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的策略探究

    钱永强

    摘要:公民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初中生思想品德的重要维度。教师要基于课本教材和学生实际,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公民认知能力,并通过评价来提升公民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 思想品德? 公民教育? 有效性

    一、基于课本教材,唤醒学生公民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师展开学科育人的有效基石,在公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选择的教材是苏人版《思想品德》,在该教材中设置了公民教育模块,主要包含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等,同时也包含了学生成长中必须养成的公民素质,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平等待人、遵守法律法规等。与此同时,教材中关于国家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公民道德教育部分占比相对较大,而责任意识与权利义务也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展示和呈现,涉及的内容也很全面。由此可知,苏人版《思想品德》的编者十分看重和突出公民教育。

    教师在对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的同时,也应做好扩充和深化,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首先,教师应使学生准确解读公民的真正含义。比如在苏人版《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文中首次提到了“公民”,我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具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并未真正地接触过“公民”一词,所以初次接触就会感觉到该知识点较为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全面地解读公民内涵,讲述公民一词形成的具体渊源、历史及价值意义等,从而使学生对公民一词有思想上的认识和概念上的厘清,并予以认同。紧接着教师对“公民”展开扩充,进一步认识“世界公民”这一概念,认识到自己具有双重身份,即中国公民、世界公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其次,建立平等观念。著名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指出人类存在两种不平等,即自然或生理层面不平等,精神或政治层面的平等。第一种是基于自然形成的,由于年龄、智力、健康以及心理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平等;第二种是由于政治、精神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平等。基于此,平等指的是全体公民的平等,也指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平等。苏人版《思想品德》中阐述的平等大多是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古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恰恰体现出了公民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就法律层面、人格层面而言,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针对社会中的差异应该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公民与政策在法律层面是平等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法律地位是同等的,由此学生就会对民主有了深刻理解。公民是独立的个体,可以主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无论是国家或者是政府,都不能抹杀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使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建立全面的平等观念,并将公民意识内化于心。

    二、基于学生实际,提升学生公民认知力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其思维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学生能通过自媒体等多种渠道了解到相关的公民教育内容。然而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他们的思想、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关于国家、社会中的认知基本是以感性为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初中阶段的公民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相契合。比如在七年级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了“中国门,我的青春梦”。追本溯源,中国梦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共同理想,是深化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团结力的精神基础,由此教师要重视和引导学生树立共同理想,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与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含义。但必须同时注意这几个方面:(1)需要从公民意识角度考虑,共同理想应和爱国主义相契合;有着爱国主义情怀的人,在其内心深处是迫切渴望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学生需要树立爱国主义的共同理想。教师在实践教学之中应把共同理想和国家意识紧密相关联,并融为一体进行教学。(2)需要从公民道德的角度考虑,共同理想指的是公民利用相关方式一起实现国家理想,也是公民表达国家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望。国家理想的实现和公民道德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应该对道德进行合理分层,公民之间的道德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公民和国家之间的道德在金字塔的最顶层。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教师要严格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以公民之间的道德层次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再逐步进行提升和升华,把个人道德与社会、国家相联系,从而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精神,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教师要选择与初中阶段学生生活相契合的案例,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中包含的公民教育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以《认识人生意义》一课教学为例,课文中提出了“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虽然教材中提供了一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经典案例,但是在学生们看来,这些人与自己的距离比较远,感觉很陌生。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贴着地面行走,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多选择与初中阶段学生生活相接近的案例,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感受和体会,从而努力成为一个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此外,教师也把公民教育外化于学生的行动和实践中。

    三、依托多元反馈,实现动态评价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评价模式基本是考试,而该模式存在着许多缺陷与问题。在传统评价模式下,广大教师十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素质等协调发展。采用试卷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公民知识的记忆力、理解力,但是对学生树立公民态度、形成公民素养起到的作用甚微。因此,教师应该在苏人版《思想品德》教学中突出公民教育的务实性、有效性,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优化与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对初中生行为素养和道德素质进行综合式评价,如采用观察、谈话、考试等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有计划的谈话、有针对性的观察、全方位的生活记录,这些能够使教师真正地了解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发展情况,经过仔细、认真地分析与研究,对学生做出准确、全面地评价。在这其中成长记录能够对初中生不同阶段的优秀表现进行全方位记录,如素质提高、爱护同学等,主要采用个人记录,同学、教师以及家长一起参与的模式。(2)实现动态化评价。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所以对其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还需要重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始终坚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在生活中不断进步,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反馈,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地成为合格公民,体会到成为公民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总之,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所以公民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纵观我国思想品德教学实际情况,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模式、评价等都对公民教育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基于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克服不足,解决问题,将公民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将公民身份、公民义务、公民道德等牢记在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道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邵渊.初中思品课堂上公民教育的渗透初探[J].吉林教育,2017(9).

    [3]胡良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应成为初中思品的第二课堂[J].考试周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