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如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摘要】随着课程思政和德育教育在中国各阶段教学中的深入開展,英语课教学中对外来语言文化知识输入的同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优秀传统的认同也应当被纳入各阶段英语课教学的授课内容之中。本文笔者将尝试对跨文化背景下英语课教学实现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和实施必要性以及各阶段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法方面对英语课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阐述和探索,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英语课教学应有的教育目的做出积极的努力。

    【关键词】跨文化背景;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岐东霓(1975.07-),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南阳文化艺术学校,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国际贸易法。

    英语教学不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是英语语言习惯和语言文化的教学,这已经成为英语教育界的共识。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输入,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英语思维方式和英语表达习惯,更好地融入英语交际氛围并使用英语语言技能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语言是一个拥有自身文化价值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然要借助于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在我国,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要解决三个问题:文化自信、国际理解、国际交往。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言的理解、运用、和沟通交往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英语文化知识的输入在英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部分。对外来文化知识的输入和掌握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同样,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则能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更好地实现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和融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名片,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标志。英语教学在进行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授与传输之外,还应在对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和实现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与沟通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融通的能力,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通过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和对中华优秀文化内涵的表达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目的。

    在当前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我国的英语教师对西方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都非常重视。在英语词汇的教学、英语习惯用法以及语言表达方法的教学中,均有意识地融入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语言的表达就是文化的表达与外化,是表达者内在思想活动与外在语言环境的相互碰撞与交融,是语言表达者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知识以及精神内涵和思想意识经过思维梳理与逻辑整合后加以外化呈现的过程,语言的表达展示说话者思想内容和文化特质,并达到与所处语言环境交流融通或者和谐互动的目的。语言沟通除了要兼顾表达对象和沟通环境的文化特点,还应该是表达者自身文化内涵和文化特性的体现和张扬,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实现跨文化的理解沟通与交流。世界交往与合作日益增多,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并彼此牵连与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更多地借助和体现于跨文化间的互动和交往,英语交流中文化的名片和标识作用越来越强烈。成功的跨文化交往与沟通绝不是单一文化的独自表达与呈现,而是交往参与者们各自所代表文化的纷呈表达与体现。在此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以及思想和精神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因此英语教学的过程绝不是单一文化的输入与传授。学生表达技巧与表达方法的培养,不仅要着重外来文化和思想表达习惯的传授,更应该着重于本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入,使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中实现对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吸收,学会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国际发展态势下坚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传承,并具备对世界多元文化的鉴别、识辨和兼收融通的能力和文化推介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中国文化的认同,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英语教学的知识性和工具性的教学目标。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实现中国文化的认同,则需要从授课内容和教师授课技巧方面均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导向的确立和贯彻。下面笔者将从这三方面对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实现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行论述:

    一、跨文化背景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导向的确立与贯彻

    教育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当中的贯彻和体现。教师经过专业的理论和知识培训以及自身思想文化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的意识导向,并将其贯彻实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对教育目标指导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合理而恰当的教育过程必然是合理而恰当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意识导向的贯彻和引导的结果。教师的授课内容以及授课方式、授课技巧、传达信息的出发点和偏重点,甚至传达信息的语言方式包括肢体语言的运用,均受其教育价值观和意识导向的影响和左右。在知识的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越来越归结为对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引领作用。在现代通讯工具不断进步、知识的获取更加迅捷的情况下,教师的知识搬运工作用不断弱化,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意识导向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作用愈发重要。教师对学生课上和课下学习的指导和引领是教育目标和教学步骤的整体实施过程,也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意识导向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贯彻实现和发挥影响作用的过程。确立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导向,对于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尤其重要。无论是英语教学的知识性教学目的,还是英语教学的技能性或工具化的教学目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这门语言,在信息和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的时代背景中,具备沟通交流和甄别信息并加以合理利用的能力。教师确立起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意识导向,才能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才能让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意识导向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向学校教育过程之外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终身进步发挥积极的影响,使学生成为在跨文化背景中具备文化沟通和推介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意识导向的确立与形成应该根植于我国教育政策的整体要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情,服务于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时代需要。将英语教学的目标关注于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认同,放在与推介外来语言文化知识两者并驾齐驱并相互衔接的位置。通过参照和比较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中的辨识能力和融通取舍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交流沟通技能的同时,增强并实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既具备辨别比较和沟通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跨文化背景中拥有民族自豪感和自觉本民族文化意识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交流者、和发展者。教师对中国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熟知程度影响着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对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理解和解构能力,影响着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分析、和分辨能力,影响着学生在对中国文化实现认同感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的内涵特质发扬传承,并在对外沟通和交流中思辨和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自觉意识的形成。由此,当前我国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的确立,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土壤当中,将中国文化的推介和参照放在与英语语言文化的输入和介绍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具有跨文化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并能在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在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并自觉捍卫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中国文化传承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跨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授课内容应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与参照,应当关注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和对照,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经过了一定阶段的汉语母语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以后,中国各阶段教育中的英语课教学为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学习外来文化提供了一扇窗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应是英语课教学中必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在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中对于中国文化的介绍与参照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的比较和对照,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在比较判断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对于相关领域的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进而建立起学生对中国文化更理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例如,在学习英语课文中“父母对子女的爱与付出”这篇内容的时候,除了对中西方文化中父母对子女深切真挚和不计回报的爱进行介绍以外,还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顾和孝道进行参照和对比,以此让学生获得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了解,在比较和参照中建立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伦理道德的认同,帮助学生形成以中国文化为参照解读外来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在跨文化交流中分析、思考、判断和解读的能力。

