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刘平

    摘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及时总结新经验,开辟新思路,运用新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形成新队伍,开创新方法,构建新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模式创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及时总结新经验,开辟新思路,运用新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和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加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社会道德的失范、价值观念的变迁,会造成个体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大学生活中又面临着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再加上周围成长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功利主义的思想日趋严重,社会公德比较淡薄,个人道德修养不足。

    (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带来冲击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以其传播信息的广泛性、快捷性、开放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广大高校大学生。信息网络化使大量与社会主义理论相悖甚至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通过网络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行为选择,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冲击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已有成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大为增强。

    (三)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效果弱化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针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这个兴趣广泛、性格各异、思想活跃、易变多动,同时又具备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而言,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模式与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效果弱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把“以人为本”提高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的高度。“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始终的根本宗旨,也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题。以此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力量都要实现相应的转型以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

    (一)教育内容由知识教育型向信仰教育型转变

    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人自身的道德意识、人对社会的认知及增强人的道德情操为依归,但是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自觉性,忽视了人是在自我实现的前提下进行道德选择的,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观,所以,从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 促进人与社会和谐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对自身之外的物质或者精神的信任和依赖。在信仰中,人摆脱了的实在的困苦和困惑,获得了精神宁静,实现了对自身和生命的超越。知识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与把握,信仰是人对于自身的把握。知识教育的本质是人改造世界为己服务,信仰教育的本质是人获得幸福。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信念通过知识教育的途径灌输给教育对象, 使教育对象理解、认同、接受, 最后升华为信仰而成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1](P.98)从而实现由知识教育型向信仰教育型的转变,以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提高人的自觉能动性。

    (二)教育方式由单一灌输式教学向渗透式教学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不能仅限于传统教育方式下的单向灌输,而要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单一灌输式教学,虽然能够收到对人熏陶,提高人的认识水平,甚至形成信仰的效果,但是,由于大学生思想情况的千差万别,以及灌输忽视人的自我认识发展,已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而专业教育、文学艺术、习俗礼仪、文化娱乐等各种非政治手段在培养大学生政治观念、态度和行为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运用间接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各种非政治的手段对人们的政治观念、态度和行为发挥潜移默化的“渗透型”影响的过程。鉴于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变单纯的“灌输”、“说教”做法,从“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融人到大学生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应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教育力量由思想政治课堂向全校各部门各学科各专业转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专门化的、课时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与其他课程无关,与校园文化、寝室文化无关,与学校制度无关,成为一种排他性的“专业”。忽视了思想政治是最人性化的,是所有专业人才都应该热爱和掌握的东西。主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机构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学科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现身说法,自有思想政治专门教育不能触及的效果。因此,应该是思想政治专门教育强根固本,其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遍地开花;思想政治专门教育是灵魂,其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渗透;思想政治专门教育是改变,其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是达成。所有学科互相支持,资源共享,共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三、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基于上面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可以构建起一个新时期的全员化多层次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模式的构建

    为了实现教育内容的转变,必须构建一个新理论体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来看,《原理》着重树立人的正确世界图景,了解社会主义理想的必然性;《概论》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纲要》探讨中国是如何与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基础》课则培养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意识,[3](P.182)以上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部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是教育者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说服教育进而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教育方向的同时,注重提取符合大学生实际和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话语作为重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契机。所以,辅助部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在各自专业基础课程上体现出来,例如大学语文课可以从文学语言的角度进行三观熏陶;大学体育与军训可以从磨炼意志力角度来进行三观熏陶;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经济能力着手,从中了解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提高处理经济事物的能力;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可以从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力入手,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科学的信仰是主体获得自身、获得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后的产物,所以要以思政课为依托,各专业基础课为支撑,重组构建立起全方位全覆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新体系,引导大学生协调其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最终达到自觉的道德境界, 树立科学的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模式的构建

    广泛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大学生主动意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辩论,提高大学生对于时事把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培养大学生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让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碰撞;开展军训与义务劳动,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融洽社会关系,完善道德意识;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系、班级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等,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使大学生主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加速大学生主体的成熟过程,缩短其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总结思想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改革课堂教学,形成适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互动式思想政治课堂。

    (三)思想政治教育新力量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渗透的科学伦理、专业伦理与教学伦理,管理服务人员在工作作风中外显的责任感与信用感,都对大学生道德孕育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只有在广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格局中才能实现。鉴于以往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为政,思政课主要是为政府服务的,其他课程才是为大学生自己服务的情况,需要建立大思政队伍。领导机构为学校党委,管理结构为从事思政课教学的系部、学校学工处、学校团委,人员结构为思政课教师、其他教师、相关学生工作负责人、各级辅导员、大学生社团等。互通有无、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此基础上制定《思想政治工作中长期规划》。

    综上所述,全员化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在其转型实践中被广泛认同,有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最终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沫.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体性视阈[J].北京 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马凤歧.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赵磊.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J].学理论, 2012,(7).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