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创新模式研究

    张蜀艳 贾金玉 宫健

    [摘?要]通过对科技社团实地调研,结合科技社团自身特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耦合,提出服务优化策略,创新科技社团与科技经济融合模式,更好地实现资源融通、重心下沉,服务行业、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破解科技社团在科技人才组织方式传统,战略支撑力不足,学术引领能力不强,产学融合不紧,国际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推进科技社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科技社团?科技经济融合?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9;G32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9-0011-07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判断[1],为我们深入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实现路径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面对新形势新使命,迫切需要加强对科技社团的政治引领,发挥科技社团的资源吸纳作用,整合各方力量,为科技创新提供精准助力,有效破解科技人才组织方式传统,战略支撑力不足,学术引领能力不强,产学融合不紧,国际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为不断深化科技社团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国家层面的科技经济融合相关政策梳理

    科技经济融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党中央立足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确立的国家重大战略国策,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相关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5年发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发〔1995〕8号)从战略目标、政策、体制、规划、计划等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结合;坚持远期与近期目标结合;坚持科研与科普工作结合[2]。199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给出科技经济融合的实施路径: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3]。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十个方面配套了相应的政策[4]。2012年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5]。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了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特点;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等8项战略任务[6]。《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打造“科创中国”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共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推动“科创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创中国”人才技术培训,集聚“科创中国”海外智力创新创业,开展“科创中国”科技决策咨询[7]。

    从1995—2020年国家层面集中发布的科技与经济融合相关政策不难发现,国家对科技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凸显了科技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核心地位,客观揭示了我国科技与经济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们深入研究科技社团在科技与经济融合中的地位与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二、科技社团与科技经济融合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科技经济融合的概念、要素和机理

    科技经济融合就是把科技发展战略深深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科技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科技经济融合生态体系包括一系列高端科技经济要素的集合,包括人力资本、資金、基础设施、培训机构、教育机构、行政管理、产业体系等。只有当一个经济体中的各个创新要素相互支持和促进、协同并深度融合,创新才有可能持续发生[8]。通过创新主体的对接机制、技术融合机制、创新资源对接机制,推进创新资源聚集,完善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科技经济融合[9]。

    (二)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功能分析

    在英国,科技社团对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多年来,英国科技社团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也呈现持续上升态势[10]。美国科技社团注重与政府的互动交流,作为决策共同体[11],社团是有别于公共部门的非营利组织,用来解决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12],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及自愿性五个特征[13]。德国高度的地方自治意识,使得科技社团的自治性特点突出,地方政府可在属地范围内处理大部分公共事务,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对症治理[14]。我国科技社团服务创新的重点领域,应主要放在服务产业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提高科技社团驱动创新能力上[15]。通过开展专业活动、拓宽资金来源、开放参与渠道、加强学术交流、主动服务社会等方式,提高我国科技社团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16],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帮助地方解决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推广应用[17]。

    (三)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实践研究

    保罗·希斯特指出,在参与国家治理上,非政府组织主要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职能;二是非政府组织自身获得资源从而为成员提供服务[18]。格里·斯托克从责任边界角度说明,政府在进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部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私人部门或者公民自愿性团体[19]。我国学者从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出发,对科技社团提出以下建议:要联系海内外科技社团的特点,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助推人才国际化进程[20];要积极开展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和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建设国家级智库等措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1];以项目为抓手,为政府和企业开展规划和决策咨询服务[22];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丰富学术交流内容和活动形式,承担社会职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用人机制,加大择优资助项目的支持力度,发挥桥梁作用,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23];把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和科技兴企等活动融入市场运作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盘活科技社团工作[24];强化科技社团开展公共服务的政策保障,完善科技社团参与社区治理的评估体系与政府支持,探索建立“四社联动”,促进科技社团参与社区治理,加强科技社团能力建设,提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25]。

    从以上研究可以窥见,学者们对科技社团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实施策略有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但对科技社团“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个核心问题,以及对科技社团自身属性与科技经济融合之间的逻辑关系还缺乏应有的关注与思考,应通过对科技社团实地调研,结合科技社团自身特点,与科技经济融合这一主题进行耦合,提出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创新策略,更好地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促进作用。

