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时梦芳 肖芳

    [摘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进一步广泛和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研究情况,进而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2-0040-05

    自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科学命题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十八大以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三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实现路径、经验等方面。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王迁、邓淑华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理论宣传教育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统一[1]。孙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让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目标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方向就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2]。孙莉萍也赞同这一观点[3]。姬海涛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三层涵义:形式上,它是一个涵盖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双重辩证结构体系;内容上,它是一种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现实的政治生活上,它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历史性转变[4]。

    通过不同视角的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使人民群众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付诸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学术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读。多数学者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里所提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特指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以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都可纳入其中。

    如果在“当代中国”的角度来理解,就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毛泽东思想。这是从广义上理解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两种解读虽然角度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范围上的大小不同。在现阶段,我们要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朱颜、薛忠义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统一。静态是指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所运用的理论;动态过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5]。孔朝霞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两个基本概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本身,大众化是目的。因此,她认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过程[6]。单国杰进一步指出对于这一命题,应从十八大的具体语境出发,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进行分析[7]。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界定,目前理论界还存在多种观点。但对于其本质,学术界并没有根本分歧。普遍认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

    (一)“包含”说

    王学荣认为:“中国化”蕴含着“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意蕴,而“时代化”和“大众化”本身亦是“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其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其根本目的[8]。陈德祥也赞成这种观点,并强调实践从根本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统一性[9]。

    (二)“统领—路径”说

    杨荣、丁玉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键,是统领“三化”问题总原则、总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是两个基本路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和保证[10]。

    (三)“核心—关键—基础”说

    孔德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同一主题的三个不同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关键,是展现中国化和大众化科学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11]。

    (四)“一主二从”说

    韩庆祥指出马克思主义“三化”既包含马克思主义与“三化”之间的关系,也包含“三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三化”是“一主三基”: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是“主题”,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三种“基本”途径。而“三化”之间是“一主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主导”,时代化和大众化“服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時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因此,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三者的整体全面推进、深化协调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

    李海洋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人民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这一主体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3]。大众化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只有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激发大众的主体性。因此,仲彬进一步指出:大众化将使马克思主义贴近民众生活,从而更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14]。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陆发玉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群众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显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15]。刘洪森、田克勤进一步指出,我们引进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中国化、大众化,目的就是为了使其能够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与改革开放的实践融会贯通,从而构筑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16]。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王恒兵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能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17]。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陆发玉认为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教育、指导群众,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15]。王心月也强调我国在现阶段能够发展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人民大众,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18]。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一)一般路径

    唐伟锋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宣传,更需要改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传播环境[19]。周蕴蓉认为以民生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切入点,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20]。蔡娟则强调群众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生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认同[21]。

    (二)不同场域角度

    1.城市社区

    陈媛、韦汉吉指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社区文化社团存在发展的文化空间构成社区文化社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语境、政治语境和文化语境,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22]。

    2.农村

    孙秀芳、彭恩胜提出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改变农民小康水平的初始性、占领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阵地等,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23]。林岩强调在理论层面要以农民的理论需求为导向,建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在实践层面,以农民的需求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动力,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24]。钟小林、钟瑞华提出农村党组织要以学习型建设为契机,提升引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能力;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创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环境;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25]。杨帅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认为应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方政府要充分支持大学生村官的理论宣传工作等[26]。

    3.高校

    范小强、马宁认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构建三大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师生互动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配合机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机制[27]。李庆华认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认同的主渠道作用,突出教育的个性特点和层次化,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认同[28]。

    4.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书军和杨云、郝慧婷分别以四川民族地区[29]和青海藏区[30]为例,提出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民族干部等路径,推进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不同视角

    金晔基于传播学的视角认为:可运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合理设置学生关心的议题、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实现传播方式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根据“把关人”理论健全校园媒介监管制度等[31]。陈红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彰显理论价值的本体性,增强大众化的针对性,拓宽大众化的渠道[32]。张凤则从文化安全的角度着手,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33]。

    五、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一)关注大众的现实需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徐稳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立足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利益需求,关注个体利益和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34]。杨金海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在当今激烈的思想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更充分地体现人民主体地位,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35]。

    (二)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和党的中心任务相联系

    杨圣琼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推动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关键因素[36]。王娜、徐永军强调党在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是围绕一定的中心任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始终和党的两大中心任务——“站起来”和“富起来”相联系才有价值。因此,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人民大众“富起来”而进行[37]。

    (三)立足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杨圣琼人物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首要的理论前提[36]。徐稳进一步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具体分析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34]。

    (四)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坚持内容的通俗化和形式的多样性

    杨金海认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理论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从事理论创作和宣传普及工作[35]。王娜、徐永军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内容的通俗化和形式的多样性,有效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37]。

    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纵向历史性研究及比较性研究。目前学术界大多是对“当代中国”这一特定时期进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研究只停留在思想表述上,而且还鲜有人将视野从“当代中国”拓展到“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很多学者只是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研究,缺乏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性研究。其次,强化实践性及可操作性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经,多数学者只是从理论层面进行论述,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最后,需要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视角进行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综合借鉴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视角,多维度的进行研究。总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必须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惟有如此,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迁,邓淑华.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功能和目的的新认识[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2).

    [2]孙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论坛,2013,(11).

    [3]孙莉萍.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06).

    [4]姬海涛.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内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02).

    [5]朱颜,薛忠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与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13,(09).

    [6]孔朝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内蕴与实现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7]单国杰.实践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素[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1).

    [8]王学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再探——兼评学术界两种流行的观点[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03).

    [9]陈德祥.马克思主义“化”之辨析—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关系[J].学习与实践,2013,(10).

    [10]杨荣,丁玉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6,(02).

    [11]孔德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整体思想的主要内容[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04).

    [12]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3).

    [13]李海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14]仲彬.新形势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J].学海,2013,(03).

    [15]陆发玉.十八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14,(11).

    [16]刘洪森,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17]王恒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人民论坛,2015,(14).

    [18]王心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19]唐伟锋.改善社会风气: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J].理论月刊,2014,(01).

    [20]周蕴蓉.关怀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6).

    [21]蔡娟.群众至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生动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22]陈媛,韦汉吉.论社区文化社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语境[J].学术论坛,2015,(11).

    [23]孙秀芳,彭恩胜.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24]林岩.当代中国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进路——基于农民价值主体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5).

    [25]钟小林,钟瑞华.农村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

    [26]杨帅.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提高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2013,(10).

    [27]范小强,马宁.从三个维度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

    [28]李庆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学生思想认同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

    [29]张书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毛澤东思想研究,2014,(01).

    [30]杨云,郝慧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以青海藏区为例[J].学理论,2013,(26).

    [31]金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研究——基于传播学的考察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

    [32]陈红娟.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03).

    [33]张凤.文化安全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01).

    [34]徐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教训[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35]杨金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前线,2013,(08).

    [36]杨圣琼.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J].党政论坛,2013,(04).

    [37]王娜,徐永军.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01).

    责任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