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普适课堂的旨趣与建构

    

    

    

    摘 要 在统编教材视域下,通过设区市的区域教研行动,建构以单元及相应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价值、普适的学习形态与个性化的路径选择、学习过程及阶段结果的外显与评价为基本要素,以目标的精准性、范式的适切性、教学评的一致性和结构的最优化为标准的普适课堂,有利于回应并突破当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评价面临的突出问题,引领市域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回归历史教育的本原,照应历史教育的本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历史教育,普适课堂,市域教研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1-0064-08

    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真正落实、教育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为此,教育部2012年启动了统一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的工作,历时5年,2017年全部完成。按照3科教材3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在统编教材视域下,相关研究与成果日益丰硕。但这些研究中,高中明显多于初中,教学明显多于教育,形式明显大于实质,分数明显重于育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或为研究而研究,或缺少必要降生条件,或缺乏应有普适性,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如何真正切实落细、落小、落实统编教材已经承载着的课程育人价值、功能和目标,依然是一线学校、教师专业焦虑的原点。这既给市域教研留足了空间,又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团队近3年的文献研究与梳理,几乎覆盖了初中历史课程主要内容的市域教研实践探索与反思基础上,我们认为,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依据统编教材,通过照应历史教育本真,回归初中历史课程固有特性,彰显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务本、固本,建构普适课堂,有利于回应并突破当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评价面临的突出问题,诸如:有历史教学却无历史教育,或有历史教育却无历史意识与历史文化,不明白自身每一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常常带有盲目性;把教师讲解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很少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够,解决更少;很少正视学生间差异,或只限于学业成绩上,除布置大量练习和补课之外,缺少其他办法,等等。有助于推进初中历史国家课程的地方化、校本化实施,在建构、评价普适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中,引领广大初中历史教师认清时代要求、获得专业发展、成就职业担当,进而成就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文将从三个维度阐释初中历史普适课堂项目研究的初衷、内涵及市域实施路径,借以反思、交流、改进教研行动,实现其价值的最优化。

    一、教育原点与本真

    历史教育学是历史科学的一部分,专门研究学校和社会中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现象。其中,历史意识是涵盖了个体对于历史的所有理性和情感上的精神活动总和;历史文化则被定义为社会中能作为历史意识的表现被观察到的所有现象的总和。两者共同构成了历史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此为基础,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种能够以历史的视角思考当今世界方向的能力和技巧,那么此时这个适当的方向必须包括同时代的“历史、记忆和遗产的世界”。①于是,引导教育对象掌握最重要的质量标准——一方面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专业学科标准,另一方面是作为一般的社会价值观的道德标准——并独立地把它应用于分析、解释并批判地评价他们周围的历史文化现象,是历史教育的本真和价值所在。

    初中历史教育是引导初中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②这事实上回答了“初中生为什么要学历史(初中历史教师为什么要教历史)”“初中生怎样学历史(初中历史教师怎样教历史)”——理应成为历史教育开始前必须回答,却往往被无视或曲解的问题;突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所固有的重要历史参考价值,而非仅仅作为比一般知识更能吸引初中生的历史情境和装饰,且主要用于死记硬背;强调了以生为本和质量标准的重要性,而非仅仅将初中生作为受众和质量标准考量的对象;诠释了历史教育本真和原点,认可了亟须澄清的通俗历史偏好的客观存在和负面影响,而非仅仅将初中生作为一张白纸,自以为是地绘制出教育者的理解与想象。对初中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统编教材则为初中历史教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源和原点。它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和教师教学用书等。其中,教科书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理念,贯彻了“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按照《课标》对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延绵不断,论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和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充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作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技术、祖国统一大业、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外交往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综合国力的大幅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充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的决定作用。同时,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基本脉络和线索,展现了人类社会在追求进步与文明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取得的巨大成就,论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特点以及近代特别是20世纪以后不同制度、文明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客观依存。从历史发展演进和初中生学习、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既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充分发掘、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理念有密切关联的史事,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评述,凸显出初中历史课程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法治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又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历史时序为“红线”,穿起由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组成的珠子,文字叙述具体、生动,可读性强,还设置了“导言”“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等功能性栏目,或通过诗歌、故事、问题等引出正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选取与教材主题相关的历史事件,具体、生动地叙述有关史事,或选取原始史料,通过典型的、具体的史料,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或着重介绍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的历史人物,或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或设计形式活泼的思考题,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化抽象、概念化为鲜活、灵动,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创新性思维。

