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的回音

    周子墨

    熊熊的烈火映红了巴黎的天空,教堂的尖塔拦腰折断,给了大地一个深沉的吻……

    巴黎圣母院,一座七百多年历史的见证者,被火舌舔舐,一半幸存,一半黯淡。

    正当全世界的人民因着这座文化圣殿的没落而痛心悲哀时,一些中国人却在一旁,拍手,叫好:

    “一百多年前,法国人火烧了圆明园,现在他们的巴黎圣母院也被烧了,得到报应了吧!”

    “好解气啊!”

    “真是天意啊!”

    ……

    然而,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不要!

    回溯到一百多年前,当清朝统治者还处在“天朝物产丰富”的美梦中时,“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透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这个奇迹消失的悲痛。他珍惜巴黎圣母院,也为圆明园而控诉。而当巴黎圣母院惨遭大火时,我们又怎能幸灾乐祸?

    还记得几年前的钓鱼岛事件,有一些“爱国者”看见国人开着日系的车,便破口大骂其不爱国,甚至拿着家伙就要砸车,全然不顾车内同胞的性命,仿佛砸了那车,就能打压“小日本鬼子”似的。

    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只是键盘上的爱国,也许并没有那个热烈的魂儿。

    又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投机式的爱国主义。“爱国分子们”总是不失时机的向他人展现他们的一腔热血,还捎带上对同胞“不爱国”的批判,这情景,不就像健美冠军炫耀他那丰硕的肌肉吗?只有肉体上的亢奋,心,或许是漠然的。

    与其打着“爱国”的旗号,外责于他人,不如反求于诸己,内审吾心。

    当年,我们有建造圆明园的能力,却无能保护它。有搜刮民脂民膏的力气,却无力富国强兵。有安于享乐的心境,却无心防备危患。

    而现在,面对着“恍若月宫”的建筑的废墟,我们又做了什么?有争着抢着选一个绝佳位置拍照的,有惊叹它当年应有多华丽的。或许我们应感慨的,是国家当年多么的不堪,我们应探索的,是个人应如何提升自我,来使国家强盛。

    一阵秋风掠过,总要吹落最先发黄的叶子,这个道理,人人应是懂的。

    “不迁怒,不贰过”,或许这才是我们对待废墟,对待历史的一种正确态度吧。

    雨水打在那些石头上,是叮咚的,它,也應叩敲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中学高二(6)班? ? 指导教师:李仁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