    又如,在学习中国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时候,除了对其旅游观光价值、中外文名称含义、其中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加以介绍以外,还应当深入挖掘这些历史故事和传说所包涵和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内涵,有效引导学生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进行学习和领会,并掌握跨文化思维中人类共同美好感情和对真与善的追求中相通和共鸣的部分,以帮助学生将其融会于自己的成长学习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当中,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时代感和人文道德情操,在承接和发展传统文化和美德中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如果说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进行西方语言文化的输入是对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要求,那么在为了在跨文化英語课教学中实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则对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跨文化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应着力挖掘和探索中外文化的对节点和参照点,并对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文化异同之处有着教师自己的观点和研究视角。教师应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文化理论指导下,拓宽自己的文化理论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水平,建立起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跨文化思维方式和分析研究方法,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英语课教学中。

    比如,在介绍与中国古代文化时,必不可少地要对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中国古代诗歌进行介绍。这时候,教师对中国古代诗的熟悉和掌握就能够帮助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英文释义做出独到的讲解;如果教师能够再赋予中国古代诗歌富有英语言韵味的诗化和传神的翻译和表达,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言技巧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所表达的中国文化之美,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对中国文化更感性和深层次的认同感,和中西方文化中共通共鸣的追求和表达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有助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中兼具中国文化表达方式和内涵特点的语言交流沟通技巧。

    三、跨文化背景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技巧应在教授外来文化的同时,兼顾中国文化的固有表达特点,使用具有跨文化语言教育特征的语汇、表达技巧、语言交流方式和肢体语言运用,形成兼有中西方表达特色的英语教学方式并培养学生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跨文化语言沟通交流能力

    中西方文化的语言的表达各有其语言方式和表达特色。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课教学对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语汇、授课语言、表达方式、甚至肢体语言的运用等都有别于其他学科。语言教学既要兼顾所教授语言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又要适应跨文化背景语言教学中授课对象的本土文化氛围和语言表达方式特点及沟通习惯。中国文化传统孕育出中国语言的内涵和语言措辞的表达特点丰富多样,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运用也应适应中国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尤其一些在纯英文授课的条件还达不到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语言和授课语言的运用更应适应中国学生的本土文化氛围和表达特点,而不应一味地为了达到英语文化知识输入的目的,脱离中国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语言特点而单纯地追求西方化表达方式,使学生在具有文化割裂感和陌生感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这样,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由于新奇感的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但从长远来说,不利于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中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形成。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中国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日益深入,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中国文化以广博开放的姿态在现代文明中展延伸并发展,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中国语言,包括中国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语言表达技巧,不应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被彻底覆盖。语言的目的在于沟通与交流;学生在跨文化的背景中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是为了跨文化沟通和交流需要。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主体文化意识和文化内涵的表达才是成功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前提。脱离自身文化传统单纯迎合某一文化氛围的语言表达交流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被认为是成功的跨文化语言交流;缺乏对自身本土文化认同感的表达者也不被认为是在跨文化背景中好的沟通交流者。学生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更应通过学习努力成为跨文化背景中中国文化的表达者和沟通推介者。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和标杆,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于学生就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榜样。教师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能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什么才是英语表达的恰当方式。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运用是否合乎语法和表达习惯规则,而且还应通过英语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怎样的英语表达才能在跨文化的交流背景下恰当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内涵表达。因此,跨文化背景中,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要形成包括语言、语汇、交流沟通方式、语言表达方法以及肢体语言运用在内的适合跨文化英语教学的授课语言和授课方式,通过适应中国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特点的英语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建立起在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基础上的跨文化语言沟通能力和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特点的语言沟通方式。这对于实现跨文化背景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培养适合未来中国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深层次的意义。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精神底蕴,是民族气质和精神风貌集中表现的出发点;中国文化具有维系中华民族情感和精神力量的强大张力,对文化的认同感是团结华夏子孙后代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国教育越来越关注于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和教学中实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这一目标应当贯彻在包括英语课教学在内的各门学科教学当中。英语课教学作为跨文化教学的一门课程,是学生了解和学习外来文化和知识的一门工具课程和技能培养课程,对文化的关注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特点和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在英语课教学的跨文化教学背景下,实现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导入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就成为这门课程的必要目标和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分析和判断的视角和能力,帮助学生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质融会于跨文化语言交流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背景中沟通交流的文化解读思维,以及使用跨文化的沟通交流技能实现富有现代感和人文特点的文化沟通、交流、传播、与发展,从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同时,又具有跨文化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新时代建设者和高素质人才做出该学科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龚海平.英语教学中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写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际[J].江苏教育,2018(27): 20-23.

    [2]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3-54.

    [3]KRAM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