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学生不良情绪疏导的个案研究

    王建敏

    智力障碍学生(以下简称智障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是因為其需求未得到满足。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气氛、进行由浅入深的问话、认真倾听并发现学生内心需求、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念等方式,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

    一、案例分析

    甜甜(化名)是一名15岁的女孩,患有唐氏综合征,但言语表达能力较强,爱笑,喜欢音乐,是班委之一。某一天,笔者在课前发现甜甜耷拉着脸,紧闭着嘴巴,还不时地抹眼泪。同学们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什么都不说,趴到课桌上哭了起来,连头都不抬。笔者向班里一位陪读的家长询问是怎么回事儿,但这位家长也不太清楚,只是说甜甜突然就这样了。笔者于是走到甜甜跟前,小心地问:“甜甜,你怎么了?能告诉我吗?”但她依然没有回答。

    这时,教室里的其他学生都在不停地议论。虽然没有问出原因,但笔者十分肯定甜甜不会无缘无故地哭泣。须知,当智障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的表现方式大不相同:有的学生会采用哭闹的方式,但又不说明哭闹的原因;有的则低着头、不吱声,叫他得不到回应,拉他也无动无衷;有的表现得很冲动,与同学打架;还有的破坏欲增强,摔书本、砸东西等;更有甚者,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当智障学生有不良情绪的时候,课堂很难安静下来。如果教师只是严令制止,那么即便这名学生能暂时安静下来,也可能不出五分钟就会再次爆发,而且强度更大,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根本无法安静,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堂秩序很难维持。

    二、不良情绪的疏导策略

    要想妥善解决智障学生的不良情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他们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形成初步认识:学生到底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学生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类型是民主型、放任型还是专制型?学生能否配合教师回答问题?能否如实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目前的环境能让学生有安全感吗?教师的言行会不会激惹学生产生新的不良行为?在对甜甜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分析之后,笔者采用了以下疏导策略。

    1.营造良好气氛,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有效沟通的先决条件是营造良好气氛。所以,要想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感觉到安全与温暖,进而顺利地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笔者示意其他学生坐好,自己则轻轻地搬了个凳子,坐到甜甜对面,双手自然地放在她面前的课桌上,真诚地看着甜甜,轻声问:“刚才你在哪里?”她低着头慢吞吞地说:“国旗下面的台阶上。”笔者慢慢地重复了她说的话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问道:“你在台阶上做什么?”她回答:“躺着。”笔者心生疑惑:大白天的,甜甜躺在石头台阶上做什么呢?因为部分智障学生对于躺和趴是分不清楚的,所以为了确认甜甜到底是躺着还是趴着,笔者在重复了她说的话后,追问:“在台阶上,你是头朝上还是头朝下?”她说:“头朝着天。”由此,笔者确定她的确是躺在台阶上。这个时候,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泪水,逐渐平静了下来。

    2.话题逐渐深入,慢慢探知学生内心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问话,慢慢打开学生的心扉。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活动。

    笔者轻声地问甜甜:“那你躺在台阶上做什么?看到了什么?”她慢慢地抬起头,眼睛也逐渐睁大、变得有神,认真地说道:“我看到了爷爷。”听到这个回答,笔者感到很吃惊。因为甜甜的爷爷刚去世不久,不过在他没有生病的时候,每天都是他接送甜甜上学放学,祖孙俩感情非常深厚。

    笔者继续问道:“你看到爷爷在哪里?他是什么样子?”笔者看到她的眼睛开始瞪得越来越大,脸上的愁云慢慢散去。她已经进入刚才看到的画面中,头歪向左侧,双手合十并贴在左耳旁,略带惊喜地说:“我爷爷躺在云彩上,他闭着眼睛”。

    3.做专注的倾听者,替学生说出心理需求

    智障学生在产生不良情绪后,特别需要有人能够专注地倾听他们诉说。当他们能够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出来时,不良情绪也就得到了缓解。

    笔者继续引导甜甜说下去:“他和你说什么了?”“爷爷说我很棒!”说这话时,她两眼放光。笔者认真地倾听,并点头回应。然后,笔者问道:“哦,那你爷爷穿什么样的衣服?是夏天的短袖还是冬天的西服?”笔者尝试让她说出更多的细节。“我没看清。”她失望地说。看得出来,她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刚才与爷爷相见的画面中。

    聊到这里,笔者已经准确地判断出甜甜想爷爷了。这个时候,笔者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她跳出这个情景,回到现实中来。于是,笔者温和地说:“老师知道,你想爷爷了,对吗?”同时握住了她放在课桌上的手。甜甜的眼睛又湿润了,她点点头说:“是,我想爷爷了。”

    4.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念

    当智障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念,以达到更好的疏导帮扶效果。

    笔者说:“爷爷夸你很棒,是因为你近期表现很好,不仅是学校的国学小名士,还是优秀学生班干部,对吗?”她开始露出了微笑,说:“对啊!我还有奖状呢。”笔者说:“你想不想让爷爷更加开心?”笔者想趁机把她从幻境拉到现实中,回到课堂上,并且恢复良好的精神面貌。“当然想啊。”她认真地说道。笔者说:“那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好不好?”“好。”她爽快地答应了。笔者抓住这个时机,立刻给她传递信念:为了让爷爷开心,要从现在开始做得更好。

    此时此刻,甜甜已经破涕为笑,双眼清明。她双手擦干了脸上的泪痕,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说:“老师,我们上课吧。”看到甜甜的状态,笔者知道甜甜已经真正走出了情绪的困境。

    三、反思

    智障学生,因为有先天缺陷,所以有的不会与人沟通,有的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智障学生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此时,他们更加需要教师的理解与帮助。因此,教师要真诚地接纳智障学生,给予他们无条件的关爱,耐心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需求,适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信念,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促进他们阳光成长。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