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

    王晶

    [摘 要]“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该文提出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应坚持的时代性、先进性、广泛性、针对性、生动性原则,并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做好资料采集基础性工作、加强文化载体开发创作、丰富工作方式和手段、发挥科学家言传身教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等有关措施,探索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化功能,使科学家精神在更广泛的人民群众中得到弘扬的路径。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 群众文化 原则 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7;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4-0060-05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并阐明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这些由科学家群体集中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是中国化、时代化、人格化和社会化了的科学精神,而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科学和人文合一的文化。如何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在進一步开拓群众文化工作新领域的同时,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化功能,使科学家精神在更广泛的人民群众中得到弘扬,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新命题。

    一、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群众文化工作的关联性

    (一)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首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学家的成长与当代中国的命运始终紧紧交织、息息相关。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兴国”,直至踏上科技强国新征程,科学家群体所呈现出的独特精神气质凝练为科学家精神,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织,承载着文化的、历史的精神内涵,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精华,成为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及祖国强盛的强大精神动力,彰显了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并以其强大的感召力薪火相传、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思考并致力于科学家精神的弘扬,使之能够影响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是实现和彰显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良好的群众文化环境是滋养科学家精神的土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因素是影响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和一个共同体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1]。任何一种精神从萌芽到蓬勃,都离不开文化的土壤,科学家精神也不外乎于此。如何将科学家精神注入民族文化,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2]。只有当科学家精神不仅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价值遵循和精神支撑,而是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成为一种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导向,才会形成人人尊崇科学家精神、人人追求科学家精神的社会氛围,科学家才会成为备受尊崇和被更多人向往的职业,科学家精神也才会在更深厚的文化环境中蓬勃、生发。

    (三)科学家精神弘扬和群众文化工作对象的一致性

    科学与文化从来都是相通的,正如科学精神并非只是关乎自然科学领域的精神,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家精神也并非只是科学家的精神,而应是中华儿女精神中自然流淌的一种文化基因,是公众的科学家精神。从这个角度而言,科学家精神应当是被弘扬和普及的对象,同群众文化工作对象具有一致性。应当把科学家精神作为群众文化供给的重要内容,通过群众文化工作方式和手段,使之润物细无声地对公众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的原则

    (一)深刻把握时代背景,立足时代性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从“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再到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及至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思想,中国的科学家群体正是在党的领导下,聚焦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需求和科技发展目标,取得一个个划时代科技成就。可以说,中国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与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紧密交织;中国的科学家精神,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精神的具体凝结与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受到人民爱戴的科学家,他们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当前,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新时代更加需要伟大的精神的支撑和引领。因此,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过程中,要将其放在时代背景下加以阐述,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同科学家精神的丰富时代内涵。

    (二)聚焦精神文化内核,彰显先进性

    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种精神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始终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转化、具体化和特色化[3],无论从历史尺度或是价值尺度来考量,科学家精神都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要义。因此,在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强调科学的社会属性,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学文化传承,要从昭示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大力弘扬这种精神特质中所蕴含的先进性。

    (三)覆盖不同社会群体,注重广泛性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科学家精神于己而言并非必备之素养,认为这只是科学家这一群体应该具备的,从而在主观上非常自觉、下意识地把自己排除在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培育主体之外,持袖手旁观甚至是冷漠、怀疑态度。而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社会大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离不开社会大众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到国家和民族,小到每一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层职业的个人都应该有一点科学家精神,这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水平和进取精神。因此,弘扬科学家精神绝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群体上,而应将其融入群众文化工作,回归群众文化的群众性、倾向性、传承性特征,最大限度地广泛覆盖全体社会公众。

    (四)呼应当前社会问题,突出针对性

    科学家精神的缺失,不可避免地引发科学精神缺失、价值观念失衡等诸多社会问题。如科技界存在的部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问题;部分社会公众对封建迷信活动、伪科学等依旧缺乏抵御和辨别能力;一些年轻人价值导向出现了偏差,对成功的定义变得功利甚至扭曲,梦想投机暴富或是心怀娱乐至上的明星梦等等。这提示我们,对社会大众进行科学家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要有所侧重地把科学家精神中的不同内涵,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输入群众文化供给侧。如针对科技工作者群体,侧重于加强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甘于寂寞的学者情怀的培育感化;针对社会公众,要着重加强科学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使之以科学素养培育健康文明习惯;针对青少年群体,要通过科学家精神的展示、宣传、教育及组织实践性、参与性活动等,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好学求知、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

