是武安解放区一名开明士绅,在八年抗战中,他积极支前,并将其子和二个女儿送到八路军参加抗战。当他听说国民党调集三个军的兵力北犯时,提笔给田树喜写信,让他放下武器,不要为国民党做内战的工具。信发出后,他不顾年迈,辗转汲县找到田树喜做说服工作。田树喜表示愿为促成高部战场尽力。[3](P. 287)田父此举,唤醒了高部大多数官兵的爱国心,联想到他们自身在国民党部队中受到的种种冷遇,起义之心油然而生。

    五、刘邓两位首长的精心策划是促成高树勋起义的重要原因

    “起义是一种艺术”,[4](P. 668)刘邓两位首长以极大的勇气和惊人的谋略来组织和领导了这场艺术。在邯郸战役的准备阶段,刘邓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计划“打军事仗的同时打政治仗,争取一部份敌军起义”,[5](P.220)经过仔细研究,刘邓把争取的对象放在了和共产党关系较密切的高树勋的新八军身上。

    在上党战役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高树勋就派王定南前往山西黎城和刘邓取得了联系。邓小平亲自接见王定南,并指示王定南回去做好高树勋部的工作。

    在邯郸战役的准备阶段,刘邓两位首长通过王定南做联络人,多次和高树勋来往信件,对争取高树勋部队起义进行直接领导。起初,高树勋是打算率领新八军和河北民军单独北上,中共部队给新八军让开一条道路,这个想法得到了刘邓的认可。但是这个计划被蒋介石识破,改变了部队北进的部署,由三个军一同北上。面对变化的局势,刘邓也再次变招,准备争取新八军和河北民军在战场上就地起义。为促成高部起义,刘邓专门成立了2个工作组。一个工作组在刘邓身边,以申伯纯为组长;另一个工作组在新八军中,由中共地下党员组成,以王定南为组长。刘邓两位首长直接指挥这两个工作组,为促成高部起义运筹帷幄。

    在邯郸战役激战正酣的时刻,刘邓两位首长大胆出手,派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同志穿越火线,前往新八军和高树勋面谈。李达的到来作用很大,首先,李达作为晋冀鲁豫军区的参谋长,他的到来表明了中共的诚意。其次,李达也是老西北军出身,参加过著名的“宁都起义”,能给与高树勋很多的指导。最后,两位首长的直接面谈,省去了中间很多的麻烦细节,加速了起义的进程。李达的到来,彻底坚定了高树勋起义的决心,高树勋表示10月30日率军起义。

    1945年10月30日,高树勋率新八军及河北民军一万余人在邯郸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并通电全国发表了起义宣言,宣言中提出了三件事:第一,本军坚决反对内战,并愿全国同胞,一致为制止内战实现民主政治而奋斗。第二,拥护蒋主席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之建国方针,国是应取决于民主的政治协商,不应以军事方式解决。第三,应立即联合各党各派,组织联合政府,以解决当前之政治危急。[6]

    高部起义,立即改变了战场上双方的局势,我军在伤亡很小的情况下,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国民党军除新八军外,“1.5万余人被歼,2万余人被俘。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三十军军长马法武、参谋长宋肯堂、四十军副军长刘世荣、三十师师长王振、三十九师师长司光歆、六十七师师长李学正、一〇六师师长李震清等高级将领被擒。八路军缴获美制山炮8门、步兵炮14门、火箭炮34门、迫击炮120门、战车防御跑190门、高射机枪及手提机枪528挺、步枪9 284支。”[7](P.419)我军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但高树勋起义对国民党军乃至全国造成的政治影响意义更加重大。

    高树勋起义是客观环境产生的结果,国民党对高树勋的排挤,共产党对高树勋的争取都是促成高树勋起义的外因,但更重要的是高树勋的爱国心,这是他起义的内因。

    对高树勋起义原因进行探究,可以使我们更加理解高树勋起义的艰难历程,高树勋将军的义举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刚范.高树勋将军[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

    [3]中共邯郸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邯郸市党史专题资 料选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4]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陈石平.中国元帅刘伯承[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 版社,1992.

    [6]高树勋起义通告原文[M].河北省档案馆,档案号: 574-1-10.

    [7]邯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邯郸县志[M].北京:方志出 版社,1993.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