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诱因及转化策略

    谢银秀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标准,注重差异化教学,依照学生自身情况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来具体研究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困生转化 ;困惑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引言

    教师应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可以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挖掘一些熟悉的素材来对新知识进行讲解,从而降低学困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程度,逐渐消除他们对数学的畏惧心理,通过丰富的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逐步转化学困生。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困惑

    (一)小初衔接问题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也就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就好比盖房子,基础的材料没有准备好、地基没有打好,即使现在往上建楼盖房,也会出现一是没有东西来建房、二是即使建了房也经不起风雨的考验的后果,没有打好基础,高层建筑岌岌可危。部分学生因为自身主观原因或是外在客观原因而没有很好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时候,要么是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再么是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度,课后需要很长的時间来理解,这部分学生就很可能一直落后于正常教学进度。

    (二)自身原因

    初中知识点相较于小学变得更为复杂抽象,因此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余时间要及时巩固复习,才能在初一阶段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习惯、态度过于懒散,因此错过了夯实基础的时期,到了八年级逐渐感觉学习吃力,成为班级特困生,失去学习兴趣,陷入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

    家庭是学生第二个学习场所,很多家长一味看重学生成绩高低,而不注重学生努力的过程,平时不注重沟通交流,不能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特困生,其内心深处更需要得到外界的鼓励与支持,而家长的不理解与责骂反而加深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也拖慢了其走出困境与进步的速度。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从学生自身、教师、家长三个方面来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1. 从初中生自身方面来改变其学困生的情况

    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干预,以帮助学生跟上基本学习进度。教师和家长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的辅导,更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主动查漏补缺,自主进行学习,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自己学习的进度。

    2. 教师主动对学困生进行教学上的转化

    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采用学校、家庭两手抓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困生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课下多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也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3. 从家长方面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家长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学生属于对小学数学知识掌握较差的一类,家长要为学生准备适合他的复习方案,可以抽出时间为他辅导数学的基础知识,也可以找相应机构里的辅导教师来对其进行辅导。另外,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注重孩子的心理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时要注意语气、态度、方式,以正确的姿态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和家长在详细地了解学困生以及初中数学的特点、特质的基础上,要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析,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自身的能力来设计转化策略。

    (二)构建学习小组

    大多数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都相对较差,有的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甚至满是厌烦情绪。在现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有效地应用现代化的授课方法完善授课,由此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值得重视的是,教师对学困生不能提出太严苛的条件,要以帮助其逐渐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给学困生大量的鼓励和帮助,进而有效地唤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可以有效地学习以及吸收知识。同时,互帮互助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建立起知识体系。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的三边关系”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实施小组协作,运用小木棒等一些工具讨论并组合出三角形,使学生自觉地发现三角形这三个边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在小组交流协作中可以充分领悟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地唤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趣味指导,唤起学困生的学习乐趣

    “趣味指导”是指引学生从喜欢教师的授课方法向喜欢学习数学进行过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学习之中。教师在指导学困生时,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拓展数学知识,勉励学生参加数学课外实践。此外,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要依照学困生的具体状况实施优化。教师要更多重视学生做题的品质而不是仅仅关注做题量,就算学生没有完成布置的作业量,只要学生是依照自身的思维以及想法尽力去完成的,教师就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比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动态图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困生在具体操作中体会旋转图形中的奥妙,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把问题当成线索,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力

    学困生在探索转变路径的时候,要特别注重由内而外地形成自我驱动力,以此来推动自身不断地学习。另外,教师可以把问题当成线索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展开自主学习。其次,一层一层逐渐深入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慢慢地化解难题,战胜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于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问题链条的意义就更加的明显。在化解难度由浅到深的问题中,学困生可以慢慢养成出色的思维习惯还有学习习惯,当学困生的学习变得有条有理的时候,其逻辑思维水平也会得到提高,进而不会盲目被动地学习,最终其数学水平也能得以提高

    结语

    “木桶定律”告诉人们,要均衡发展才能提高均衡实力。对于教师教学也是一样的,必须照顾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营造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针对班内学困生,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加以鼓励引导,并创新教学手法,逐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林.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学子(理论版),2017(15):78.

    [2]陈俞.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