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形象的多方面性格特征探讨

    焦凤华

    【摘 要】《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疏财的江湖好汉,很多观众对于鲁智深的角色定位印象深刻,鲁智深总是对弱势群体拔刀相助,他扬善除恶的大侠行径深得人心。本文将简要描述了鲁智深的生平经历,从多方面分析鲁智深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水浒传》;鲁智深的形象;性格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231-01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形象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大家都从鲁智深官、匪、僧的身份转变中读出了人间的世态炎凉,鲁智深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更是引人深思。

    一、鲁智深的生平主要经历

    (一)拳打镇关西落发为僧。身为渭州提辖官的鲁达和史进、李忠三人在潘家酒楼吃酒,偶然听说郑屠强娶金翠莲一事,行侠仗义的鲁达安顿好金翠莲父女后,以买肉为名戏弄了郑屠,气急败坏的郑屠与鲁达厮打起来,结果愤怒的鲁达三拳将其打死,情知不妙的鲁达畏罪潜逃[1]。

    鲁达逃到雁门县后得到了金翠莲丈夫赵员外的接济,在赵员外的好心建议下,鲁达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当了和尚,文殊院的智真长老收鲁达为徒并为其剃度,鲁达的法号叫做鲁智深。

    (二)大闹五台山偶遇李忠和史进。鲁智深虽然剃度当了和尚,但从来不守文殊院的寺规戒律,耐不住清规戒律的鲁智深两次下山饮酒,醉酒的鲁智深打骂寺庙的和尚,大闹五台山,最终在智真长老的劝说下才肯收手。最终鲁智深被赶下五台山投奔东京的大相国寺,鲁智深在桃花山劝说李忠不要强娶民家之女,鲁智深离开桃花山后遇到了史进,兄弟二人联手火烧瓦罐寺,史进去少华山入草为寇,鲁智深则继续前往东京。

    (三)大闹野猪林入伙二龙山。林冲因为偶然见到鲁智深练武,二人相见恨晚,林冲受到高俅的迫害后被发配到沧州,鲁智深关心林冲的安危一直暗中护送,终于在野猪林打倒想要陷害林冲的董超、薛霸二人,林冲不听从鲁智深的劝解执意前往沧州服刑,鲁智深因为得罪高俅只好和楊志投奔二龙山,鲁智深成为了二龙山的首领并招贤纳士,先后收留了打虎英雄武松、张青、孙二娘等人,兄弟几人共同占据着二龙山[2]。

    (四)加入梁山寿终正寝。鲁智深集中了三山的人马攻打青州大战呼延灼,宋江及时派梁山人马支援了鲁智深并招降了呼延灼,鲁智深等人加入了梁山,鲁智深加入梁山后,在抗击官兵的战争中立下战功,鲁智深是反对朝廷招安的主要代表,他不愿意和封建剥削势力同流合污,在梁山被招安后鲁智深依然跟随梁山军南征北战,鲁智深讨伐田虎、方腊势力时都立下汗马之劳,宋江劝解鲁智深还俗为官,但是鲁智深和武松看破红尘在杭州出家为僧,鲁智深最终圆寂在寺内。

    二、鲁智深的性格多面性分析

    (一)嫉恶如仇的洒脱性格。身为提辖的鲁智深对邪恶势力的恃强凌弱感到不满,怒火中烧的他拳打郑屠后浪迹天涯,他知道“官不如匪”的社会现实,所以他洒脱地放弃了与剥削阶级共舞的机会。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个不顾个人名利、侠肝义胆的真汉子,他为民除害而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其从来没有重视过金钱和地位,侧面反映出鲁达洒脱的人生观。他站在封建势力的对立面,把自己对封建势力的不满发泄出来。鲁智深执意反对朝廷招安,也可以看出鲁智深刚正不阿的秉性,他宁可上山为贼,也不愿意被金钱和地位所诱惑,他不愿意与朝廷的贪官污吏为伍,他仇视封建统治势力。

    (二)侠肝义胆心胸宽广的性格。鲁智深一生结识了很多朋友,他最欣赏的朋友莫过于林冲和武松,鲁智深因为害怕善良的林冲被高俅党羽所迫害,一直暗中跟随,前往沧州。得罪了高俅的鲁智深只好过上了浪迹天涯的生活,他可以为了好朋友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也可以为了好朋友两肋插刀、流离失所,可见鲁智深对待好朋友侠肝义胆的情谊。鲁智深收留了落魄的武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胸宽广且知人善任的大丈夫[3]。

    (三)昄依佛门的善良本性。鲁智深本可以选择安逸地当提辖,但是天生的正义感让他看不惯恶贯满盈的郑屠,于是才有了“拳打镇关西”的举动,导致后来流离失所出家当了和尚,正是鲁智深拔刀相助的善良举动,指明了他将来昄依佛门的归宿。鲁智深上梁山极力反对接受朝廷的招安,大局已定后他没有抛弃自己的兄弟,而是跟随众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他为了剿灭与朝廷作对的匪患而出生入死,宋江劝解立下汗马功劳的鲁智深还俗当官,但是鲁智深早已看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陋嘴脸,毅然选择出家。梁山好汉里寿终正寝的人并不多,鲁智深就是其中之一,正是他急流勇退的英明决定使他得以善始善终。

    三、结语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拥有行侠仗义的魄力和肝胆相照的义气,他性格直爽豪迈却不失善良,是广大观众喜闻乐道的角色,人们通过鲁智深一生的境遇参悟出了很多道理,“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停留在认识他的表面,鲁智深对金钱地位的冷漠与他除恶扬善的侠义作风形成了鲜明对比,侧面反映出鲁智深超脱超物质生活的思想高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梁山好汉。

    参考文献:

    [1]陈庆纪.以鲁智深形象的塑造看《水浒传》的深层思想蕴涵[J].烟台大学学报,2009(01).

    [2]刘伟平.官·匪·僧——论鲁智深从反叛到“皈依”的浪漫人生[J].西部皮革,2017(10).

    [3]金荣.《水浒传》蒙古文译本中的鲁智深形象[J]. 明清小说研究,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