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评,学议论文采飞扬

    叶素英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简略粗朴,怎比得上丰富生动有魅力?正如小溪之潺潺,怎比得上飞湍瀑流之有气势;湖泊之宁静,怎比得大江奔流之有气魄;河水之滔滔,怎比得大海惊涛拍岸之有磅礴?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文无质则浮华,有质无文则粗陋。议论文,即使说理充分,可语言表达质朴苍白,往往也难出类拔萃。若想有所提升,大可在文采上下功夫。

    议论文也需要增强文采,其重要性也与记叙文相同。议论文虽重在说理,但抽象的事理要能让读者接受,需要能近取譬例引生活深入浅出;需要悲天悯人激情澎湃气势畅达!议论文中的文采又与记叙文中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文采,相助于叙事写人抒写情志,讲求描写生动形象、抒情真挚感人,风格清丽柔美,采用手法多样。而议论文中的文采应有助于阐述事理,增加可信度,增强感染力!讲求摆事实时既精练又生动,讲道理时既切中肯綮又气势酣畅,风格刚健骏逸,采用的手法恐比记叙文少很多。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时下什么样的议论文特别值得揣摩学习的呢?恐怕是各大报纸评论吧。各大报刊时评,内容上往往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表达上往往纵横捭阖,酣畅淋漓。笔者阅读了人民日报时评,收集了不少佳段,在议论文的文采修习上做一些探索,试以比喻论证化枯燥为生动,试以对举铺排增强气势,试以整散结合提升语势,在论点、论据、论证上多番润饰,让议论文文采飞扬!一、托比喻,扮靓论点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之心,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这颗心?论点应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主张看法,极具说理性,不能只展示现象,或故弄玄虚,令人不明所以。论点的拟定,要醒目地突显关键词,让人一目了然,而借助比喻,又能让人过目不忘。如以下论点:

    ①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

    ② 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

    ③制度筑墙,让欺凌远离校园

    ④人人搞“搬运”,谁来做原创

    ⑤? “刀刃向内”,打造干净的纪检队伍

    ⑥ 公车改革,踩好落实的油门

    ⑦ 拨亮乡村教师这盏文明之灯

    ⑧ 给“高考漏洞”打上制度补丁

    第①至③句,采用了“让”字句,第④句采用对比反问式,第⑤至⑧句则在不同位置采用动宾式结构,都突出了论点的关键词,而关键词又将成为全文的气脉贯串始终。这些论点又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或暗喻或借喻,生动形象,摇曵生姿。 第①句,如果改为“应多陪伴孩子”则太过寡淡,而“阳光”生动地表现了父母的陪伴给孩子内心长长久久的温暖与呵护。第③句,如改为“建立健全制度,让欺凌远离校园”,也显得太平平无奇。而“制度筑墙”的“墙”形象生动地体现防范欺凌的制度如墙一样,把霸凌隔离在外,保护着青少年中温善稚弱的一族。“墙”的坚实厚重,彰显了制度的坚实有效,隐含了作者深沉的关爱。用比喻扮靓论点,可以对論点的关键词多番思量,根据其特点,联想与其相似的某物,借物的形象性来表现关键词的内涵,达到言简意丰,耐人回味之效。二、借整句,丰富论据

    如果说论点是隐藏于天地的精神之魂,那么论据是外化于大地的山花草树。我们从天地轮转万物荣枯中悟出生命的真谛,我们也选取自然与社会的点滴来检验我们的认知。我们举事实论据,当遵循真切性、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等原则,事实论据可有点有面,有正例有反例,或正反例对比。如何有针对性地展现事实,如何大容量地铺展开论据,如何表述不显得冗余又特别有气势?我们可以借助整句进行。

    整句,是指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如对偶句、对称句、反复句、排比句等。如以下选段:

    ①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执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誓言……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②“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选段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的关键词“家国情怀”,采用“无论是……,还是……”的句式,串起四则名言警句,形成了对称的整句,这些名言饱含古人热切的家国情怀,饱含为国为民的片片丹心,令人感奋。而整句句式整齐,音节和谐,激情满怀,一贯到底,有较强的感染力。

    选段②为辅证中心论点“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作者举了大量事实论据,既有现实中阴暗的一面,又有阳光的一面,既有一味质疑冷漠的一面,又有积极建设热心肠的一面。作者以“有……,也有……”句式串起各正反例,形成鲜明对照,映衬出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人有建设意识的可敬可贵,有力地支撑着论点。作者用了对比、排比的手法,形式齐整,内容丰富,感情炽烈,气势磅礴,为下文分析说理张本!三、借整句托修辞,增强因果论证气势

    如果说论点是隐藏于天地的精神气,论据是外化于大地的山川草树花鸟虫鱼,那么论证则是选取这些山花草树来归纳提炼精神之魄,或借草木虫鱼来彰显精神之道的过程。论证,当重说理的针对性、缜密性、思辨性、警示性等,如果表达时多加润色,那就能文质兼美锦上添花了。论证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因果论证,由果溯因由因追果,上下求索。如何在因果论证中增添文采呢?

