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探究

    朱赟 倪盈盈 黄荣丽

    [摘 要]结合中国道家“形质神”哲学理论,对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进行研究,从“形”“质”“神”3个方面探讨浙江省科技文化在繁荣实践、普惠实践和引领实践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形”的溯本清源、“质”的文化渠道和“神”的传承引领,并对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问题进行探究,从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探索公民科学文化测评体系和挖掘浙江科技文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文”化“浙江”,促进科技文化软实力提升。

    [关键词]科技文化 繁荣 普惠 引领

    [中图分类号]G127;G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1-0042-05

    一、科技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当今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已进入“大科学”和高新技术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中,科学技术的身影愈发凸显,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逐渐成为一个高度协同的统一体[1]。当今世界正面临总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与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又进一步增加了各国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的难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现实发展需要为推动各国进行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力的动能,一股通过推进科技文化建设以加强科技创新、抢夺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势头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在全球蔓延,科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为先进的文化样式[3],中国若想在这场竞争之中保持优势甚至领先地位,则必须加快推进科技文化建设,探索构建完善的科技文化体系。

    在科技文化实践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形”“质”“神”三部分,“形”是科技文化实践的基础,是基于多种科技创新物质化和文化本体而展示呈现的,最能体现为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包括各类工具、仪器器材、人工合成物以及技术产品等[4]。“质”和“神”均是科技文化实践中隐性的知识传递和感知,是基于“形”的多种形态和形式,是科技文化实践在社会中期发展形成的一个包含伦理规范、法律规范、组织规范以及政策规范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规范体系。从“质”的维度看,一方面确保科技创新实践中软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本身传播力服务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文化实践进入新阶段,进而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从“神”的维度看,“神”是在“形”和“质”的物质性和氛围性基础上,为科学技术发展起价值导向和推动作用。三者之间存在层层递进关系的同时,也具有相辅相成的融合转化关系,“形”“质”“神”的相互转化,最终实现科技文化融合状态。

    二、浙江省科技文化实践探索

    科技文化建设具有地方性。在传统认识中,科学被认为具有高度的普适性,科技文化也通常被视为一种具有高度普适性的文化形态。科技文化建设的地方性往往容易被忽视。在实践过程中,科技文化建设需要面对具体的地方情境,解决具体的问题,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浙江省作为经济强省、科技强省和文化强省,率先提出“浙江科技文化省建设”,制定了《浙江省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2020—2025年)》,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科技文化建设。

    (一)“形”的溯本清源——科技文化繁荣实践

    科技文化的物质性是基于“形”的呈现,而实践的核心在于突出“形”的本质——科技创新。没有高品质的科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难有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浙江省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與繁荣,形成独具浙江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1.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浙江省推进科技创新实践,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在以“城市大脑”为标志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一代集成电路等“互联网+”领域和以创新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为标志的结构生物学、靶向药物、免疫与基因治疗等生命健康领域,掌握一批事关浙江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加快G60科创走廊建设和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数字科技发展对科技文化实践起到了本质提升作用。

    2.加强科技馆等基础设施科技研究。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以省市科技馆、博物馆为主体,以市县科普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企业科普展示馆、社区科普馆为补充,覆盖全省城乡的科普场馆体系正在形成,不断丰富基础设施中科技文化内涵。但我们也看到,浙江省《纲要实施方案》《科普事业发展规划》都明确规定要在设区市建设一座现代化科技馆,但目前为止,金华、衢州、丽水等市科技馆建设还停留在建成起步阶段,这与江苏、湖北、广东等省已完成市级科技馆全覆盖的现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近几年,浙江科技馆快速发展,科普服务的过程中新兴的科技馆组织模式、PPP参与模式在科技馆体系建设中开始出现。在浙江省级和大城市的科技馆展品、展项设计、预约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智慧化、智能化的建设,如云讲解、数字科技馆、数字典藏、微信公众号、APP等。但浙西南山区部分市、县级科技馆智能化管理水平不高,科技馆与公众之间、展品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水平较低,缺乏顶层设计,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

