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十三五”四川林业脱贫攻坚

    尧斯丹

    抓好六大任务,致力四川88个重点扶贫县林业脱贫,建设促农增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全面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十三五”是林业精准脱贫的决战期。近段时间以来,四川林业厅多次组织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厅领导带队深入20个县的40个贫困村开展林业脱贫大调研,研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林业扶贫攻坚的意见》,编制了《四川省林业扶贫攻坚方案(2015-2020年)》,形成了林业脱贫攻坚的基本框架。

    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以解决林业扶贫短板为导向,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精”和“准”为导向,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培育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态面貌和发展条件,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业,推动贫困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主要目标:到2020年,88个重点扶贫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重大生态问题基本得到遏制,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提高1.3个百分点。林业产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发展效益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农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林业扶贫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基本构建起广大农民群众融入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共建共享格局。88个县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收入达到1700元,其中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200元。

    抓好六大任务促脱贫

    一是建设生态林业促脱贫。实施天保公益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造林380万亩,改造低效人工商品林100万亩,抚育中幼林250万亩,加快推进生态治理。落实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扩大湿地生态补偿范围,让更多农牧民直接受益。协调安排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及天然起源商品林公共管护资金,调整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补助资金和天保工程管护费结余资金支出方向,专项用于聘用当地有管护能力的贫困人员从事生态保护工作,推动贫困人口通过生态补偿脱贫。实施新村绿化1000个。

    二是发展林业产业促脱贫。在具备连片发展空间的适宜规模发展区,新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培育558万亩,在非适宜发展区,发动群众利用庭院和房前屋后空地人均栽植3株特色经济林木。科学利用彩林、红叶、花卉、森林风景、湿地景观等生态资源和珍稀植物资源,建设一批森林公园、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推动其成为贫困地区绿色增长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林药、林菌、林禽、林畜和特种养殖分别新增28万亩、3.5万吨、1280万只、林畜养殖100万头、特种养殖10万头(只、箱)。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促脱贫。以推广技术成果、解决技术问题、提升技术能力为重点,强化林业科技培训和成果推广示范。组织林业专家、技术人员和当地土专家,根据贫困户的科技需求,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示范服务。组织百名林业专家、千名林业科技人员开展培训贫困地区万名林业能人的林业“百千万”科技服务专题,发放各种林业技术资料100万册(份)。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100项,形成100个可推广、能示范的科技推广示范样板,建设林业科技示范村100个、林业科技示范点200个,培育林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建成科技示范基地面积10万亩。

    四是深化林业改革促脱贫。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广以经济林木(果)权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和村级农民互助担保合作社为主的“两证一社”新型林权抵押贷款改革。推动以生态景观评估价值、门票收益等作抵押物申请生态旅游专项贷款改革,积极开展特色经济林保险试点,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合作社形成的森林资源资产收益脱贫新模式。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实现国有林场林区资源增长、职工增收、活力增强、队伍稳定。

    五是完善林业政策促脱贫。以提升农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为重点完善林业发展政策,构建农民持续从林业增收的长效机制。协调将集体和个人所有天然起源商品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协调扩大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范围,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资源使用政策,开展国家三级公益林利用试点,对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符合国家政策的四大连片扶贫地区重大产业项目需要征占用林地的,优先保障供给。优化项目实施方式,允许在集体林地上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由村集体组织农民自建。优化财政补贴性项目实施方式,降低准入门槛,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六是完善基础设施促脱贫。加强国有林区断头路建设、主要景区(点)道路通达能力建设以及林业产业基地作业道路建设,新建林区公路(作业道路)5000公里。在集中连片的木本粮油基地和其他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微型灌溉水方400万立方米。支持集体和个人所有商品林面积大的县(区),建设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在线结算、在线融资等功能为一体的集体林权交易平台,提高林农林木林地资产处置效益。在部分既有适宜推广良种又有适宜建设用地的县(区),建设以核桃、花椒、油橄榄为主的木本油料树种良种采穗圃20处,完善县级林木种苗监管能力,强化林木种苗市场监管。

