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

    雷令云

    【摘? 要】垃圾焚烧技术是当前处理污染物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主要针对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控制策略,希望能够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aste inciner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deal with pollutant, which can realize the reduction and recycling of waste. In the process of waste incineration, it is inevitable to involve a variety of chemical reactions, which will produce harmful substances to human bod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is paper mainly and deeply studies the pollutant emission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and clarifies the relevant control strategies of pollutant emission, hoping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關键词】垃圾焚烧发电;污染物;控制策略

    【Keywords】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ollutant; control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X773;X501?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7-0117-02

    1 引言

    城市垃圾处理是城市发展与建设不可或缺的手段和环节,目前,针对垃圾处理主要采取焚烧发电的方式,可以将垃圾转化为部分资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难免会产生污染物,需要针对这些污染物进行针对性控制,减少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对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2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垃圾焚烧法具有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的优势和特征,但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和多样,会导致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发生很多复杂的反应,产生对于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污染物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将之分为酸性气体、重金属、颗粒物以及有机污染物等几类。垃圾焚烧厂在利用垃圾焚烧的热能进行发电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焚烧污染物排放的处理和防治,避免二次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严格控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的排放。我国修订之后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范了生活垃圾焚烧厂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具体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重金属以及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1]。

    3 垃圾污染物的处理比较

    3.1 填埋

    垃圾填埋场具备的优点:这种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处理成本相对来讲比较低。存在的缺点:残留了非常多的有害物质,如沼气以及重金属污染等,产生的大量垃圾会渗入地下,这样不仅会对土地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对地下水源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非常多的垃圾填埋场会使用较多的土地资源。我国已经逐渐地认识到这种方法存在的危害性,并且在采取有效的代替方法。

    3.2 堆肥

    堆肥技术通常来讲比较的简单,适用于一些容易腐烂以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的生活垃圾,但是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缺点,即一些不易降解的无机以及有机成分不能更好地满足无害化处理的具体要求。因此,我国采用的堆肥技术需要对新鲜垃圾实施分类,然后对一些易腐烂的成分实施提前发酵,这样就会有效地防止一些重金属出现渗透的情况,以保障堆肥后的有机肥更加无害化以及标准化。

    3.3 焚化

    对于焚烧技术来说,在焚烧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定的热量,这样可以很好地用来发电。但是这种焚烧技术具备很高的要求,按照我国目前的国情以及地方发展水平,很难接受这种方法。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一直在不断地加快,人们对废物的分类以及认识一直在不断地深入,我国也在努力地改善废物焚烧发电的一些支持条件。

    4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

    4.1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二噁英的排放控制

    在垃圾燃烧的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与氯物质的含量呈现正比关系,人们可以适当地降低垃圾中氯元素的含量以控制二噁英的排放。在燃烧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垃圾材料中所含有的氯元素难免会生成氯化物,而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和破坏。工业生产废料是大量含氯元素的材料来源,可以通过在垃圾回收阶段划分生产垃圾与生活垃圾的方式,以单独处理生产垃圾,减少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氯元素的含量[2]。首先,针对生产垃圾的焚烧处理,需要格外注意其中的含氯物质,垃圾焚烧指的是利用比较高的热量破坏垃圾物质的过程,是一个热处理的过程,垃圾焚烧处理的效果与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效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作人员可以从焚烧炉入手控制二噁英污染物的产量,改善炉膛结构,优化焚烧技术,有效避免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其次,人们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在实际垃圾焚烧过程中,生成的二噁英可以与碱性化合物、氮化物以及硫和硫化物产生反应,从而能够有效抑制二噁英的产生,可以在焚烧炉中适当加入能够与二噁英反应的化学物质,以取得更好的垃圾处理效果。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炉膛燃烧温度,抑制不完全燃烧产物的产生,从而减少污染物生成的产量。最后,还可以从排放过程入手控制垃圾焚烧污染物的排放,人们可以结合尾部烟气净化技术在具体的排放过程中控制处理排放的污染物,处理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并降低盐酸等气体含量,避免水与排放的气体结合形成酸雨[3]。

    4.2 从源头开始控制二次污染物

    垃圾本身的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相对较大,通过焚烧发电的方式虽然可以处理垃圾污染物的量,但是焚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需要从源头开始解决环境被污染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环保制度的落实,在垃圾焚烧之前结合垃圾的具体性质进行有效分类,集中处理垃圾中氯元素含量比较高以及金属含量较高的物质;其次,在垃圾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垃圾处于运输状态,使得垃圾可以在密封的状态下输送到燃烧炉内,充分发挥垃圾中产生的气体的助燃作用,减少燃料的消耗;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垃圾在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的处理,使用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针对垃圾粉尘进行处理。静电除尘器可以对1mm以内的细小粉尘进行处理,除尘效果非常好,在垃圾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4.3 污染物的控制方案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除了会产生剧毒的二噁英之外,也会生成重金属颗粒物以及酸性气体等各种污染物,针对重金属和颗粒物的去除相对比较简单,除了可以通过源头控制以减少重金属和颗粒物产生的量以外,还可以在烟气尾部凈化装置中配置袋式除尘器,除去小于1mm的细小颗粒物。尾气中的重金属达到饱和凝结成细颗粒,在应用袋式除尘器之前喷入活性炭,能够进一步脱出尾气中的重金属,针对尾气中盐酸和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脱除普遍采用半干法、干法以及湿法洗气技术。半干法洗气法可以将氧化钙制成粉状的氢氧化钙,并加入少量的水使之充分混合,在塔内喷入熟石灰的浆液,石灰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之后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半干式吸气法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比较大,而且熟石灰泥浆中的水分可以完全蒸发在塔内,而不会产生废水,有效中和酸性气体,是当前烟气脱酸的主要应用技术。干法洗气法主要是利用压缩空气在烟道的反应器或者烟道中喷入碱性固体粉末,在气流的带动下碱性粉末可以与碱性气体充分接触发生中和反应,达到气体祛除的目的。但是干法技术的脱硫效率比较低下,难以满足环保的标准。湿式洗气法主要是通过填料吸收塔的建造,使得烟气可以在塔中与碱性溶液对流,并充分反应的方式。湿式洗气法的脱酸效率比较高,对于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去除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污水,导致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以及投资成本较高,难以广泛应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对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重视,提高垃圾焚烧的处理水平和处理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瑾,朱庚富.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控制处理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2017(03):56-60.

    【2】刘新尧,卜文平.垃圾焚烧发电烟气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8(21):128+131.

    【3】李永华,胡小翠,郭建,等.垃圾电厂二恶英的生成及控制机制[J].锅炉技术,2017(01):69-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