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小组讨论”的讨论

    封苏红

    [摘? ?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小组讨论效率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有必要基于教与学统一的语境,认识小组讨论的价值,规范小组讨论的开展,突出小组讨论的评价,确保小组讨论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能。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即以小组为单位而进行的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小组讨论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小组成员在讨论时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话语不聚焦、思维不深入等,妨碍并降低了小组讨论的目标达成度;有的小组甚至偏离讨论主题,成员之间的交流多为私语和闲聊。可以说,尽管小组讨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已经成为常态化存在,但其效率和效果还不够理想,这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反思小组讨论低效乃至无效的原因,表面上看与学生的“学习投入”相关,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的强度不高,行为、情感、认知的投入不充分等[1],但实质上却缘于教师对小组讨论的价值认识不清,以致小组讨论在设计、开展、评价等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和策略支撑。前者指向学生的学,后者指向教师的教。因此,有必要基于教与学相统一的语境,对小学阅读教学视域下的“小组讨论”进行本源性讨论。

    一、小组讨论的价值

    小组讨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讨论”上。讨论,《辞海》释义为就某一问题进行商量或辩论,《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两个注释略有不同,但都指出“讨论”是基于问题的意见交换或辩论。因此,小组讨论应表现为在交流中分享,即通过小组成员交流不同想法、不同意见,从而丰富问题解答,形成多元理解;也可表现为在交流中辩论,即通过小组成员针锋相对的争辩,从而厘清了对问题的认识,促进了理解的深入。无论是分享或辩论,都应是一种问题引领下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小组讨论的价值也体现在“小组”上。一般认为,小组讨论以异质分组为主。所谓异质分组,就是将学习差异较明显的学生编为一组。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也会按照地域邻近的原则,将前后桌的4~6人编为一组,这是一种较自然便利的分组。不管采用怎样的分组方式,小组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成员们将要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担负起讨论并得出某个结论的职责。这就构成了一种任务驱动下的合作式学习过程,每一名成员将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努力做到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可见,合作学习也是小组讨论的价值之一。

    小组讨论的价值还被赋予了语文学科特有的色彩。在学科视域下,阅读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要承载学会如何阅读、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和实践等功能,否则,可能造成“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的教学错位。此外,就小组讨论的显性特征而言,它是一种基于现实语境、以表达和倾听为主要方式的口语交际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2]。因此,小组讨论若是忽视或淡化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有悖于课标的建议和要求。

    二、小组讨论的开展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小组讨论的立足点,也是小组讨论的方向标,对小组讨论的成效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更契合小组讨论的要求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考量。

    一是问题指向是否适要。尽管小组讨论的问题可以有不同指向、不同内容,但客观来说,小组讨论往往耗时较长,在课堂上不可能反复进行。因而教师要建立统整和筛选的思维,确立一两个指向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重难点兼融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是“适要”的基本涵义。

    二是问题内容是否适切。所谓适切,一方面是指问题要有“植根”意识,要呼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使学生在讨论时能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形成积极的阅读建构;另一方面,问题还要有“生长”意识,能体现针对性和开放性,能启发和引领学生有目的地探究、多角度地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

    三是問题表述是否恰当。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次磨课过程为例。教师的三次试教分别以“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大青树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作为小组讨论问题。这三个问题在内容上几乎没什么区别,但是学生却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更热烈、更深入。分析其原因,前两个问题中“特点”“特别的地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较含糊的词语,且由于缺乏追问的设计,不少学生的解答都不在要点上,或者语焉不详,说不清为什么。事实上,“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是绝大多数学生乃至成人解答问题的习惯性逻辑。从这个角度说,问题的表述往往决定了解答的思维路径和表达的话语方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特别注意。

    2.加强过程管理

    王策三教授认为,在教与学统一的语境中,教与学各自独立但又高度统一,在共同活动中承担着相互支撑的义务[3]。作为一种生生对话的过程,小组讨论看似不需要教师直接参与,但毋庸置疑的是,教师此时的“教”将以一种过程管理的方式,成为小组讨论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并贯穿始终,并决定着小组讨论的成效。

    (1)小组讨论前:激发参与愿望,完善讨论准备

    小组讨论离不开群体成员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营造浓郁的讨论氛围。例如,可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想象,可通过问题渲染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去解惑,可通过观点碰撞让学生刨根问底地去思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哪一种教学策略,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自觉自动地投入讨论活动。小组讨论离不开每个成员的积极准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确保其能够带着观点和理由参加讨论;要阐明小组讨论的基本要求,包括纪律和规则、成员角色及相应职责等,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遵循集体规则,履行自我职责。教师还可使小组成员保持长期稳定,但依次轮换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将小组讨论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熟稔于心的学习公约,使小组讨论成为一种常态的学习行为或习惯,以减少准备时间、简化准备程序。

    (2)小组讨论时:监控规则执行,指导讨论过程

    小组讨论时,教师应游走在小组之间,通过现场观察进行监控,保障小组讨论能按规则进行。教师尤其要重视维护小组内民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引导优等生主动帮扶,转变话语霸权或弱势成员失语的情况。

    教师还要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工作。一是指导讨论的内容,针对小组发言,着力于谬误之言的矫正、游离之语的指引、模糊之说的明晰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不同见解,同时也要遵循“多元有界”的原则,避免负能量言论的误导。二是指导讨论的方法,基于课标对口语交际的学段要求,对小组讨论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作出准确的归因判断,及时予以群体性纠正或个别性辅导。教师尤其要注重对“主动式倾听”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地捕捉发言者的思想和观点,并对这些观点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4],从而形成有理有据的互动争鸣。

    (3)小組讨论后:确立交流仪式,总结讨论成果

    确立班级交流的仪式有利于规范小组讨论的结果阐述,实现小组讨论的成果共享。教师可明确小组汇报的话语方式,如“我们这一组的观点是”“我们这一组一共有几种观点,汇报如下”等;可明确小组汇报的程序和要求,如在小组发言人汇报结束后,先对该组成员追问“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接着再提示其他小组成员的附议点评、质疑问难,而后当其他小组成员汇报时,要求规避前面小组已经呈现过的解答,减少重复,提高效率。

    无论小组讨论的样态是分享还是辩论,在班级交流后总会形成多元的观点和理由。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如绘制思维导图、总结陈辞、专题写作等,这样既可放大小组讨论的成果,也能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小组讨论的评价

    小组讨论的评价包括对小组的评价和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一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各小组讨论时的组织质态,观察学生个体的讨论状态,准确捕捉小组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并进行即时性反馈,帮助学生调控失当的讨论行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品质。二是注重结果性评价。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小组讨论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小组讨论成果进行激励性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予以表扬,以促使各小组及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多元的价值赋能使小组讨论既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彰显了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的魅力。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赋予小组讨论一定的地位并确保其科学化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和效能。

    参考文献

    [1]黄显华,陈晓波.学生的学习投入:概念、影响因素及启示[J].小学语文,2017(11):8.

    [2]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策三.教学论稿(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文霞荣.主动式倾听在对话教学中的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2):80-83.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