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蜀山镇荸荠生产现状及对策

    何敏

    摘 要:近年来,无为市蜀山镇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大力发展荸荠种植,通过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实施荸荠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荸荠种植规模化发展,并从传统种植向机械化生产转型升级,推动了荸荠产业化发展进程。目前,荸荠生产已成为蜀山镇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特色产业。该文介绍了无为市蜀山镇荸荠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荸荠生产;发展现状;对策;乡村产业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7-0052-02

    荸荠又名马蹄、地栗、乌芋、通天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浅水性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球茎供食用,富含淀粉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其苗秧、根、果实均可入药。中医认为荸荠性寒、味甘、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开胃、消食、化痰、润燥、明目、清音、醒酒等功效[1]。

    1 自然条件

    蜀山镇位于无为市西南部,西与庐江县白湖镇相邻,北与巢湖毗邻。总面积128.89km2,耕地面积4464hm2,水面积918hm2,丘陵及山场面积544hm2。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阳光充裕,水源充足,土壤疏松,地力肥沃,适宜荸荠生长。蜀山镇圩区多,多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圩内水系发达,河渠沟叉星云密布。与相邻的庐江县的白湖镇杨柳圩荸荠种植连成一片,素有“中国荸荠之乡”的称号。

    2 发展现状

    2.1 种植历史久远 荸荠在蜀山镇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粮食匮乏的年代,百姓们用它做菜或者直接生吃充饥。每年春季栽植、冬季成熟,其红红火火的颜色也很喜庆,是春节期间的时令蔬菜。

    2.2 区域种植面积大 近年来,蜀山镇积极发展荸荠这一特色产品,围绕“建基地、兴市场、扶龙头、促营销、树品牌、保增收”的工作思路,将荸荠发展成为蜀山镇主打特色产业。蜀山镇高度重视“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生产,采取政策驱动、资金带动、大户引动的模式,扩大种植面积。2018年种植荸荠1066hm2,2019年种植1133hm2,2020年种植1200hm2。

    2.3 建立生产基地,促进荸荠生产标准化 白湖村和苏疃村是“一村一品”示范村,建立了荸荠生产基地。政府投资300多万元铺设道路、桥梁、沟渠等配套设施建设。农技人员从选种、培育、移栽到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全方位服务,加大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农业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定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向农民推广,既生产出优质荸荠,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精细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模式代替传统的粗放种植模式,使得生态农业的规模效益得以实现。基地与农户签订荸荠种植收购合同,订单农业辐射到周边乡镇,以点带面,带动荸荠种植朝着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2]。

    2.4 加强仓储、冷藏、物流等方面与市场的对接 荸荠具有皮薄柔嫩、不易运输的特点,基本采取边挖边上市的方式,或者加工成为荸荠果芯、荸荠果粉等销售。传统的贮藏方法有叠包贮藏、堆藏、田间贮藏等,主要方法是将带泥的荸荠在仓库中堆放,然后在外面覆盖上一层荸荠大田中的原土,原土可以让荸荠储存时间长一点[3]。有条件的,可以建设低温冷藏库,将荸荠清理干净后放入-3℃的冷庫中速冻储存。为了保持荸荠的新鲜度,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荸荠经营主体进行冷链物流建设。目前正在建设大型速冻冷库,总容积超过3000m3。增强荸荠仓储能力和保鲜技术,提高运输能力,确保新鲜的荸荠及时地运输到市场上,完成与市场的及时对接。

    3 制约因素

    3.1 采收难,人工成本高 目前,荸荠主要是靠人工采收,每天每个劳动力人工成本200元左右,人工成本45000元/hm2左右,荸荠产量30000kg/hm2左右。一般情况下,种植成本还有租赁费、肥料、水电费、人工费等,大约在75000元/hm2左右。按收购价5元/kg计算,净利润在75000元/hm2左右。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大半。

    3.2 深加工产品少 由于荸荠不易储存,一直都是晒干或者去皮销往外地,缺乏深加工技术的引进。而深加工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荸荠果肉可以制作加工成荸荠淀粉、荸荠糖、荸荠糕、荸荠饼干、荸荠罐头、荸荠果脯、荸荠饮料等,荸荠皮也可以加工产品。一直以来,荸荠皮都被直接扔掉或者给动物作为饲料用,现代研究发现,荸荠皮里含有棕色素、抗菌物质和氧化物质,有待发掘利用。

    3.3 品牌影响力不强 “碗红”“大红袍”2个荸荠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局限于初加工产品,向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等大型农贸市场供货,缺少品牌知名度。

    4 对策建议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走“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之路,以市场为导向,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培养荸荠品牌,保护地理标志荸荠品牌,变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兴旺的目的。

    4.1 加强品牌建设 种植优质的荸荠,提升荸荠的品质,除种植本地的荸荠改良品种“大红袍”“宛红”之外,还安排专人去广西引进荸荠新品种“桂蹄三号”“桂蹄四号”等,并多次邀请农科院专家和农大教授来指导生产。创建自己的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做好“宛红”“大红袍”2个荸荠品牌的推介。通过电商销售,直播带货,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活动,品牌化销售,打造有影响力的荸荠品牌,进而形成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荸荠销量。

    4.2 实行种植生产机械化 荸荠生产机械化能改变传统的农耕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针对荸荠采收环节农机具的缺乏,蜀山镇创业的大学生丁年生自主研发的“马蹄采收器”,已经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4-5],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该产品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有望能够普及和推广应用。

    4.3 扶优扶强荸荠加工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是荸荠生产、加工、流通等标准化过程,也是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和应对农产品市场变化的过程。通过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使小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目前,蜀山镇从事荸荠种植、加工、销售的主要有无为县年香马蹄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为县双荠荸荠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为县润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其主要业务内容为荸荠新品种引进、推广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荸荠加工和销售服务,为成员代购荸荠种苗,提供与荸荠相关的技术、信息服务等,实行“公司+基地+農户”的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合作,打造荸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缩短中间环节。着力抓好荸荠深加工项目建设。扶优扶强荸荠加工企业,在融资、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荸荠生产附加值,带动荸荠产业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安居乐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6]。

    4.4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围绕“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提高荸荠的品质,达到绿色农产品标准,在荸荠生产过程中实施了荸荠与水稻、茭白、慈姑、席草等作物2~3年的轮作;加强荸荠病虫害如秆枯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深入开展统防统治、控肥控药等措施;注重引导向绿色农业发展,提升荸荠质量,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荸荠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加大力度监管农药的使用,避免出现滥用农药情况,推行合格证并承诺质量安全制度。通过大数据追溯荸荠的每个生产环节,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使荸荠种植户形成保证质量安全的意识,自觉主动提升荸荠生产的安全性。在荸荠生产中,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荸荠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荸荠生产的后劲。

    5 结语

    荸荠作为特色种植产业,在蜀山镇脱贫奔小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今后要做大做强荸荠产业,提振乡村产业兴旺,达到助力脱贫攻坚的目标,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刘旭,周忠光,安柏松,等.荸荠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0,27(6):10-107.

    [2]陈珏颖,刘合光.产业兴旺应从五个方面发力[N].农民日报,2018-5-12(4).

    [3]张巧,段正华等.荸荠表面泥土对荸荠贮藏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0):209-212.

    [4]丁年生.一种一体化马蹄收获机CN2013103257.6[P].2013-07.29

    [5]丁年生.一种多功能马蹄收获机CN2013103258.4[P].2013-07.29

    [6]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20(5):9-13.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