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之问出现问题时怎么办

    刘 坚

    昨天我区组织中学体育教师们围绕着教学有效性进行专题研讨,首先由S老师上公开课,课程内容是在提炼广播操动作元素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学会编健美操。从设计意图上,学生在原有的广播操基础上复习部分动作,由教师带领复习巩固后.利用A、B、C、D、E 5个动作自己组合创编一套健美操,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动作,重新组合、创编健美操。其实这节课在前不久地市农村体育优质课评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样是借班教学,可是今天的效果大不如上次。

    课后,在与该校老师交流时,发现s老师忽略了该校已经开始进行新广播操的教学,旧广播操的动作存在一些干扰。而老师在教学过程的观察中,没有意识到这点。再则,发现学生复习旧广播操并不理想的情况下,教师没能通过观察及时意识到教学在预设目标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而是先让学生们通过简单动作完成编操,降低难度要求.教师依旧是按照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地教学。

    当你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你原先的预设出现距离时,该怎么办?教师必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观察,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其次,就是要有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判断意识.要发现学生与自己原先预设之间存在的差距(高或者低);第三,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后,及时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有效变化,达到尽可能接近原有目标的标准(如果预计不足,就提高目标要求)。这里手段、方法的变化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多积累经验对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很有帮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