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风波

    李国忠

    “化學老师的嗓子哑了!”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在课前及时传递出了这一爆炸新闻。教室里顿时一阵骚动。

    “好哇,真棒!”“看这次冯老师怎么训人!”同学们一时议论纷纷。你一定会纳闷儿,你们班同学怎么就这觉悟?说起来话长,自打上第一节化学课起,全班上下,就没有谁没领教过冯老师的威风:一双不大却总让人觉得不怒自威的眼睛;一副唯恐别人听不清总要比常人高八度的嗓门儿……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可冯老师越严格,同学们对她就越抵触。正因为这样,师生关系一直很紧张,在填师德问卷调查表时,化学老师一栏里,清一色地写着“严肃”“严格”“严酷”……

    上课铃响了,教室门口没有准时看到冯老师的身影。大家又一阵骚动。这时课代表站了起来,说了一句:“老师病了,第六节课自习。”原以为消息证实后会出现一波欢呼的热浪,可教室里竟慢慢静了下来。

    同学们埋头看着书,教室里鸦雀无声。冯老师不知何时悄悄地走进教室,一如往日般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熟练地在黑板上写出了自学提纲,并把一些细节,一点点地写到了黑板上。那沙沙的粉笔摩擦黑板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也落在我们的心间。写完之后,她又走到课代表桌前,用已经沙哑到难以出声的嗓音,一句句、一段段耐心地把本节重点讲给课代表,再由课代表转述给我们。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做笔记,一个个十分认真。之后,冯老师又演示了两个实验,虽然没有平时高八度的“注意看了”相配合,可大家都目不转睛,教室里出奇的安静……

    下课铃响了,老师收拾好仪器,低低地说了声“下课”,我们不约而同地起立,仿佛有了军人的作风。老师微笑着鞠躬,走出了教室。天哪,今天老师竟然笑了,而且笑得那么腼腆,那么美妙。也许是老师的笑感染了大家,同学们也跟着笑了起来,有同学甚至还提醒说:“老师,吃点金嗓子喉宝吧!”

    化学课小风波过去了,冯老师的微笑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名师点评】

    这篇记叙文,与其说写的是一场风波,不如说是师生之间的一次独特交流。插叙的情节,意在突出老师往日之严格;课堂上的举动,意在反映老师工作之敬业。两个情节,描写细腻,对比鲜明,为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老师受到同学们感染之后的那一笑,笔墨传神,情感美好,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对传递消息、课代表发言等次要内容,文章只是一笔带出,令全文收到了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