    三、科技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科技社团是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学术团体[26],具有智力密集、专业聚焦、学科齐全的特点,是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组织,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知识转化为财富的主要载体,在智力支撑、人才培育、学术引领、公民素质提升、国际合作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交流的有力抓手。但是,长期以来定位模糊,导致科技社团在推动科技创新实践中支撑無力、成效不彰,这不仅不利于科技社团自身的发展,还影响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21],与当前国家高质量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为此,通过对四川省科技社团的实地调研,探寻科技社团如何通过创新科技经济融合模式,更好地实现资源融通、重心下沉,服务行业、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7]。

    (一)公信力强

    科技社团在科技学术领域有着很强的公信力和权威。世界上很多科技社团中都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大师,如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法拉第、波义耳等科学家,1901—2009年,共有186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科技社团会员有132位,占全体获奖者总数的71%。我国的科技社团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的,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吸引和凝聚了大量优秀科技工作者。据2011年数据统计,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797名,其中科技社团成员259名,占全体院士的32%。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715名,其中科技社团成员96名,占全体院士的13%,科技社团的人才优势为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智力基础[28]。

    (二)保障有力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保障,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形成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决策科学、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重点任务是将一些社会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科技社团具有天然的承接优势,一方面,基于历史沿革,从政府管理剥离出来的科技社团对政府相关职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快速融入角色;另一方面,科技社团在以往的工作中与企业、政府、其他社会中介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优秀的人才资源特点,能在政府职能转移中准确把握相关职能的核心意义和关键环节,成为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载体[29]。

    (三)管理规范

    科技社团的主管部门为各地方科协,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科协编制由组织部确定,属于同级相关主管部门管辖,这决定了科技社团不可能像企业一样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还必须兼顾一定的公益性,对于一些利润不高,或者根本没有利润的政府职能承接,科技社团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另外,在科协的统一领导下,科技社团管理制度较为全面,能对市场化行为进行一定的制约和规范,为政府职能转移后社会的安定、有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运作灵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市场化运作已成为科技社团发展的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科技社团逐渐脱离原有挂靠单位,在增强独立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服务功能,呈现出更加社会化、市场化和灵活性的特征,科技社团高效率、创新性的特点不断提升。通过市场手段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用价格机制实现要素合理配置和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可以有效激发企业主体的创新力,运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商业逻辑”或“游戏规则”,可以重塑科技体制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资源集聚

    科技社团拥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会员一般是由某行业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或个人构成,具有汇聚行业内各种资源的特点。一方面,科技社团可以通过沙龙、项目合作、产学研融合等方式,将企业内优秀技术人员和高校、科研院所内具有前沿科技视野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着眼于行业中的高端产业,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提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产学研主体在合作过程中,作为第三方的科技社团可以很好平衡各方利益,将产业精细化、规范化,规避恶性竞争、低价销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链,最大程度发挥人才和物质资源特点,成为吸引优质资源集聚的高地。

    四、科技社团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创新策略

    从科技社团服务的发展规律来看,科技社团的发展重点应放在服务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公众和服务科技资源互融上来,基于科技社团的自身特点,与科技经济融合进行充分耦合,提出恰当的服务优化策略,推进科技社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一)增强学术引领能力,创新科技人才吸纳模式

    科技社团具有吸纳科技人才的天然属性,在促进知识流动、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但现实情况是科技社团学术规范不完善,学术引领能力不足,科技人才吸纳模式陈旧,对科技人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而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如何在原有科技社团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参考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创新科技社团人才吸纳模式非常重要和必要。首先,科技社团对于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主要是在利益获得和情感依靠两个方面。利益获得方面,需要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利益获得与科技社团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企业的需求为抓手、以技术转化为手段、以促进学术界行业内的科技人员互融互通为目的,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互惠互利,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帮助科技工作者用知识获得利益;情感依靠方面,需要着力增强科技社团荣誉的社会认可度,完善学术规范,提升学术引领能力,与组织人事等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通过科技人才评审评奖、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技能大赛等方式,使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获得高级职称、科学大师等荣誉称号,打通利益和名誉之间的隔膜,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融通螺旋上升的良好氛围,使科技工作者能在科技社团感受到关心与爱护,产生情感依靠,从而大幅提升科技社团吸纳人才的能力。

