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探究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新的要求。努力将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对象,全面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做出贡献。在语文的学习和发展中,需要深入贯彻新课改中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学生的语文教学。在综合巩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

    【關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097-02

    【本文著录格式】吴志娟.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探究[J].课外语文,2021,20(10):97-98.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

    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语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了良好的语言组织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语句,进而提高语文理解力。在语文的学习中,需要有语言的同感能力,才能理解他人在文字背后的真正的含义。拥有良好的语言构建和应用能力,可以构建出优美的词句,帮助完善语文作文的构成,丰富的句式结构是语文写作中的加分点。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丰富课外拓展,拥有完善的思维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会做到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更高层次的思考问题的真谛。思维的不断发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的高度和力度。将目光不仅仅放在眼前的事物上,而是可以展望未来,或者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哲学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有更高维度的立意。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盲目跟风。学会欣赏美的事物,欣赏美的文章,只有学会了欣赏美才能更好地创造美,才能在美的领域有所建树。作为学生没有美感,就容易丧失基本的欣赏力。学生学会欣赏美之后,才能发现美的特点,从而转化为自身的美感。在已有的美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美,而不是盲目地使用他人的美的作品来填充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就会显得十分的僵硬无趣。只有将美转化为自身的美才能更好地创造出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历史的传承中,作为文明古国有很丰富的文化传统,学生要学会在历史中淘金,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历史文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加以研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修养,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发扬悠久的历史优良传统,理解历史中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并且做到引经据典,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一)关注文章结构布局

    学生要学会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学习优秀的写作方式。观察优秀的著作中的叙事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结构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积累。有些优秀的文章会在一开始直抒胸臆,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通过不断地阐述,来完善自己的论点,说服力极强。有些文章慢慢阐述,不断地加深思想层次,达到最后引出主题的效果,能极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有些文章则会采用倒叙的方式,多线并行,有助于加深读者的印象,引发读者的思考。不同的文章结构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加强不同类型的文章的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多种写作方式,可以根据行文需求挑选最适合的写作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夺得高分。

    (二)关注文章中的语言特色

    文章中的优秀的行文方式需要学生加以学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能提高文章的趣味性,描述的方式能让读者如临其境,抒情的方式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议论说明的写作方式适合议论类文章,不断深入地强化对于中心思想的论证。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利用象征的叙述,能隐晦地表达出作者的想法,却又不能一眼看出,在探索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中,不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用他人的语句或者实例,不断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丰富了论证层次,帮助学生更好地证明观点的准确性。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多用于古诗词,诗人借用一景一物,抒发心中的感情,更有深意,才能成为经典为世人所传唱,例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用古建筑的沧桑变化,暗示时代的变迁,历史长河不断滚滚向前,早已是物是人非。同时也可以利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美观度。例如排比的方式,一串完整的排比句式,气势磅礴,能强调突出作者对于心中信念的坚信。设问的方式也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想要寻找答案的兴趣,帮助作者完成身份的转变。反问的方式则是用一个反向的疑问句,突出作者的思想,例如“难道核心素养对于语文学习不重要吗?”一句中,则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没有直接通过陈述句讲出,更大地增加作者的强调性,帮助读者了解作者心中所想之迫切。还有一些简单的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则是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使得文章变得生动易读,丰富了作者的想象力。

    三、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一)综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在理科存在,而且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时事新闻,让学生判断事情的好坏,构建正确的三观是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政治问题的回答,在政治类的题目中,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一步步地深入分析材料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种思维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大体思维能力。

    (二)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优美的语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在众多的优秀文章中脱颖而出。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帮助学生构建出優美的词句。要拥有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少不了课外的积累。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名著,积累好词好句,并且要求学生模仿相应的句式或者使用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句式仿造,先模仿才能创造。好的句子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改造。同样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同年级的优秀作文进行仿造,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三)综合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好坏决定了学生的眼界,没有好的审美能力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优秀文化就会忽视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从教会学生什么是美开始。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美的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就很难发现美的存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美。在认识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推荐名著优作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美,当然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应该是不一样的,教师无法做到兼顾每个人心中的不一样的美的定义,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大众的美,基于平常人心中最基本的美感,至于更多更细腻的美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发现美的基础上学生不断创新,创造出有自身特色的美,才是更高的境界。

    (四)综合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

    在时代日新月异的如今,不能数典忘祖。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部分需要学生加以传承和发展。学习传统文化,不只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避免在时代的潮流中迷失自我,更多的是要在历史的道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历史知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是如今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论是爱国情怀还是兄友弟恭,都是优良的历史传统,是人区别于牲畜的主要特征。学习传统文化,阅读诗经等著作,使学生能了解过往的经典故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短短八个字就把古人的情愫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互相暧昧的两人生动地浮现在眼前。古人的智慧是遥不可及的,学习传统的文化,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眺望远处的未来。借用古人的智慧丰盈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详尽的文化继承能力,魏晋时期的风流往事,如今依然不能观赏,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想象那时候的文人雅士。过去的人事早已消逝,学生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模仿甚至超越前人,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

    四、总结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核心素养的发展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充分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不断丰富文学素养,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成,而不是盲目地吸收语文知识却不能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在完善学生自身知识面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开放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断提高的语文素养也是为其他学科的进步打下基础,好的理解力能在学习其他方面知识的时候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马秀娟.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语文课内外,2019(26).

    [2]王岩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技巧探究[J].考试周刊,2019(48).

    作者简介:吴志娟,女,1986年生,江苏扬州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