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策略的探索

    

    

    

    [摘? ?要]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摇篮,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没有课程标准和纲要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实践操作性较差。研究以探索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策略为立足点,举例对比分析了两种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模型的优缺点,帮助健康教育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策略,并呼吁全社会都能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行列中,助力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关键词]健康教育;实施策略;学科渗透;主题研发;健康促进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患肥胖症的孩子却多了;媒体手段多了,孩子的视力也下降得更快了;家庭收入多了,孩子患自闭症、孤独症的比例却更高了;通讯发达了,孩子们之间却不会交流了……这一系列“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并且竭尽所能去实现的目标。由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孩子学习健康知识和实践健康技能的重要渠道。

    一、学校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的最初含义来自美国的“学校保健活动”,又称“学校保健教育”“社区和职业:卫生教育”。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1]。以往的健康教育只关注个体身心状况的改变,而现代意义的健康教育已将个体的身心状况与社会、家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工作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并提出对健康的预防和促进策略[2]。

    网络和新兴媒体的诞生导致了信息爆炸,中小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分析和筛选信息。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让他们有能力发现、分析和判断一些影响健康的因素,并且能适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能积极影响周围的人。而这就是学校健康教育最终的成果——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二、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策略探索

    当认识到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素养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接下来需要思考如何在学校有效推行健康教育的问题。健康教育不是一门普通课程,而是一门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生活技能课程。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学科底蕴和价值理念,那么是否可以将健康教育的推行与学校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底蕴相融合?健康教育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与学校的交流,研发了从多角度渗透健康教育的课程,初步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学校实施健康教育的模型——学科渗透式和主题研发式。由于学校教育仍以课程实施为主,所以这两种模型也可以称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模型。

    1.多学科渗透健康教育策略

    在学科渗透健康教育模型中,健康教育不是一门独立课程,而是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每个学科都是独立的,渗透的健康教育也相对独立。同时,每个学科都是平行的,没有孰轻孰重之分,都在为健康教育分担责任,为实现健康教育贡献自己的学科力量。具体如图1所示。

    以下通过几个学科教学的案例,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即将开设健康教育的学校、教师分享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

    比如,在美术课上渗透“认识和肯定自我个性”方面的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性格,可以选择喜欢的人物、植物甚至任何事物。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全班展示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和别人的个性,在此基础上认识到每个人的个性可能不同,同时个性没有好坏之分,对自己和他人的个性都应该有包容和接纳的心。据此,形成阳光自信、团结友爱和相互理解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又如,在生物课上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眼睛虽然有自我调节功能,但是这种调节是有限的,如果经常用眼过度,那么眼睛的调节功能会减退,最终导致近视。而如果近视之后也没有很好地保护眼睛,那么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并且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眼睛保健方面的知识。要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然后通过课堂学习,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实现健康知识的学以致用。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是多元化的,也是综合性的。每个学科都可以找到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点,以此展开教学,可以助力健康教育的落地。

    2.主题研发式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主题研发式健康教育模型与上述学科渗透式模型截然不同,其中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时,首先选择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或者“热点话题”作为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然后辐射到多个学科,从多个学科角度对该主题进行教学和体验,进一步诠释与该主题密切相关的一切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

    如以“均衡营养 科学膳食”为主题,建构主题研发式健康教育模型(见图2)。在该模型中,分别从生物、化学、数学、体育和艺术五大学科视角诠释科学膳食相关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比如,生物学科可以从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每种营养素的名称由来和组成,了解每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贡献,了解营养素缺乏症的一般表现及预防保健知识;化学学科可以从营养成分鉴定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常见食品中的营养素组成和含量,学会定性检测食品的一般方法和流程;数学学科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精准地计算出每种食物的热量值,为科学合理膳食提供依据;体育学科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运动与科学膳食的关系,学习运动促进营养吸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艺术学科可以通过绘制海报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和宣传习得的科学膳食相关知识和技能,或者通过舞台剧和歌曲的形式扩大宣传,引导学生将自己习得的健康本领传递给身边人。

    3.两种健康教育模型的比较研究

    上述两种模型都存在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比如学科渗透式模型,由于健康教育是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所以不需要单独的健康教育课时,学校不必思考如何争取更多的课时,教师也不会感觉有额外的教学负担;并且由于每門学科相对比较独立,学科之间的界限明显,课程的主动性较强。不理想的地方在于缺少学科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而言,健康教育只是停留在一些“点”和“面”上,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只是单层的或者片面的,不易形成立体化的健康知识体系。

    而主题研发式模型,需要单独开设一门健康教育课程,每门学科都是主角,都要为实现该主题健康教育目标贡献力量。这种模型的最大优势就是课程形式多样、教学时间灵活,各学科既独立又相互联系,为实现同一个主题而服务,它们的课程内容有时界限并不明显,甚至会有重叠。各学科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的核心教育价值就是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每门课程的教师主动性较强,但由于健康教育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增加,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减轻教师其他工作负担。

    在学校推行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但也不能激进。每所学校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教育模型,可以是上述两种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是结合模型,还可以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新模型。总之,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三、学校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保障

    1.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并重

    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方面内容。然而,在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并不针对这三方面内容独立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往往表现出重叠性。例如,在教学“水在身体里吸收”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健康的饮水习惯,同时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对生活中的饮水选择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后,便能积极指导健康行为,而健康行为的实践也会进一步强化健康意识。

    2.遵循认知发展规律

    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积累和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存在阶段性、连贯性和持续性。为此,教师需要遵循进阶性、衔接性和螺旋上升的原则,提前设计好每个年龄阶段的健康教育目标,并且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应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培养健康意识和践行健康行为。

    比如美术课教学“认识和肯定自我个性”,在小学二年级通过“指纹画”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标识,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风貌;在小学四年级则通过“盾形纹章”制作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每个人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客观礼貌地对待他人的不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良好班级氛围。

    3.注重健康教育案例的积累和评价

    健康教育的推进是健康素养培养的有力保障,但学校健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和实施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与途径,从积累中提炼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实施健康教育。同时,健康教育教师需要注重健康教育教学的评价,既注重评价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习得情况,也注重评价教师自身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储备情况;既可以做有关个人发展的纵向评价,也可以做群体水平的横向评价。有了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健康教育教学更加顺利有效地进行。

    四、展望

    当前,我国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较短,经验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仍需要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上述两大健康教育模型是基于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起点不明的前提下,经过文献研究、一线调研以及多次论证后提出的,目的是为学校和一线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健康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因此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去验证、补充和优化。

    随着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从学校教育延伸为全社会的健康促进。健康促进需要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包括政府部门的干预、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参与。只有营造全方位、立体化、完整积极的健康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全民健康。如图3所示,通过健康促进模型,学生将最大限度地获得健康知识并践行健康技能,培养并提高健康素养,最终实现健康生活。

    然而,就目前来看,健康促进模型只能作为健康教育模型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方向,还不能作为现阶段的健康教育模型。今后,仍应大力发展健康教育课程模型,给健康教育以充分的学科独立性和重要的课程地位,以促进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健康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怀婷,傅茂笋,赵薇,等.浅析中小学健康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8):561-562.

    [2]杨春雷.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模型研究——以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 ?郭向和)

    作者简介:杨青青,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核心成员,E-mail:yqq1308@163.com(北京,100044)

    基金項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优先关注课题“学生健康素养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CEEA17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