    万事已备,只待东风。初中历史教育的美好愿景已经明确且有了可靠的载体。那么,如何基于《课标》,依据统编教材,实现市域初中历史教育的殊途同归与整体达成呢?

    二、系统结构与流程

    初中历史普适课堂,上承国家课程,下启校本化,在市域内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一致性的教育教学标准、共性化的要素、普适性的路径和多样化的资源,冀以成为国家课程地方化实施的支持系统。它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瞄准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初中历史课程的原点,更照应历史教育的本真。

    普适课堂的建构,始于统编教材的学(教),以在理解、认同基础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初中历史课程固有育人功能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势为旨趣,促进市域内不同区、校,不同起点的初中生,以学校、课堂为主阵地,辅之以多样化的历史实践活动,在历史教师基于课程规定和教科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以历史学内容和学术规范为主体内容,初步开展历史学专业学术训练,①获取中外历史基本知识,习得并运用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提高历史文化素质,进而了解、理解、认同历史教育的质量标准,正确考查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由此,普适课堂的建构与评价过程,也成为由非生命载体的知识向生命载体的知识的转化过程,有助于引领市域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评价回归历史教育的本原,照应历史教育的本真,进而实现社会的塑造功能和人的素养涵育功能的并轨行进与默契共鸣。②

    单元及相应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价值、普适的学习形态与个性化的路径选择、学习过程及阶段结果的外显与评价,是普适课堂的基本要素。“三性一优化”,即目标的精准性、范式的适切性和教学评的一致性,以及“三要素”结构的最优化,是普适课堂的重要标准。

    其中,基于《课标》,依据统编教材,参照大单元教学的视野,结合课程具体内容的价值、类型与功能,精准地确定单元及相应课时的核心任务,是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关键环节。基于既定的单元及相应课时核心任务,依據特定起点的学情,确定课堂的类型与环境、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与形式、教与学的主体地位与方式;以阅读对话、建构想象、探究解释为历史学习(教学)的基本形态,以细节引入、问题激趣、任务引领为基本教学方式(学习支架),以“15335”为课堂时空分割的一般参照(“15”是指阅读对话10分钟+规范表达5分钟;“33”是指建构想象3分钟+差异交流3分钟;“5”是指探究解释或巩固训练5分钟);让历史学习真正发生,使学习过程及阶段结果全面、适时地从表象化到具象化、物化的外显,以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为延展,是实现范式的适切性、教学评的一致性和“三要素”结构的最优化的基本路径和保证,也是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主要任务(见图1)。

    我们以《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阐释融合了“三要素”“三性一优化”的初中历史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基本流程及具体操作步骤。

    流程一:课标与教材解读。

    这是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起点,是决定着初中历史教育的方向、落实精准性的关键环节。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与教育素养,在与《课标》、教材的对话中实现共鸣、达成一致的过程,极具难度和挑战。其基本操作步骤有三:一是忠实于《课标》、统编教材,建构出单元、课时的史学结构与学习结构,领会其思想导向与价值取向,明晰其教育价值;二是聚焦单元、课时的教育价值,结合特定的学情条件,整合教材内容,确定单元、课时核心任务,规范表述单元与课时目标;三是依据既定目标,明确教材正文及相关辅助栏目达成课时核心任务中的功能、价值与用法。

    其中,第一步骤中的“忠实于”,强调的是克服经验主义、通俗历史偏好的影响,完整地解读、获取《课标》和统编教材的旨趣与导向,且以大单元教学为基本框架,抓大放小,突出主旨、主干和主线。《课标》中相关本单元的课程内容有4条、教学活动建议2条、课程目标3条,统编教材中本单元包括4课(见表1)。