    脱贫攻坚工作落地见效

    林业脱贫攻坚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各地工作的态度和力度。各级林业部门要切实强化担当精神,狠抓组织保障,强化推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找准切入点。找准林业有效融入脱贫工作的切入点,是确保林业脱贫成效的关键,林业脱贫应在生态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四个方面着力。在生态建设方面,要优化重点生态工程实施方式,使更多群众从参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受益。在生态保护方面,要及时兑现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引导贫困群众组建管护队和防治队等方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增加收入。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要坚持“盘活存量和扩大增量”并举,低改和新造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康养以及林下经济,培植贫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在扩大就业方面,要引导国有基层林业单位采取社区共建方式,积极聘用周边贫困群众从事服务性岗位或季节性工种,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

    二要落地相关任务。近期,按照省领导的指示,省级部门已对照10个脱贫专项方案,将2016年脱贫任务和资金全部落实到贫困县。各地林业部门要树立“对接任务就是对接资金”的理念,按照项目资金来源渠道,抓好与“条条”和“块块”对接,积极争取“条”“块”的共同支持;要重点抓好与同级扶贫、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对接,有效整合农林水等涉农资金和扶贫项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扶贫成效。要算好任务账、时间账、进度账,抓紧将脱贫任务分解落实到贫困村,指导农民做好土地、材料等栽植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抓好工程项目实施,避免因任务落地不及时或项目进度缓慢发生建设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的情况。

    三要抓好生态补偿脱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上月初,曲木史哈副省长指示林业厅牵头制定生态补偿脱贫方案,务必在今年一季度内开始实施。近期,林业厅已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初步思路,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即将报省政府决策。各地应高度重视,及时开展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的岗位设置、人选条件、确定程序、待遇报酬、考核方式等,提前做好启动实施生态补偿脱贫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要突破脱贫难点。从前期调研看,筹集资金难度大、经营发展水平低、有效对接市场难,是贫困群众发展林业脱贫面临的三大难点。未来5年内,省厅将把超过60%的中央和省级林业投资投向88个贫困县。各地也要加大支持力度,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优先安排贫困村,植被恢复费和育林基金用于贫困村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比重不低于60%,同时引导农民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筹集发展资金。在解决发展水平低方面,省厅将开展科技帮扶、技术培训和推广示范行动。各地要指导农民选用良种,抓好低效林业产业基地改造,大幅提高现有林业产业基地效益。要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产业集约经营水平。要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立体林业,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在解决对接市场方面,要加强林产品宣传,引导贫困群众抱团发展,以规模经营应对和拓展市场。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将更多贫困户纳入自身经营体系,或采取“订单林业”方式收购贫困群众的林业产品,或将林产品纳入自身建立的销售网络;引导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网上销售。

    五要完善政策机制。要完善专合社奖补政策,按其带动贫困户的规模给予相应奖补,激励专合社积极吸纳贫困户入社,并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品保价回收全方位服务;完善资金分配机制,将项目资金安排与精准脱贫成效、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植被恢复费和育林基金投入脱贫比例等情况挂钩。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脱贫格局。引导贫困户以人力、林地资源等要素加入专合社、家庭林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让贫困户的资源变成经济效益。吸引企业、社会资金和先进技术参与贫困村的林业发展,形成企业获利、贫困村与贫困户脱贫的多赢局面。引导劳力缺乏或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将其产业基地、林地等生产资料进行托管经营,确保每年获得一定的固定收入。

    六要抓好行业内部脱贫。受诸多因素影响,四川林业行业内部还有一些贫困部位。部分重点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和地方小型采伐企业职工收入较低,属全面小康社会的脱贫对象,卧龙特区两个乡镇仍有124户380人需要继续实施脱贫帮扶。省厅将统筹天保工程改革奖励、国有林场脱贫和生态效益补偿公共管护资金,加大对基层林业单位脱贫投入,抓好脱贫项目的协调。地方林业部门要教育干部职工自强不息,主要靠自身艰苦创业改变贫穷面貌。相关单位要调整优化管理机制,理顺单位及职工的利益分配,下大力气抓好森林景观、林下资源的利用。卧龙特区要主动与汶川县和阿坝州对接,抓紧完成脱贫规划编制,加快完善农家乐和相关旅游接待设施,做好兜底脱贫工作。

    七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林业精准脱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林业“十三五”规划重点内容谋划,落实工作责任,整合要素资源,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做到有目标、有督查、有考核、有问责,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合力推进”的体制机制。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脱贫“第一责任人”职责,既要指挥部署也要亲临一线检查督促,一级抓好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大力总结和宣传林业精准脱贫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点,充分展示林业脱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