    (五)讲好科学家故事,体现生动性

    科学精神需要通过科学家精神来体现,需要通过科学家来实现[4]。科学家精神发端于科学家,换言之,他们是抽象的科学家精神的演绎者。钱学森在祖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之际,放弃优渥生活、冲破重重阻挠归国工作;郭永怀在飞机失事的那一刻,做出的用生命守护宝贵科学数据的本能选择;黄大年“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的人生信仰;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寂寞的埋头科研;钟南山院士在非典、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逆行而上的始终坚守……他们把科学家精神具象化,并使之拥有了直抵人心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哪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做出的科学成果可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历程中成为过去,但这些科学家演绎的人生故事、铸就的伟大精神,却仍旧会使人们铭记于心。因此,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必须大力宣传那些在各个时期、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典型,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法生动讲好他们的奋斗故事,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熠熠闪光的精神标杆。

    三、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一)做好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留存等基础工作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系统采集、妥善保存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这是科学家精神研究和宣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能够通过实物资料,具体呈现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在不同时空、不同人和不同事上的表现,是把科学家精神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成果的源头性工作。2009年,由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等12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當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中国现当代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同时,目前也有部分省份,如山东省由省级科协牵头,自主开展了本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但总体来看,科学家学术史料系统整理、留存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仍需要得到全社会更加广泛的认同和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各级科协开展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中国科协应加大对各级科协的培训工作,从采集技术指标,把握、培养、建立省级采集骨干团队等方面加强指导;教育部门、科技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甚至企业、乡镇基层领导干部、科研人员都了解采集工作、重视采集工作,都要有保存档案的意识,有意识地围绕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加强科学家精神相关文化载体开发创作工作

    科学家精神文化载体是科学家精神弘扬宣传中十分关键的媒介性要素,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科学家精神、文化和载体。文化在辞书中的解释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载体则是承载这种精神活动产品的具象介质,包括文字、书籍、音像制品、文艺作品、文创产品等一系列具体的文化表达形式。这些文化载体,发挥凝练、传递、升华科学家精神的作用,可以使科学家精神长出“情感突触”,让精神的传承变得更加有温度、有质感、有形和有声,更易在公众传播、激发共鸣、引发思考,增进公众对科学家这一社会职业的了解,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之间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继而获得更大范围的文化和价值认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引导文艺工作者运用影视剧、微视频、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讲好科学家报国故事”,这应成为各责任主体在科学家精神文化载体创作方面的共识。

    (三)不断丰富弘扬宣传科学家精神的手段和方式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信息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公众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要求,创新推动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的方式方法,增加相关内容供给。一是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文化场馆等公共社会资源弘扬和宣传科学家精神,如在科技馆、文化馆等场馆常设主题展厅,或不定期组织临展活动等。在这方面,中国科协及部分地方科协、科技馆已进行过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推动科学家精神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学校要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要联合各相关部门、单位,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校园巡展、巡讲活动等。三是更加重视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更习惯通过网络查阅、接受信息。应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及宣传栏等传统宣传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主题网站建设及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类短视频平台等数字化平台的运用,推动科学家精神入脑入心。中国科协依托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于2016年上线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形象化、多侧面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门户网站。四是更大程度地将科学家精神的弘扬宣传融入群众性科普、文化活动,如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活动,及组织举办大学生、青少年科技竞赛等活动,组织进行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进社区、进校园等,传播科学精神和爱国奉献的价值理念。

    (四)更加重视发挥科学家群体言传身教的力量

    科学家群体作为科学家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育人本身就是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需要让他们更多地直接参与进来,积极走进大众中去做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者。如通过科学家报告团、科学家面对面等活动搭建平台,使科学家主动走进科研院所、校园乃至社区,开展座谈、报告等活动,传播爱国奉献和务实求真的价值理念;利用电视及网络、报刊,设立科学家访谈栏目等主题专栏,邀请科学家们呼应观众的关切和好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求学经历、科研收获及感悟,或是围绕科学精神等方面内容进行解读,让大众能够消除和科学家这个“遥不可及”的群体的距离感,让科学家和科学家精神更有温度、更触手可及。

    (五)形成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的合力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需要科学家群体的努力,更需要集中党政部门、群团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组织、企业和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即发挥群众自身的主体作用。比如,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项目后补助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设科学家精神小型展馆,或依托校史馆、科学家实验室等举办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或活动等,设立免费开放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科技、群众文化类社团承接弘扬科学家精神职能,开展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群众性宣讲及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单位及企业科研及项目研发预算中可允许预留一定比例款项,用于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之外,面向公众进行科学家精神弘扬宣讲,并将其计入工作量;各类群众文化工作机构应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讲述科学家故事纳入作品创作及文化惠民等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叶肖娜,刘伟霞.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J?].学会,2020(1):54-59.

    [3]胡祥明.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及塑造[J].科协论坛,2018(12):8-11.

    [4]潜伟.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J].群众,20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