    (二)“质”的文化渠道——科技文化普惠实践

    普惠是提高公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前提。浙江省以普惠创新为着力点,提升科技文化传播的精准性、普惠性、覆盖面、有效度,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实践中的“素质”是文化空间的核心功用体现,通过科学文化实践带来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教育,在特定空间中,是连接“自身”“朋友”“他者”和“社会”四者之间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驱动器,通过各种科技文化实践中“品质”建构,多维、多态的“质”表现为弱化个体的物化属性,并激发其潜在的文化属性,在空间中催化、发酵、转化、融合、吸收和内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气息满足感,进而实现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1.传播机制联动化。组建浙江省记协科技专门委员会,成立由科学家、新闻媒体及记者共同参与的浙江省科学传播融媒体联盟,促进科学家与媒体人士互动。通过中央厨房的运作模式,组建“互联网+新闻媒体”的融媒体矩阵,推进融媒体联盟向市、县延伸,引导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到科学传播,构建科技界与新闻媒体界互动、浙江省上下联动的科技文化传播新机制,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借助新型媒介传播科技文化,实现全媒体传播。大力推进科技文化融媒体建设,组建浙江省科学传播融媒体联盟,推动科技文化传播体系的纵深发展,促进科技文化传播体系与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自媒体、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2.科技文化素质精准化测评。浙江省基于全国科学素质调查体系进行测量。我国地域广阔、行政辖区多,区域间无论是教育、文化、人口、社会还是经济的发展均或多或少存在不平衡,显然排除语境影响并不是仅仅替换几个问卷中的问题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不能在不同区域文化情境下重构科学素养调查体系,那么测量的价值就只有在国际上的排序了。对于不了解经典米勒体系与新米勒体系的差异,不了解国际上公民科学素质指数情况的一般公众和决策者来说,他们的印象很可能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之差距越来越大,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越来越“落后”。2018年,浙江省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比例达11.12%。根据国际指标测度经验,我国现有测量体系在超过10%后,不太适合新时代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区分度显现。因此,浙江省科学文化素质应该如何测评,是今后科学文化实践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三)“神”的传承引领——科技文化引领实践

    一种文化要引领发展,就必须融入主流文化,发挥引领作用。科技文化实践中“神”是灵魂,包含展“神韵”和“精神”。“神韵”是隐性知识的内化显现,在实践中,展现在民众眼前的是物化的知识,也就是“形”和“质”。而“神”是物化知识的载体,经过几代人“神韵”的沉淀形成“精神”层面的文化基因,并汇聚成科技文化的精神价值,通过科技文化实践中的“形”“质”“神”的外化而散发出来。科技文化实践中,“精神”是科技文化的内在支撑,包含“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最终以“人文精神”的方式得以呈现,见证工业文明演进下科技和文化的变化轨迹。“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回归也必然带给现代科技一些新的思路,转化为现代中国设计和制造的现实生产力。

    1.持续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企业家精神”活动。培育和壮大浙江省创新创业“新四军”,即以浙大为代表的高校系、阿里巴巴IPO后出来创业的阿里系和以“千人计划”人才为代表的海归系,以及创二代、新生代为代表的浙商系,形成创业创新的聚合效应。大力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建设新型创业孵化生态系统,鼓励浙江省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建设公益性大学生创业创新场所,提炼和挖掘浙江特色文化和个性化的“企业家精神”。

    2.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浙江大学生、中学生中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良好氛围。深入浙江省机关、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及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科学家无地界,但不同地区的科学家由于其所在的区域文化不同,造成科学家风格不同。在提及“科学家精神”时,我们通常將所有科学家放在一起讨论,很少会根据不同文化和地区的科学家风格、文化挖掘和总结本地“科学家精神”,这使“科学家精神”在科技文化实践中缺乏地域特色和归属感。

