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高校职业发展课程教育策略探析

    谢玮洁

    摘要:伴随着高校招生就业政策的变迁,特别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大学生就业从毕业分配向市场化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经济深入发展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由多方面因素所形成,针对就业主体大学生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完善职业发展课程教育策略,需制定个别化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与社会互动,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规划水平。

    关键词:市场化就业;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职业发展课程教育

    经济发展与就业常常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的发展促进着就业,反过来充分的就业也会进一步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市场主导的供求关系的规律变化,推动了社会人才的结构性调整及人才资源配置与流动的步伐。

    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共录取大学生108万人;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2012年,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688.8万人,比上年增加7.3万人,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325.2万人。[1]高校扩招政策在数量上直接充实高校大学生总量,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倾向。

    一、大学生就业主要特征

    (一) 就业主体大学生社会定位发生变化

    在1999年大学扩招以前,高等教育被人们誉为是“精英教育”,而大学生则是精英教育下的“天之骄子”,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以1999年为转折点,大学扩招以后,大学招生录取人数在1999年激增后逐年递增,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这一转变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社会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定位从稀缺资源逐渐向大众资源转变。

    (二)初次就业选择多元化

    在大学扩招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就业几乎没有选择性,就业的指令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劳动者无权自由选择就业岗位和地区,而是由政府统一安置就业,强调服从分配;其次,用人单位无权自主招工,而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劳动用工指标,在指标内招工,强调遵从计划。计划经济制度时期的大学生就业统一由政府解决,因此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这种就业往往是被动的接受。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劳动就业的选择性逐步变为现实,而这种选择是双向的,即劳动和可以根据其职业偏好和能力选择就业岗位和就业地区,用人单位能够根据其经营实际的需要在劳动力市场自由地吞吐劳动力。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双向选择中,大学生在拥有自由选择权的同时必须努力满足和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实现成功就业。

    (三) 职业发展流动性增强

    在大学扩招以前,社会流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体现在就业上就是国家、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分别运用行政手段、规章手段和文化宣传手段控制人们的流动。大学生一旦实现就业,没有政府的行政性指令,就业将终身保持不变,直到劳动者退休。而大学扩招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人们对于自身的向上流动以及自身的发展更为关注,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就业的流动性更强。

    经济发展与大学扩招给大学生带来的最大特点是赋予大学生主动性。从被动的接受工作到主动地择业,从定岗定人到主动规划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似乎应该是一片光明,但是当大学生普遍之时,大学生群体却遭遇到了日益严重的就业难问题。

    二、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

    (一) 社会因素

    人口众多使得我国无论是经济上、资源配置上和社会生活上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就业问题上也是如此。面对着每年劳动适龄人口大军涌入劳动力市场,在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必定会出现岗位供不应求的现象。市场经济确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弹性系数越来低,资本有机程度的提高,就业问题从隐性转变为显性。

    (二)高校教育设置因素

    在市场化的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中,作为专业人才培育机构的高校面临着教育设置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平衡的问题。一些高校为了迎合不够理性地大众偏好盲目地增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削减“冷门专业”,使得一些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因素

    1.就业认知转变滞后于就业市场转变

    在大学扩招以前,高等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各种人才稀缺,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他们被社会看作是“天之骄子”,被捧在手心。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体,包括青年人们对于大学生这一角色有着高度的期待和期望,并将其与良好的岗位和待遇等联系起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迅速壮大起来,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随之转变,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依然持有工作地域和环境佳、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就业观念。[2](P.91)这种期待使得一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有别于大学扩招前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单位既定、岗位明确,职业发展路径也相对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和意义往往被忽视。随着就业市场化变迁,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扩大、职业发展路径多元化、就业机会与挑战并存,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对大学生大学学习与发展、求职就业至关重要。而规划不足将导致大学生缺乏发展目标与动力,进而难以在大学期间储备充足的专业知识、社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导致社会竞争力不足。

    3.意志品质有待提高

    由于大学生就业中主体性地位日益凸显,大学生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对于实现步入社会、寻找适合自身的工作、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十分关键。而每年流入市场的大学生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岗位的增长相对有限性、多元化的岗位匹配需求及大学生自身求职能力的渐进性决定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石沉大海”、碰壁、挫折或是失败,一部分学生会出现消极情绪、放弃努力、忽视机会、回避就业的现象,这些都是意志力不足的表现。

    三、现状下职业发展课程策略

    大学生就业问题由多方面因素形成。随着就业市场化日益深入,针对就业主体大学生的高校职业发展课程从无到有,在各高校课程设置中逐渐系统化、全面化,成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现状下职业发展课程策略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个别化教学目标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不同个性特征的个体对于职业发展课程的核心诉求是不尽相同的。在制定职业发展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教育阶段、专业背景、基本认知和意志品质特征,清楚地知道通过教育的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培养怎样的态度和认识,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总体目标;对于不同学生的个性、起始学习状态与能力,应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个别化的教学目标,做到基于总体教学目标的个体聚焦。[3](P.150-153)

    (二)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简单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无法适应职业发展课程所指向的就业方向多元化、职业发展多元化、学生个性多元化这三方面需求,因此,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应善于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去实现学生对于职业发展知识技能的消化吸收、情感意志的内化升华。

    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摄取课程相关知识和经验,在课堂中通过研讨、启发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头脑风暴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职业发展规划、目标实现策略、就业中的特定情境处理、创业等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跳脱“框架思维”,在思维碰撞中寻找潜在的“合适”方案;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案例中剖析关于正确自我定位、合适的职业发展规划、简历制作与投递、面试技巧等问题;运用情境体验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抗挫折能力。

    (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与社会互动

    由于课程内容直接指向大学生就业、职业的规划与发展及其在大学阶段的认知、情感、节能、意志的储备和养成,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必须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环节设置时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可以通过小组协作、任务认领、研讨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逐步明晰自己的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预演职业发展中的各种情境,从而摆脱学生“要我学”的心态,真正把职业发展规划作为一项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事来对待。二是课堂与社会的充分互动。教师要将课程延伸至教室之外,合理调动人力、经验等各种社会资源,指导学生通过职业调查、职场人访谈、面试实战、外请职场导师、招聘会体验等形式加强课堂与社会的互动性,营造宽松的体验学习氛围。

    (四)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过程,正如教育的延时性一样,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发展性评价,积极鼓励与肯定学生在职业发展规划中的新的认知、体会与实践探索,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此外,对于教学的教学过程和结果,教师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时时总结反思,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 展情况[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90/201111/126550.html,2013-10-23/2014-03-12.

    [2]黄安余.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8.

    [3]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