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

    徐高虹

    [摘? ?要]“课程思政”实践体现着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也是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举措。学校和教师应从新时代的要求出发,对影响“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进程的各种关系进行思考,养成“思政课程”意识,培养“思政元素”的精准提炼能力和思政教学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实践,建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学界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且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已经逐步从高校延伸至中小学。中小学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精准把握不同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实践,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精准把握“课程思政”实践的新时代要求

    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解答。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这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各学科教学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强调思政工作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新思路。在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领会国家和时代的要求,努力承担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在教书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格局。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必须深化思政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改革,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找准切入点。“课程思政”实践就是通过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以确保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进而在提升个体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解放和发展的全面化[2]。课程教学要与思政教育同行同向,学校应建立协同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效应。

    二、“课程思政”实践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课程思政”是一种融思想教育于知識传授中的重要育德形式,是提高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载体。为使“课程思政”实践更加精准高效,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处理好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五育并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整体,不可偏废,也不能割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整体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中的各类各门课程教学都要抓住思想价值引领这根主线,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而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存在两种较严重的偏差:一是割裂德育与其他各育(智、体、美、劳)联系的纽带,造成德育“单兵作战”的现象;二是各学科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本学科的德育功能。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正确认识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各育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是学校德育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二是德育通过发挥育德功能,可为其他各育的顺利开展及取得实效提供保障;三是德育需要与其他各育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多渠道、全方位育人。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德育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思政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有自身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双重任务要求,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以往思政课程的育人成效不高,往往是因为过度强调思政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与价值的引领。为此,“课程思政”对思政教育的固有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本质上都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方向与功能、任务与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而非指具体课程,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这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和责任得以进一步明确。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负有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这一点不能变。“课程思政”实践是在各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体现的是各学科教学同行同向、协同育人的要求,要形成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共同体。

    3.处理好思政教育和一般授业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4]。为此,学科教师要精准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承担思政教育的职责,就必须理解思政教育与一般授业的关系,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规律。“思政课程”和学科课程都有知识传授的任务要求,要遵循一般的授业规律,即要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规律。而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思政”的实践更需要遵循思政教育的规律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规律。

    思政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新时代育人的现实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品德现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紧密结合实践,与时俱进,因课而异,将专业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内容加以筛选和提炼,并融入课程教学。如果不能遵循基本的思政规律,刻意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硬性嵌入或随意添加,不仅会降低学科教学的效果,更难以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或影响。

    三、“课程思政”实践中要提升三种基本能力

    “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是完成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向学生人生导师转变的重要路径。

    1.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提炼思政元素的能力

    有效提炼思政元素,需要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各学科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待挖掘和凝练的思政元素。对包含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科学创新精神、先进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进行挖掘、提炼与拓展,是践行“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党和国家形成高度一致的政治认同,加强对新时代人才需求和培养要求的理解,拓展思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做好课程顶层设计,厘清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程思政”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所提炼的思政元素既符合学科特点,又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真理性,防止思政元素机械添加和牵强附会。

    2.遵循教育规律,提升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这是对思政教育工作特点和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教师思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化”的能力,即将精心提炼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的能力。教师既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也要遵循思政教育特有的规律,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改革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启发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做足“融”字文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获得道德的熏陶、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和心灵的涤荡。教师切不可为思政而思政,把“课程思政”与学科知识割裂,变成教学的两块内容,甚至将学科教学变成思政课。

    3.强化团队意识,提升学科协同育人的能力

    美国管理学家波拉德说过,人是自己思想的奴隶,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制于其特定的观念和思想。全方位协同育人的理念体现了新时代育人的行为导向,其成效依赖于教师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彰显这种能力。“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打破了原有学科和思维的分化,形成了各学科育人目标上的高度统一。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其内在意义与价值,并自觉自主地积极参与和落实,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如果各科教师仍局限于原有课堂教学的各行其是,忽视整体育人的要求,忽视思想价值引领的统一性要求,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功效将大打折扣,甚至有陷入混乱的危险。学校可以通过思政沙龙、思政案例分享、思政教师指导、名家课堂欣赏等方式,增强学科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深度融合和沟通交流,真正形成团队合作、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四、“课程思政”实践中学校的责任担当

    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才能逐渐臻于完善。这期间需要学科教师的努力探索,更需要学校层面的引领和保障。只有学校层面担起应尽的责任,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在规范运作中实现长远发展。

    1.坚定信心,积极营造浓郁的“课程思政”氛围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课程实践,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关注、支持和参与。深层次的改革和教学思想方法的转变,会给教师原已根深蒂固的教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拒绝变革是一种常态。事实证明,没有学校层面的努力推行,依靠教师自主参与改革的力度非常有限。因此,学校领导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位,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动员的力度,通过专题研讨会、学习会、树立典型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改革氛围。各学校应立足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迅速改变原有知识与能力本位的做法,树立大思政意识,建立全新的教育观。

    2.政策引领,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各学校要形成明确的建设思路和政策导向,引领教师从关注学业转向关注成长,从学业导师转向人生导师。要进一步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切实发挥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推进不是思政教育责任的对外分摊,而是要改变思政课教师孤军奋战的现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使学科教学重新回归育人本质。学校对教师“课程思政”的实践要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要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将评价转向“课程思政”的践行过程和结果,并与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学习培训等政策挂钩,积极鼓励和引领教师将“课程思政”向纵深推进。

    3.完善制度,保障“课程思政”实践高效运行

    课程思政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体的广泛协作与配合[6]。学校应从各个层面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以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如建立“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方便教师分享;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课题,并给予资金扶持;建立相关比赛制度,激励教师提升“课程思政”的动力;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制度,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配合,互相取长补短;加强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团委的配合,及时得到思政素材和学生反馈意见,改进工作成效等。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9-10)[2018-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2]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1-8.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29.

    [4][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8)[2018-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 1120082577.

    [6]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