    基于此,本单元的教育价值可以表述为:在了解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基础上,与原有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制度比较,感受西欧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变化;在了解但丁、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基础上,形成包含了特定时空、内涵等要素在内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念,并由表及里地认识到运动的本质;在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的基础上,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等,形成探寻新航路的概念,通过与“旧航路”的比较,理解“新”的含义及影响;在了解“三角贸易”的基础上,分析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的本质与影响。进而综合经济社会、精神文化、资本原始积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认识到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走向近代。为整体上了解欧洲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理解欧洲文明夯实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结构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图2。

    由此,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及课时核心任务、教科书正文及辅助栏目的选择,可以表述如下(见表2)。

    流程二:核心学习活动方案设计。

    这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面向存在一定个别差异的校情、学情、教情,体现适切性,落实公平性,保障教、学、评一致性,落实单元教育价值的核心环节。对一线教师而言,是发挥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水平、有效服务学生学习的过程。具体操作步骤有二:一是完成学情调研,从校本资源、纵向的学生先行经验与横向的相关课程内容等方面把握单元教学的校情、学情;二是聚焦核心任务,依据学习结构,确定起点、思维台阶与发展路径,设置学习环节,优选细节,精准设问,形成核心任务学习单。

    其中,第二步骤,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普适的学习形态(阅读对话、建构想象、探究解释)、教学方式(细节引入、问题激趣、任务引领),更有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异的课型、起点细节、顺序形式、台阶数量、主体关系等方面的选择性与个性化;突出课堂作为历史学习的主阵地,既有普适的“15335”为一般参照的课堂时空分割,更有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异的各环节时长、侧重、范式与主体等方面的选择性与个性化;注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适时、全面显性化评价、反馈与补偿,既有普适的表达方式(规范的时空方式表达且史论结合,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点答式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反馈与补偿方式(“对核心学习活动生成的预设+课堂观察验证+技术的精准支持”)与一般时间要求,更有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异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组合与时长选择的选择性与个性化。

    据此,形成本单元3个课时各自的核心任务学习单如表3。

    流程三:教学方案设计与反思。

    这是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保障环节,关系到流程一、二能否落实于课堂且修成正果。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是实现由为教而教、为教而学到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转型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根据既定学习方案,形成学习方案的执行方案;二是留白,用于课中记录、课后补偿与反思。考虑到本文的篇幅,本单元各课时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反思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环节教学方案的必备栏目,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与一般意义上的教案类似,但明显不同的是,其定位更强调学习方案的执行、补偿方案与改进预设方案,而非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实施方案;其基本内容更突出核心任务各环节间的衔接过渡,各环节内部的引入细节的选择,学习活动生成的预设、发现与对策准备,更突出各环节内部细节呈现方式(教师讲述为主或自主阅读获取为主)的选择、学习活动支架的数量与时机选择、学习活动生成的外显(发现)方式选择、学习活动中个别差异的发现等。

    市域教研推进普适课堂的建设,需要一个普适的框架和路径。

    三、教研框架与路径

    2016年9月,南京市七年级学生开始使用统编教材。我们立足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9期重点课题“基于新课程文化观的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之研究”、第10期课题“基于2011年版课标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基础,受益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刘克明主任的指导,由课题核心组统领,借力于业已成型的市—区—校三级教研体系,依托4个市级项目组、40个区级项目组,正式启动了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研究(见图3)。

    3年来,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动态关注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通过“5131”教研行动方案,有序推进项目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阶段研究成果。