    三、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科技文化发展与新实践体系服务均等性追求差距较大

    在政府与科共体主导的传统科技文化发展实践中,建设科技馆、组织科普活动等是科技文化发展中“形”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这就导致在环杭州湾地区、浙中与东南沿海地区基础设施较完善、活动组织较多的地区,大众可以感受到相对活跃的科学文化氛围,生活在浙西南山区等相对偏远地区的城镇和乡村居民则体验机会较少。虽然传统建设和实践体系已经在单项供给模式下尽了很大努力,但仍带有很强的区域性落差,无法满足全社会对科学文化的服务均等性需求。在需求侧主导的今天,科技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浙江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大问题。

    (二)科学家参与科技文化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升

    一直以来,科学家群体的目标是以促进知识发现和优化为己任,受传统科学共同体价值观的长期影响,浙江省科学家们多认为相比专注科研,参与科学传播一定程度上有些“不务本业”。同时,科学家群体尚未意识到自身在科学文化中占据的重要“思想者”地位,已有的实践很容易局限在科普知识推送层次,忽视了在全社会培育与宣扬科学精神也是自己的重要使命,而习惯于认为科学精神理念只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民众不从事科学也就谈不上有科学思想与伦理文化的要求,完全不把或不太把普通大众视为参与者。由于浙江目前所处的公民科学素质发展阶段,以及前沿科技成果日益快速地进入面向大众的知识供给链,大众辨别优劣科学内容的能力因难以跟上供给速度而亟待培育,亟须由以科学家为主体的队伍承担起以准确、优质科学内容快速服务大众并答疑解惑的新使命,这些都是浙江科技文化发展中“质”的文化渠道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

    (三)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着居民文化生活的行为选择。与城市相比,浙江省农村科学文化受其他文化形态影响较大,很容易形成集聚性。在农村地区,科学和宗教都是影响居民生活的文化方式。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传统文化、迷信、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都混杂在一起,合理、明确地界定传统文化与迷信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导致农民的生态观念薄弱、农村仍存在封建迷信滋生的土壤,农村留守人员的科学素质水平较为低下。不科学、伪科学甚至封建迷信、邪教等行为或现象在浙江一些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在个别人群中还比较突出。这是浙江科技文化传承引领中的典型问题。

    四、浙江科技文化实践未来发展策略

    科技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国家层面科技文化建设正形成热潮,而浙江省科技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探索阶段,需要就重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突破,并采取相应保障措施,不断创新实践,为科技文化建设规划提供经验。

    (一)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科技馆是科技文化建设的基础性设施,是“公众理解、体验科学”的重要场所,是科技文化实践中“形”的重要表现之一。经过长期以来的积累和发展,浙江省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成体系等问题。因此需建设富有浙江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如11个设区市及全国百强县(市)和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县(市)建科技馆;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展示馆;鼓励国家级科普场馆来浙设立分馆;鼓励社会科普场馆向公众开放,加快推进网上科技馆建设,推进科技场馆成体系、呈网状。

    (二)探索构建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测评体系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测量采用的是经典米勒体系。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米勒体系与我国国情的不匹配越来越明显,难以全面真实反映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文化素质中“质”的发展,建议根据浙江科技文化建设实际,结合目前马丁·鲍尔领导的全球科学文化测评工程、PIAAC测评等国际主流测评模型,增加符合浙江省科技发展现状和文化特点的调查问题,对接国际标准,探索更实用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文化素质测评体系。为突出新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将新体系命名为“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测量体系”。

    (三)挖掘浙江科技文化

    科技文化具有地域性,每个区域的“神”有着自身的属性。当前,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正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专门研究中心,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科技文化研究。浙江科技文化实践亟须挖掘浙江文化、浙江实践、浙江精神中的科学元素、科学家精神。一方面在全国科技文化中打造“浙派”品牌、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促進科技文化融入地域文化,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地方教材。

    参考文献

    [1]盛晓明.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科学的文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14-18.

    [2]侯强,周兰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7,33(7):5-10.

    [3]夏雨清,邵献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科技文化建设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8(17):8-11.

    [4]杨慧民.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