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律动 拥抱学生发展

    李灿

    一切生命体在适应了宇宙和大自然的时空节奏后,在生存本能的运动过程中,都会形成有规则的呼吸、脉搏和肢体运动等行为,并带来意识的进化,这就是“生命律动”。艺术情感表现的本质在于揭示“生命律动”,而艺术教育哲学思维与艺术实践活动理念亦基于此。在此,笔者将从技能掌握、智能开发和人格培养三个方面讨论在初中艺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感悟。

    一、肢体“舞”动:强化艺术体验,积累艺术语汇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具有热情好动的性格特点,体态律动是迎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有效学习策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结合初中学段肢体语言的发展目标和所在学校学生的艺术表演现状,将体态律动分阶段、分层次地贯穿于学生的多项艺术实践中。

    一是日常教学中的体态律动。由于生命体的本能能够在情感自然表现的艺术实践中得以呈现,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有效模仿,积累感性经验。如在六年级“兄弟民族的歌舞音乐”单元中听赏《嘎达梅林》《桔梗谣》《阿细跳月》时,可鼓励学生模仿藏族、朝鲜族、彝族的典型舞步,在竖笛吹奏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声势律动感受节奏的起伏。又如,在九年级的“创造与拓展”环节,可鼓励学生对《卡门》的经典选段进行肢体动作创编,对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进行歌舞演绎等。

    二是拓展课与社团活动中的肢體舞动。有些学生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强,可为他们提供专项拓展课如芭蕾舞等,不断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有些学生对某种特定的舞蹈风格兴趣浓厚,则可通过社团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讨论和施展的空间。这种分阶段、分层次的“点、线、面”式互促互进,帮助学生打通了课内外肢体语言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强化了艺术体验,为艺术表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任何艺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大脑意识、肢体语言和感觉器官的协同,肢体舞动亦然。这种源于生命体最深处的震颤,促使教师系统思考“核心素养—课程—阶段—应用”的过程,促使学生发生“知识应用—热情与兴趣—价值观—自主学习”的行为改变。学生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在“心”“意”“象”的相互协调下,经由肢体律动的实践,积累了艺术语汇,体验了表达的快乐,促进了艺术表现力的发展。

    二、思维“跃”动:关注艺术创造,践行校本课程

    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人变得更有创造力,而不必考虑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载体,如校本课程“一个人的乐队”。该课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学校的硬件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一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课程包括探索音响、曲目改编、乐队编创三个阶段,以音乐创编为主,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强化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特别是第三阶段,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构想—实施—反思—再创造”,突出了对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全面性的培养,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拓展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二是以艺术审美为原则。在实践中创造,需要“奇思妙想”而非“胡思乱想”,而这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是否以审美原则为指导,让艺术创作建立在规则之下。从艺术审美的本质来说,音乐的行进过程是情感展示与变化的过程。学生对“乐队”节奏律动的抒写,创造性地表达了个体的内心情感与精神世界。个人乐队音响中的动态旋律和纵向和声,折射出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和初具主题意象的艺术构思。

    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达到育人的目的。创编乐队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电子音乐丰富神奇的表现力,体验到简易音乐创作活动的过程与方法,认识到现代技术与音乐艺术的互利关系,从而更加直接地激发了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兴趣和艺术创造力。

    三、心灵“感”动:甄别戏曲行当,丰富艺术认知

    艺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审美立德、实践立行、文化立身”。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彰显艺术学科的人文属性,让艺术作品的课堂解读更有深度呢?在此,笔者将以系列教学“行当”为例加以说明。

    1.通过“行当”洞见戏曲

    “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程式性特征。看似简单的“生、旦、净、丑”四大类,其实是对众多人物角色充满生活体验和艺术经验的高度概括,男女老少、好坏忠奸都被包括其中。“行当”教学能深入浅出地将成千上万个“人”的眉眼和面貌较为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引导学生“看戏”

    一是利用数字化的网络环境呈现教学内容。如借助HDMF WIKI平台,发掘多种多样的戏曲资源;利用多台iPad,使学生能够共享学习资源,自主选择、调度资源,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利用好资源,拉近学生与传统艺术的距离。新型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触屏点击、资源选择、同伴交流和思考对比的过程中,发现戏曲文化的闪光点,聚焦“人”的共性与个性,学会如何分辨“人”。

    二是以“专题研修”课的形式突破教学重点。将“戏曲行当”作为单元主题进行系列教学,利用eClicker软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判别人物行当。学生在一次次的“查阅、甄别、答题、反馈”中,提升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一次次的思辨中,感受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人间悲喜。

    系列“行当”教学坚持音乐性、人文性的学科特点,遵循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原则,以行当洞见戏曲。探寻数字化环境下的戏曲魅力,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也是实现艺术教育人文主义理念的有效途径。

    艺术课程依据人文主题而设定,艺术学科具有人文属性,艺术教育同样需要人文精神。广大教师应以打破局限性的“大艺术”作为初中艺术教育的学科定位,把艺术活动作为学生交往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肢体舞动、思维灵动和人格跃动的生命律动中,师生共同构建了以艺术学科为基础的智能结构——将发扬艺术学科精神、探究艺术学科理论、掌握艺术学科技能融入生命成长的过程;用“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建构起立体的思维模式,以此造就秉持人文价值观与充满生命活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责任编辑 ?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