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应急科普问题及其对策

    陈亚兰

    [摘要]应急科普主要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重大事件、灾害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时候,以最精准、最快速、最实用、最广泛的方式为公众传递事件动态、传授实用技能、传播科学知识等,形成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精准性、指导性的信息流。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实效强,为应急科普提供技术支撑,切实提升了应急科普的传播效力。但目前大部分应急科普集中于事中科普阶段,且应急科普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该文从分析应急科普的作用入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应急科普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应急科普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应急科普精准科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20057-03

    一、新媒体在应急科普中发挥的作用

    “应急科普”一词有两个重点:一是“应”,二是“急”,“应”是响应,“急”是时间差短,越短代表应急科普需求越高[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应急科普在疫情防护防控、知识普及、行为指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社会各部门、各单位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新媒体平台,全力开展应急科普工作,为公众普及新冠肺炎的防护防控知识及技能、传染病知识、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公共卫生知识等。疫情的暴发期、关键期正是应急科普的重要窗口期,在此期间,科普资源、信息、知识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媒介不断涌现,快速、及时地推送到公众手中。由此可见,新媒体在应急科普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传播速度快

    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涝、地震、台风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发生后,各部门、各单位通过新媒体将应急科普的信息和资源第一时间传达给公众,让公众免于陷入恐慌。同时,部分突发事件、自然灾害还可以在发生之前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公众,如地震、台风、暴雨等灾害的预测。

    (二)傳播形式多

    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平面图文、动态图文、短视频、动漫、虚拟技术、VR技术等形式,将科普资源多形式、多维度、多层次呈现给公众,既通俗易懂,又简洁明了。

    (三)传播范围广

    此次疫情中出现的无人机拍摄、空中课堂、云端问诊、远程指导等,极大地拓展了应急科普宣传范围,让应急科普不拘泥于地域限制,能够跨越山河湖海,传播到各个角落,扩大了科普的传播范围和覆盖面。

    二、新媒体环境下应急科普存在的弊端

    虽然新媒体在突发事件科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应急科普资源集中在事件暴发后,科普内容出现良莠不齐、资源重复、指导笼统、建议混淆等问题,而且谣言与科普一同传播。

    (一)应急科普出现“一阵风”现象

    各种应急科普资源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集聚而来,急速升温,各大媒体、微信、微博、网站、短视频等平台不遗余力地宣传疫情相关知识,但在疫情控制平稳后,应急科普也随之急速降温。客观上来说,这是根据突发事件实际情况所做的相应调整,为公众提供知识普及和指导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难免给人一种“一阵风式”科普的感觉。XUEHUI学会2021年第2期2021年第2期新媒体环境下的应急科普问题及其对策XUEHUI

    (二)应急科普推送缺乏精准性

    1.科普内容笼统。科普内容主要偏向知识普及、指导措施,各种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出现换汤不换药情况,科普内容出现重复、冗余现象。

    2.科普对象泛化。少部分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科普知识按人群、场地、地区等进行分类,但是大部分都没有对科普对象进行精准细化,所推送的知识、内容都是一般、泛化的,未能真正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

    (三)应急科普内容良莠不齐

    新媒体是一个充满创新、创意的平台,其中不乏精品,但是也出现了科普内容良莠不齐的现象。

    1.科普内容随意拼接。不少新媒体平台从网络上随意复制、粘贴、拼接科普内容,没有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审核、思考。

    2.科普内容前后矛盾。比如一则大致内容为带毛领或绒线的衣服外套容易吸附病毒的“伪科普”,就给公众如何穿衣服造成一定困扰。

    (四)新媒体监管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多、互动强等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部分新媒体门槛低、审核宽松,造成既可以人人科普,也可以人人造谣的局面。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喝酒可以抗病毒”“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新冠肺炎”“双黄连可以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等谣言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本就容易引起恐慌,谣言更能引发系列次生灾害,引发公众抢购双黄连、囤盐、囤醋等不理智行为,加重公众的恐慌和混乱。

    三、新媒体环境下应急科普的建议

    应急科普一般可分为事前科普、事中科普、事后科普三个阶段,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现阶段应急科普主要集中于事中科普,在事件暴发后,科普资源、信息、知识也集中暴发,而事前科普和事后科普则显得比较薄弱,其实,事前科普、事后科普在应急科普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重视。

    (一)应急科普应当依托新媒体做好事前、事后相关科普

    1.事前科普。事前科普是指在重大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之前要有预判。科技工作者通过专业的视角、能力提前给公众带去知识普及、行为指导、防护措施等。

    一方面,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应当要有事前科普的意识和思维,能够预判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发展态势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开展相应的应急科普工作,在灾害来临前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轻受灾情况。

    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要有丰富的经验、知识、技术,才能对突发事件有比较科学、准确的预测和研判。同时,事前科普要有科技、传播媒介作为支撑,才有可能实现。如地震预警,既要有专业的预测仪器,更要有快速的传播媒介,才能将预警信息精准、快速、及时地送到公众手中,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利用电视等媒介推送地震预警信息。

    2.事后科普。事后科普是指灾害过后或事件处置后,针对整个事件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公众感兴趣且关注的主题进行更深入普及。

    一是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后的心理科普。疫情、地震、洪涝等灾害过后的心理科普有助于受灾群众的心理重建,帮助他们尽快渡过难关。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各部门、各单位通过视频面对面、线上讲座、空中课堂、微信、微博等方式开展各类心理辅导、科普心理知识。

    二是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后的疾病防控科普。洪涝等灾害发生后,由于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滋生等原因,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灾害后的疾病防控科普,通过各种新媒体开展相关科普工作。

    三是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发生的原因、结果进行科普,让公众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态势,以及以后的注意事项、防范措施等。

    (二)應急科普应当依托新媒体精准推送

    应急科普的事中科普一般是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发生过程中向公众快速、及时、有针对性地传递事件发展动态、科普应对技能、普及相关知识等。但科普内容应当精准推送,提升科普效果。

    1.科普对象精准化。科普内容要根据科普对象进行细化。推送的科普知识要针对孕妇、老人、学生等不同群体,工地、办公室、公园等不同场合,疫情或灾情严重区域、非严重区域等进行精准推送。新媒体科普应该实现智能化、人性化、精细化,可以监测、识别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区域,满足各方需求。

    2.科普内容精准化。科普内容应从源头进行严格把控,新媒体科普内容的制作可以邀请专家、专业团队来设计、制作科普图文、视频等资源,确保科普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

    (三)新媒体平台应当设立惩戒机制

    谣言的快速传播一方面是公众的科学素质不高,一方面是传播媒体的快捷、方便为其助力,导致“事实还在穿鞋,谣言却满世界跑”。除了对信息进行审核、筛选、过滤,新媒体平台还应当制订严格的审核机制,对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审核、筛选、过滤,减少伪科学及粗糙、冗余信息的传播,进一步遏制谣言滋生、恶意传播的现象。例如对制造谣言、散播谣言、恶意传播的新媒体用户,采取禁言、黑名单、失信用户等约束、惩戒措施,给予使用者警示作用,才能净化网络空间,减少谣言滋生,提升科普宣传效果。

    应急科普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潜在的隐患,我们对潜在的隐患不能视而不见,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措施来应对,进而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应急科普中的作用,提升应急科普的传播实效,为公众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实用的科普服务。

    参考文献

    [1]曹静.做好应急科普“前置”意味着什么[N].科普时报,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