    简而言之,“5131”方案以学年为时间单位,每学年开展5次核心组专题研讨会,组织1场市级统编教材执教者培训,举办3场项目现场推进会,推出1项市级项目竞赛活动。

    专题研讨会,统筹项目研究,一般每两个月一次。主要包括四类任务:一是理论指导,以研促行。梳理已有认知,分享理论学习成果,总结项目得失,吸纳最新成果,明晰改进方向,完善推进计划。二是典型示范,以行促改。精心研制、细化落实市級统编教材执教者培训、项目现场推进会和市级项目竞赛等项目研究与实践活动,实现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的高度契合,以点带面,引领教学改进,带动推陈出新。三是标准引领,对标找差。研制、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单元学业质量评价量表、《中考指导书》,推进市域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以精准的学业质量评价,促进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要素、内涵及路径的优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成果共享,举一反三。研究、制定、推进《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和实施建议》七、八、九年级分册的研发、编撰与使用指导等专项,配套统编教材,汇集项目研究成果,系统呈现清晰的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路径示范、标准参照与资源样本,并分享、辐射到每所初中校、每位历史教师、每节历史课堂。

    市级统编教材执教者培训,分别面向全市七、八、九年级全体历史任课教师,采用主题报告、案例示范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帮助广大教师更新并运用历史教育学专业理论,宏观把握、整体理解统编教材的体例、特点和教学导向,特别是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中研究、解读、运用并落实统编教材教学导向的基本思路、抓手与方法;通过典型示范与同课异构,解构初中历史普适课堂的内涵、要素与标准,演示、交流、内化针对不同起点学情的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基本操作路径与方法;以市、区项目组为单位,创设新的普适课堂案例,提炼建构与评价的操作路径,引领、带动各初中校历史教研组运用于校本教研与日常教学,并备战现场推进会项目申报或市级项目竞赛。

    项目现场推进会,第一学期两场,第二学期一场,按照既定研究进程,通过自主申报、综合评选,确定现场展示的专题与主体,并列入市域教研大表。推进会以项目组为基本单位,聚焦初中历史普适课堂的基本要素与标准,市、区、校联动,各项目组或展示、或观察分析,呈现、研讨业已打造出的典型案例,以及市级竞赛活动的优秀案例,借以验证、诠释、推广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实践路径与操作标准,积累多样化的适应不同起点学情的个性化学习资源。

    市级项目竞赛活动较丰富,包括南京市2016—2017学年度初中历史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七年级)、南京市2017—2018学年新优质初中历史优秀课大赛、南京市2018—2019学年初中历史普适课堂优秀教学案例展示与评选(八、九年级)。竞赛面向全市,指向现代化初中、素质教育培育初中、新优质初中3个层次,依托市域教研组织与运行机制,发挥市、区学科中心组、项目组成员的种子引领作用,带动约120个教研组,覆盖统编教材6大学习板块,围绕普适课堂的核心要素,对照建构与评价的基本路径与标准,开展课堂教学案例建设、评选,并择优录入《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和实施建议》的相应分册。

    望影揣情,推进“5131”教研行动的过程,是市域教研组织与运行机制迭代与创新的过程,也是普适课堂建构与评价的过程。

    我们借力于师培项目,不断拓展教研渠道、创新教研方式,通过市级综合教研、区际联片教研、校本蹲点教研,提供操作抓手与参照,传导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与品质,诠释了普适课堂的理念、框架与路径,传递了行为改进的流程、规范与方法。随着更为广泛的初中历史教师在项目组的引领下主动参与普适课堂的建构与评价实践,实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普遍认同,创生了大量普适课堂优秀教学案例。其中,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部优课11节、省优课40节,项目组成员还两次受邀参加2016年、2019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年会,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均得到叶小兵教授等与会专家、教研同仁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以此为基础编撰而成的《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和实施建议》丛书已陆续出版。在广泛的实践运用中,市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程评价体系及其价值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彰显。随着个性化学习方案与资源的日益丰富、充实,本研究所追求的“普适”——“无所不在的一致”“处处皆然的恰当”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得到实现。

    小 结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更好地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市域教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克服尚存在着的诸如机构体系不完善、队伍不健全、条件保障不到位等困难,砥砺奋进,方可不辱使命。

    【作者简介】王兵,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初中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及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