    1.借对称借设问,就结果层层追因

    ①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②中央三令五申、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法规,都明确要求,保护好秦岭生态,但为何还产生“边整治、边违建、禁而不绝”的问题?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作风不良。对中央的工作部署敷衍了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查实情、不出实招、不办实事、不求实效;整治弄虚作假,督察走马观花,材料不加辨别……缺乏责任担当、缺少监督落实的错误做法折射的,正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

    往深里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表现,不讲政治是根本。正是因为政治纪律这根弦松了,才出现明明中央要求必须整治,地方政府却阳奉阴违,在落实上不认真、不彻底,在执行上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正是因为政治规矩这个意识淡薄了,才使得部分领导干部表态多、行动少、空喊口号、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与不法者沆瀣一气、成为违法违规行为的保护伞。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秦岭违建别墅拆除”中暴露的问题,再次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判断,“在政治纪律方面放松警惕、降低要求是危险的”。

    片段①文中作者热切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为彰显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从历史上中华民族之坚强与近代中华民族之复兴的表现,由果溯因,追根究底,把握精神本源。作者采用了对称句,“……之所以……,……之所以……”强化论点,给读者鲜明的印象!

    片段②作者针对秦岭别墅违规建造屡禁不绝这一现象,剖析了关键原因,再往下深究,揭示其根本原因,层层深入,直指要害,振聋发聩。

    这段原因剖析读起来让人感觉语势犀利,文气酣畅。细辨之,作者用一系列手法提升了文采。首先用設问激人思考,引出关键原因的分析,用四个“不”、三个短语,一系列的铺排,揭示形式主义作风表现之恶劣,饱含作者忧愤之情。接着作者指出根源,用句式“正是因为……才…… ”、“欲知……则……”言辞痛切地指出产生如此乱象的根源正是政治思想麻痹了。句式相似的对称句,深究根源,彰显深因,既体现语意的加重,又体现语势的增强,文辞激烈,令人警醒!

    2.借比喻借对比排比,推演意义陈说危害

    ①“理想有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却可以借着星光在人生海洋中远航”。

    ②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福祉。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

    ③古人言,“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选贤任能,首先应以“公”为要,做到公道正派。

    ④“心胜则兴,心败则衰。”世界上最可怕的并非失败,而是思想上自我设限抑制了成功。……“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兴俱废。”把眼界放得更宽些,把劲头鼓得更足些,敢于突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

    ⑤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国。

    以上选段皆为结果分析,②为危害分析,①⑤为意义分析,③④意义与危害对照分析。

    观察选段可知,当我们想要对论点进行意义分析,或对不良现象进行危害分析时,可以像选段①②一样添加比喻论证。比喻能将抽象事物形象化,选择的喻体往往画面感强,能传达丰富的意蕴。如选段①中的喻体“晨星”,神秘、璀璨而渺远,理想就如它们,让人向往,而不断追寻。如选段②喻体“风轮”,体现鼓荡之勤风力之劲,体现精致利益计较之热切之狂野,喻体“巨浪”的“吞噬”之态,生动地表现世人逐利之贪之极切,甚而无所不用其极,初心早已不知所踪,深切地批判了一心求利的极端危害。贴切的比喻,能化概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除了运用比喻论证增强结果分析的情境性形象性感染力外,我们还可以用对比与对称相结合的笔法,提升文采。如选段③④,段中四处对比,作者用“……,则……”句式,一行为一结果,正面意义反面危害,两相对照,其间利害不辩自明。而对比句相似的句式形成对称,给人简约凝练之美!

    而要论结果分析之有力度有气势的修辞手法,当属排比了!如选段②⑤。选段②作者连用三个结构相同词性相对的词组构成排比,尖锐地指出利益吞噬情怀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人将不人!选段⑤作者肯定了批判精神在哲学思想的推进、社会发展的变革方面起的举足轻重作用。作者以“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的句式串起多个事例论据,旁征博引,夹叙夹议,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有力地论证了批判精神在历史上的重要性,给人深刻的印象。

    说理质朴无华,则文似柴刀,令人瞥过即忘;议论文采飞扬,则文似宝剑,令人见之忘俗。说理要有力,也要有感染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也要引导学生言有鲜度言有热度。平时文采教学,或应着眼于拟题扮靓论点、铺排论据,或琢磨溯因追果气势逼人。具体作法,或给论点,拟写比喻论证段;或给含论点的句子,续写排比段;或出示论点给上句写下句,形成对比与对称等等。而增添文采,应服务于中心论点,不可装饰得绚丽华美,却不知剑锋所指。

    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也。”议论文既要凝成阳刚之气,又要添以豪放飘逸之息;既要激浊扬清铁骨铮铮,又要舞文弄墨情韵深远。而读日报评论,学说理学缀采,可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常品常新!

    [作者通联:福州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