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关键在于分析

    唐惠忠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分”与“析”。《说文解字》中说“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这“分”就是分别、分开、分解;“析,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指劈开木头,取的是用斧斤破木之意。总之,分析、分析,分而析之,有拆分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分析是否到位,反映出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下。在一篇议论文中,“分析”的本质就是找出(把握)对象、事理之间的联系。

    议论文中的“联系”,主要有篇与段、段与段、段与层、层与层几个层次;具体而言,这些层次中又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1.从篇与段的关系看,要确立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我们写一篇议论文,经过审题、立意阶段,终究要确立一个中心论点。“拆分”中心论点,是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大的障碍,也是相当一个阶段所要面临的问题。有些同学还是习惯于一个论点,然后事例ABC,论述只有一个层次,少一个中间层次,即分论点的层次。这是思维简单化的表现,也是许多同学写不好议论文的症结所在。

    中心论点一般是表述清晰、明确、完整,语气肯定的判断句(或祈使句)。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一个中心论点,为证明其正确,通常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个方面,是点;两个方面,是线;只有三个方面,才是面。从数学意义上说,才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具有普遍意义。所以一篇800余字的作文,主体部分有三个分论点,文章才饱满、充分。

    示例一

    露锋与藏锋

    卢仁江

    我们若才华横溢、卓尔不群,是藏玉怀瑾,还是锋芒毕露?应该说,一味地卑微、肆意地张狂都是不可取的。为了最好地发展自己,使群体能够和谐相处,我们需要既露锋又藏锋。【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露锋与藏锋要看对象。【分论点之一。】在我們的周围,既有赏才重才的开明君子,也有嫉贤妒能的狭隘小人。在开明君子面前,他们会因你外露的才能而赏识你、尊重你,而在狭隘小人面前,他们却会因你外露的才华而伤害你、掣肘你,那么,“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的现象就会在你身上发生。

    汉武帝时,有个将军叫灌夫,能文能武,才华横溢,他对没有多少才华的丞相田蚡甚是不服。当时,文武百官都去巴结田蚡,而灌夫不但不去亲近田蚡,还常在他面前耍枪弄刀,卖弄技艺。有一次,他当着田蚡的面锋芒毕露、出言不逊,说:“你靠奉承权势起家,不过是椽作梁用,有何荣耀?”由于灌夫过于露锋,终为田蚡所忌,将其处死。【典型的反例。】

    当灌夫遇见了胸襟狭隘的田蚡,又一味露锋,自然是引祸上身。如果灌夫注意揣摩说话对象,适当藏锋,就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可见,你有才能和亮节,是藏还是露,要看面前的对象而定。【通过假设来析例,言之成理。】

    露锋与藏锋要看时机。【分论点之二。】三国时的杨修,就因为不择时机,盲目露锋而丢了身家性命。曹兵进退维谷,曹操本已心烦意乱,而杨修偏在此时大肆露锋,“妙解”鸡肋,认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擅自命士兵们收拾行装准备回撤。拂逆了曹操之意,杀身之祸倏然降临。

    露锋与藏锋要看环境。【分论点之三。】一个人才能的显露,要有相应的平台和合适的环境才能够发挥到极致,故此,露锋要适当顾及其时其地人们的感受。

    旧时,某地有一座砖瓦窑,窑主给工匠们规定,每人每月必须制成1万张瓦片才能领到工钱,超过1万张的工匠按数量的递增领取档次不等的赏金。窑里有个叫牟炳的工匠,每月制瓦1.2万张,总拔头筹。然而,一天,窑主又招来了一名工匠叫徐冲,他上窑场操作了两天,每天制瓦达600张,且瓦面光洁、质地坚固。收工时,他便触到了一道道恼恨的目光,当跑到伙房吃饭时,他的碗筷又被人扔在了一口猪食缸旁。这下,徐冲立刻意识到自己遭人嫉妒了。于是,他便有意放慢了制瓦的速度,制瓦的数量跟牟炳他们相近。接下来,他还接近牟炳等人,告诉他们一些诀窍。经徐冲传授技艺,牟炳制瓦的技能大有长进,每月制瓦达到了1.5万张左右,其他工匠的制瓦技能也普遍提高。这下,牟炳及其他工匠们都开始感激徐冲,请他使出所有本领为大伙儿树标杆。于是,徐冲使出浑身本领,每月制瓦达到了1.8万张。此后,人们不仅不嫉妒他,还佩服他、尊敬他。【这是正面的实例,也是全文亮点所在,它很能说明“使群体能够和谐相处”。】

    徐冲可算是处世高人,他将藏锋与露锋的环境拿捏得非常恰当。他在露锋的同时“转锋与人”,并与人共利同赢,因此使环境变得优越,更加适合自己露锋。从这个角度说,露锋时除了要看环境是否适合以外,更需要积极地去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而使环境有利于露锋,使自己的聪明才智、技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显露和发挥。【既紧承上一段作概括,又有进一层的拓展与深化——文意已深入到“转锋与人”和“积极地去营造良好的环境”。】

    (原载《中国青年》)

    这是一篇相当标准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们需要既露锋又藏锋”,主体部分从“露锋与藏锋要看对象”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运用的事实论据,反面的有汉朝的灌夫及三国时的杨修,正面的有工匠徐冲,文末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学习徐冲,正确处理藏锋与露锋的关系,为了良好的结果而对过程进行艺术化处理。此外,文中叙例很有讲究。如“三国时的杨修,就因为不择时机……杀身之祸倏然降临”这段文字,展开叙述时就注意处处紧扣“时机”一词。

    2.从段与段的关系看,必须考虑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多个分论点,可以表现为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横向拓展,也可表现为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纵向开掘。横向关系中各个分论点相对独立,内容上不交叉,体现出思维的广阔性(如并列关系、对照关系);纵向关系中的分论点则环环相扣、渐次递进,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性与深刻性(如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次到主、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

    示例二

    明星高薪低能:沦为“表情包”,可悲!(节选)

    张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