    (二)提升产学研融合能力,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科技社团与产业的结合,已经从松散的技术经济联合体转变为联系紧密的科技创新联合体。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社团从面向特定技术的“定制型”技术服务,转变为面向产业发展的“公共型”技术服务;从服务方式来看,科技社团从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外生型”服务,转变为深度参与企业创新的“内生型”服务;从创新阶段来看,科技社团服务创新模式从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转变为协同创新模式。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打破各产业间的原有界限,着力建立科技社团联合体和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在原有创新单元的资源局限和路径依赖上实现突破,将特定技术输出方转变为提供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的市场主体,依靠联盟成员的协同创新,在重大学科建设、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问题上寻求突破,与产业结合发展成联系紧密、定位明晰的科技创新联合体。

    (三)提高科技资源融通能力,建设具有國际影响力的知名载体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资源国际融通、创新创业国际合作,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和新的动力引擎,科技社团作为国际学术会议交流重要的组织者与筹办者,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技术创新国际化的中转站,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积极与国外著名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产业园区、知名专家等合作共建,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合作通道,深度嫁接优质科技资源,加速创新资源全球化布局。鼓励条件成熟的科技社团在境外以投资、购买、合作等多种方式设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基地,直接利用境外高端人才、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等创新资源在当地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其次,坚持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产业发展导向,通过集聚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引入高端资源,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打造全球研发峰会科技交流品牌,不断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大力推动创新国际化载体建设。

    (四)强化社团自身发展能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

    在科技社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科技社团需要关注的核心点,只有在制度健全完善、监管有序规范的背景下,科技社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一是建立健全科技社团管理体系与生态系统,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提高科技社团之间的合作效率;以“精细管理、精准施策”的理念为指导,实现科技创新政策的精准化服务。二是按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资源分配,统筹科技资源,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团体管理制度,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一个完善的体制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市场、文化、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专业化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创新线上线下技术服务新模式,助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形成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科技服务工作氛围,使创新活动得到政策鼓励,使创新行为得以有效激发,使创新主体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的积极氛围[30]。

    参考文献

    [1]王泽强.推动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肥东县为例[J].理论建设,2020,36(1):61-6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发〔1995〕8号)[Z].1995.

    [3]李文江.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安排[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3):59-61.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Z].2006.

    [5]郭兴华,李正风.从开放式创新看科技中介机构角色演变及政策选择[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3):5-8.

    [6]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Z].2016.

    [7]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N].科技日报,2020-04-10(001).

    [8]郭万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愿景[N].深圳特区报,2017-07-03(A02).

    [9]韩春民.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的技术融合机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0):24-28.

    [10]Alock P.New Policy Spaces:The Imapct of Devolution on Third Sector Policy in the UK[J].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2012,4(2):219-238.

    [11]Peter M,Haas.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92(1):1-35.

    [12]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魏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4]赫尔穆特·沃尔曼,埃克哈特·施罗德.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主要传统与现代化的趋势[M].王锋,林震,方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俞学慧.科技社团服务创新的重点领域与主要模式探究——欧美创新经济体科技社团服务创新的启示[J].科协论坛,2014(8):10-13.

    [16]雷崇鸽,尚智丛.开展政策咨询,提高科技社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美国物理学会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7,17(7):134,137,156.

    [17]刘春平.从技术经济联合体到科技创新联合体——改革开放40年科技社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历程[J].学会,2019(2):35-40.

    [18]Paul Hirst.Associative Democracy:New form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overnanc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5-6.

    [19]大卫·马什,格里·斯托克.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陈惠娟.“海智计划”助推人才国际化进程[J].学会,2014(4):31-33.

    [21]韩启德.科技社团如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J].科协论坛,2013(6):2-4.

    [22]林方雄.以项目为抓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C]//重庆: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0届年会论文集,2012.

    [23]张青春.充分发挥工科学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J].学会,2009(11):55-58.

    [24]史建国.开展科技活动发挥科技社团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J].科协论坛,2006,21(3):24-25.

    [25]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群团工作助力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调查与思考[N].四川科技报,2019-12-07.

    [26]洪丽君.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11.

    [27]福建省学会研究会.中国特色科技社团科技评价体系研究[J].学会,2009(12):24-36,64.

    [28]张怀艺.国家治理视野下科技社团服务的主体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

    [29]赵勇,彭树堂,刘晓勘.浅论科技社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功能作用——北京上海科技社团创新发展思路探讨[J].学会,2007(8):11-15.

    [30]张为付.以科技创新国际化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N].南京日报,2019-03-20(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