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罗梦霞

    【摘 要】高職院校的主职有两个:其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将学生塑造成能在某个行业里独当一面的人才;其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德行操守也与自身的专业水平形成对等。传统文化作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对于我国主体文化发展与延续的诉求,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162-0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财富是炎黄子孙绝不可以抛弃与忽视的。学校与老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也绝不可以仅仅专注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想要成为一个完备的社会人才,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丰富自身的人格与道德,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积极的“三观”,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及现状

    (一)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教育资源完全倾向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虽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但是公司对于人才的隐形要求是高职院校没有考虑到的。软性要求虽然难以量化,但是公司里日常工作也不仅仅跟专业技术有关,日常不仅要跟同事合作、跟领导汇报,对外也会有待人处事的要求,这些场合下对员工的人文素养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高职院校并不应该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而我国传统文化里在人文素养上有着千年延续发展下来的宝贵精华,可以说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就是因为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首先,高职院校将几乎全部教育资源都投入到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之上,并不关注人文素养的教育投入,可能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也苦于学校并未提供相关资源以供学习使用。

    其次,高职院校的生源相较于大学的生源来说并不理想,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积累也极为缺乏,顶多说语文课本和补充读物的内容他们熟悉一些,超出教材的范围就近乎一无所知了,这导致了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再次,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不强,加上专业课的难度使得他们对于在校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厌倦心理,一听说还要额外学习传统文化就产生排斥心理,主观上就有抵触情绪。

    二、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宝贵传统文化的延续,是新时代下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再次发扬与深化改造,使其进一步适应当下的国情与社会环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会更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两者相互呼应,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也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个完备的社会人为人处世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这比专业技能的高低更为重要,恰恰高职院校的学生欠缺的就是这部分能力,这部分能力并不好培养,因为不像专业课程有明确的标准可以断定优劣,但是传统文化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可以作为学生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以古人的故事来反思当下自己的行为与处世,相信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国当下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转折时期,这时候社会上的种种矛盾都会以更为激烈的方式展现出来,半只脚踏入社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面对这些矛盾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担忧,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内在不够强大导致的,加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内在心理素质与意志力,将会对他们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障碍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一)立足办学理念,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不能单纯只是口号或者赋予表面的过程,想要高效完成传统文化教育计划,首要确定的就是教学目标为何,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到底会对学生造成什么影响,要设置什么类型的课程,课程最后的考核以什么形势展开,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

    (二)注重课程设置,为高职学生提供文化学习平台。思想政治课程、语文课程并不能与传统文化课程混为一谈,思想政治课程和语文课程虽然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各有侧重,传统文化的侧重是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并不会刻意训练学生的某一部分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不像语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质,在写作和语文文化上面进行提升。

    课程并不一定要以固定教室上课的形式展开,各类活动和讲座同时算是一种另类的课程。可以请一些在传统文化上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来对某个话题进行演讲,范围较小但是更为专注的话题往往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有就是各类学习活动的举办,譬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古代传承下来的节日,有各类文学作品用于纪念这些传统节日,而这些传统节日的演变本身就是有趣的历史。举办一些猜灯谜、花灯会等活动,学生们不仅乐于参与,也能从活动中学习到很多传统文化。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现在高职院校中的老师主要还是以专业技能为主,所以师资队伍的扩建工作也是传统文化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但也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高职教师应该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内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入,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教学应被渗透到高职教育各个环节,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知识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储备,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确保日常课堂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教师也可以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以国学网、国学论坛等为载体,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学生进行熏陶。

    (四)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开放且十分适合交流的环境,一群学生各有所长,如何组织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彰显出来,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首先学校的图书馆要有丰富的典籍可以供学生查阅,因为老师课上所讲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传统文化浩如烟海,老师课程所讲也不能完全解答学生的疑惑,要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典籍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在课下进一步深入学习。

    其次定期需要展开以知名国学家为带头人的学术交流活动,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尽可能让高职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譬如各类经典《大学》《中庸》,其中一些经典的片段单靠学生自己学习与阅读是无法深入理解掌握的,在开放的活动中进行辩论与思考才能正确理解。这些活动也可以以竞赛的方式展开,年轻人都乐于参与比赛,与同龄人竞争,竞赛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走得更远。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教育无论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对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帮助。高职院校需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并科学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划与学习能力,使得在日常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合理穿插安排传统文化课程,并且需要仔细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同时在师资与教育资源上,老师需要是专业的、懂得传统文化的,书籍、材料和文献在允许的范围内也应当尽可能提供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申家星,夏青.论新经济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J].高教学刊,2019,(07):150-153.

    [2]杨伟权.高职院校以汉字为文化育人载体实践研究[J].汉字文化,2019,(05):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