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基于慕课的“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探索

    易华 杨文权 姜在民

    摘 ? ?要:“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文章从植物学课程特点出发,提出基于慕课的植物学混合式教学策略。通过开学前的学情分析与开学准备,授课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课中引导、合理监督等多方面、多种方式的教学,基于慕课的“植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植物学;慕课;混合式教学;高等农林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11-0004-02

    一、植物学课程特点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后续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很大的影响[1-2]。但由于近年来学生培养的要求不断向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转变[3-4],因此,基础课的课时在不断压缩,“植物学”课程也不例外。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植物学”课程为例,理论课最早为80学时,后来减少到60学时,近几年仅为48学时[5]。但从今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即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之间还有一个夏季学期,为了配合新的教学制度,每节课的时长由原来的50分钟缩成40分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时间再次缩短。在课时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事情。

    二、基于慕课的植物学混合式教学策略

    慕课(MOOC)是随着互联网和电脑、平板、手机等移动通讯终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在线课程[6],由于具有学生容量大、获取资源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等优点,近年来在高校教学中发展很快。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师生面对面的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监督作用,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深受师生喜爱[7-8]。为适应互联网迅速发展形势下教育的特点,自2018年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学教学团队也在中国大学慕课网开设了“植物学”慕课。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学生不能按时到校,只能进行网上授课。为了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经过开课前的认真准备,授课过程中不断调整授课方式,我们为学生开设了一次特殊的基于慕课的“植物学”混合式教学。

    (一)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特点

    真正意义上的“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是学生先在网上进行慕课学习,然后教师在课堂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慕课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再根据教学计划和测验结果进行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知识的讲解,并根据学习内容拓展相关的知识,最后进行讨论和答疑。而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虚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有别于真正的混合式教学。

    1.缺少了面对面的授课环节。由于学生无法到校,因此,缺少了真正意义上师生面对面的授课环节。此时的授课方式是学生先在网上进行慕课学习,然后在正常的上课时间,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在虚拟的课堂进行“面对面”授课,所谓的混合式教学,其实均是在网上进行。由于缺少了见面机会,教师无法看到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理解程度的真实反应,不能做到照顾所有学生。加之,线上课堂学生如果随意发言,会使课堂显得很混乱,大家也无法听清问题和授课内容。所以,就会使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学生上课缺少有效监督。刚从高中进入大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自觉性还不够。完全线上授课时,教师看不到学生,教师能做的就只是上课前让学生打卡,课中偶尔提问,学生是不是真实在线听课,听课过程是否全身心投入,教师无法得知。

    (二)开课前的精心准备

    为了能上好这次特殊的“植物学”课程,在正式开课前,授课教师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1.认真进行学情分析。在开始授课前,教师针对这次授课的特殊性,进行了认真的学情分析。明确了线上混合式教学的优缺点和师生双方在授课中的作用和角色。确定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而学生要通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師的引导下,积极展开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其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制定多种教学预案。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所在地域网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不同学生家庭的学习条件可能也有不同,结合以前混合式教学的经验,我们制定了3种教学方案:第一,“雨课堂”+慕课+QQ群答疑讨论的混合式教学。即利用“雨课堂”教学智慧工具提前为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学生在线自主进行慕课学习,然后教师在上课的时间利用QQ群进行总结、答疑及讨论。第二,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QQ直播。如果学生不习惯完全自学,或自学效果不好,但网络状况良好,我们就在上课时间进行QQ直播,和我们面对面课堂教学一样,进行重点、难点总结和串讲。第三,“雨课堂”直播教学。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直播。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对比后,我们目前主要采用第二种方案。方案制定后,我们积极学习不同在线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时刻关注不同教学工具的在线教学情况,为开学后进行线上教学做准备。

    3.组建教学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计划2月

    17号正式开学上课,但任课教师2月3号就建立了QQ群和“雨课堂”班级,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联系学生入群和进入班级。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可能会有问题要咨询,一个教师不能保证随时在线解答学生的问题,为此,教师让3个班级的学生进入一个授课群,以有经验的教授带队,组建了教学团队进行授课。一方面让教师分工协作,每位教师负责不同的授课环节,如有负责课前推送学习指南的,负责上课打卡、布置作业的,负责考试、统计成绩的等;另一方面,不同教师在不同时间段值守QQ学习群,保证群中随时有教师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量做到QQ学习群全天候有人值守。

    4.带领学生熟悉学习过程。考虑到学生不熟悉慕

    课、“雨课堂”的注册和使用方法。为此,教师提前录制了学习指导视频,指导学生提前在慕课平台注册和选课,熟悉慕课学习环节,让学生明白教师拟开展的教学模式,熟悉“雨课堂”的使用方法,为正式开课后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授课过程的设计

    1.课前准备。开课前给学生提供了课程相关的资

    料,如电子版教材、教学日历、提前发布慕课资源,使学生熟悉教材,了解课程教学安排,明确每周的学习任务。每章都制作了学习指南,提前通过“雨课堂”及QQ群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明白每章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的知识点等,引导学生学习及思考,学生依据学习指南提前进行慕课学习。

    2.课中引导。上课时间,先在QQ群通过屏幕分享进行直播授课,直播授课注重引导。基础性的、概念性的知识由学生自学,直播课堂主要进行每章重点、难点知识的串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每章的知识点,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接着,为学生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课堂展开讨论,并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答疑。以第六章“叶”为例,先讲授这一章的重点知识:单、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叶的生态类型,让学生掌握不同叶片的结构特点,明白植物叶片的结构如何和其功能相适应。接着,给学生拓展叶的相关知识,从C3和C4植物叶片维管束鞘的结构,引出这两类植物叶片光合效率差异的原因。最后,对变态叶的利用价值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在QQ群里积极发言,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对个别学生没有听懂的问题进行答疑。

    3.合理监督。完全在线的教学,要保证学生在线的学习质量,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十分重要。为此,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上课前,用难度最低的测试题检测学生是否提前进行了慕课的学习;在QQ直播过程中,结合教师所讲内容,用中等难度的测试题检测学生的听课情况;课程结束后,布置难度相对较高、需要综合总结的作业。通过3类考核方式,可以全方位检测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慕课的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为检测我们的教学效果,前9章的植物解剖学部分内容讲完后,在第8周,任课教师利用“雨课堂”对生物类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在線考试。共有5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3个班共87人参加考试,其中,60分以下9人,60~80分12人,80~90分24人,90分以上42人,平均83.6分。测试结果说明这一阶段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基本都已掌握,教学方式和方法值得肯定。

    基于慕课的“植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对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也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朝辉.植物学课程建设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林业教育,? ? 2008,(5).

    [2]李琰,崔健,杨文权.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提高植物学教学? ? 效果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8).

    [3]刘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与实践逻辑的有效? ? 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2020,(1).

    [4]周谷平,张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 ? 研究,2019,(3).

    [5]慕小倩,刘虎岐,杨文权.关于“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 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2).

    [6]钟秉林,方芳.“慕课”发展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 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7]汤勃,孔建益,曾良才,蒋国璋,侯宇.“互联网+”混合式? ? 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

    [8]卢川英.基于慕课的网络互联课程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 研究[J].软件工程,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