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瞄准行业前沿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百年老店”中国林学会在学术引领、科学普及、决策咨询、一流期刊建设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学会秘书长圆桌汇上,我們对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进行了专访。

    记者:五年来中国林学会在学术引领方面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

    陈幸良:回顾学会近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很欣慰。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学会充分显示了学术引领功能。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尤其明显。从2016年起,中国林业学术大会由四年一次改为每年举办一次,每次20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每2年举办一次,每次8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围绕林业国际前沿问题,集智聚力,研讨交流,不断提出科技创新的最新思路,搭建了林业界高层次、综合性、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成为行业最大的科技盛会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和火车头,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专题学术研讨会、高端学术论坛,比如,森林科学论坛、两岸林业论坛、森林培育大会、林下经济年会、竹业学术大会、珍贵树种年会等品牌活动,凝聚智慧,碰撞学术创新的火花,对行业的科技创新也产生了很大影响。5年来,全国林学会组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1000余次,参会人员20万余次,交流论文5万余篇。

    记者:在科学普及方面,学会有哪些创新的举措?

    陈幸良:科普是我们传统的一个重点工作领域。近几年,我们在向公众普及林业、森林、草原相关领域知识的同时,开创了自然教育事业。学会联合305家机构发起成立了全国自然教育总校,每年召开一次自然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一次自然教育的行业发展报告,推进自然教育的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课本建设,研发自然教育团体标准。连续举办36届青少年林业科学营。发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关注自然生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生态文明素质。

    记者: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学会扮演着什么角色?

    陈幸良:聚焦林草科技前沿的重大问题,学会发挥了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撑的作用。一方面,针对天然林保护、国家公园建设、林业文化遗产保护、人工林企业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建设、经济林果、古树名木等先后开展了20多项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咨询报告,切实发挥科技社团参谋助手的作用。另一方面,学会发起成立了中国林业智库,凝聚一批高层专家,围绕国家生态文明重大战略献计献策,为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智力支撑。学会广大科技人员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先锋队。

    (供稿:杨云轲,刘玉琪,李双斌,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