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发展必然性的三维向度

    史册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曾是解决中国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是现实﹑理论和文化的三维向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人民群众根据现实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的正确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必然性; 三维向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顺应了历史潮流的过程,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创造性地将现实向度、理论向度、文化向度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一、 现实向度:解决现代中国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迫切需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以最威武的姿态傲视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日益陷入苦难的深渊,人民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要解决中国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任务,只有向西方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一直是中国近现代的主线,也是近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林则徐首先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敌”的口号,魏源继承了他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器的先进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随后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主要代表的洋务派官僚又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企图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的前提下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甲午中日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历史证明,在不改变封建专制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的。

    甲午海战之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新兴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在器物层面,更深入到制度层面。[1]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企图在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2](P.295)梁启超提出“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3](P.550)虽然戊戌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让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也不能实现中国的强国梦。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在全国各地不断发起了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名义上宣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成立,但并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不但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却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改造中国的文化,实现国民人格的改造和重铸,才能实现国家自由、独立。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兴知识分子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为思想武器发动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批判中国的封建文化。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想进入中国提供的适宜土壤,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的欧洲之行,使他认识到“科学不是万能的”。他著作的发表使坚持全盘西化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那么中国到底该怎样走向独立、富强呢?

    正在中国先进分子处在迷茫的阶段和中国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而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未能收回山东的主权,这让中国人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感到失望。相反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却宣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放弃沙俄时期对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时,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运动的发展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都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对马列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学习,研究这个主义,使其倾向社会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迫切需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教育了大批中国革命知识分子走上革命的道路,中国要实现独立、富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 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有这样巨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跟社会主义建设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二、 理论向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1848年,由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开放的体系,它虽然产生在19世纪中叶,但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它的理论宝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但不是唯一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所接受而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俄国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不断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深厚的生命力和活力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它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和最主要的特点,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但没有也不可能揭示每个民族的发展道路。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所以要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发展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取得民族形式”,“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取得“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三、 文化向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可融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属于不同质的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必须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契合点,实现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成功嫁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形成于不同的时期和不同质的文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容纳了整个人类文化的积极成果,其中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使得两者之间具有相容或相通的地方。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然而在中国“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一近现代的主线、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这个方面上,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理想和中国的“大同”社会理想相契合。如中国古代《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到了近代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孙中山的“世界大同”等。李大钊也把社会主义比作“大同”。他认为十月革命后,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打破种界国界,建立一个“我们人类所馨香祷祝的世界大同”当然,在看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容性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根本途径。这要求马克思主义必然性的三维向度规律性要求与目的性要求融为一体,统一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践和价值取向之中。

    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批判和改造,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贴近中国的现实和民族的文化心理,并内化为民族精神的精髓和思维方式。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指导思想,并能够最终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中华书局,1986.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中华书局,1981.

    [3]梁启超著,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M].云南教 育出版社,2001.

    [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