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时代价值的多维审视

    [摘要]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历史逻辑和现实要求的统一,是中国向度与世界向度的统一。在精神家园维度,文化自信是在坚持中华民族价值精神的主体性,保障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在主体上的统一性;在民族复兴维度,文化自信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保障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在社会制度维度,文化自信是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提供相应价值精神,保障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统一性;在国际责任维度,文化自信是为世界发展与和平提供中国智慧,保障中华文化影响与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的统一性。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6—0097—05

    [作者简介]张全峰,男,博士,新疆兵团党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文化认同、区域文化建设。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治理层面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有助于坚守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性,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问题的解决。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在于,保障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在主体上的统一性,保障中华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统一性,保障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保障中华文化影响与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历史进程的统一性。

    一、在精神家园维度,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主体性的坚守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实质上是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坚守。语境不同,文化自信的对象当然不同。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任何文化都具有主体性,都是特定主体的文化,都是人们在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在特定政治经济条件下创造的,都包含着具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特定的理论观点、学术成果在特定地域和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将之普世化、格式化就是荒谬的。盲目照搬、全盘西化违背文化发展的主体性,是已经为历史发展证明的错误观点。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的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就其本质而言在于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是在保障文化观念与创造主体的统一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矫正近代以来形成的文化自卑

    近代以来,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在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面探索救国道路的进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片面否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实现着由民族自卑到民族自信的转变、由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转变。解放战争胜利前夕,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从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提出“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再到十八大以来,给“文化自信”赋予战略意义,中国人民逐步实现着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转变,文化自信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必然要求实现文化自信,扭转文化自卑的局面。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保障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但由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的客观存在,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方面日益突出,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也阻碍着中华民族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因此,在中华民族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这种文化危机总体而言是进步的,是与新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逐步确立相适应的新的文化认同建构的必然过程。但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是一种片面批判和全面否定,不但造成了一种长期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卑心理,也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既制约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阻碍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既阻碍着传统文化走向未来,也隔断了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历史联系。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充分肯定,及对其未来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念。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历史传统、当前状态、未来趋势之间客观联系的肯定,克服了中华文化历史进程中的断裂,建构了中华民族完整的精神家园。

    (三)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抵御西方文化霸权

    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地引进、学习着西方文化。这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在中国主动学习西方的进程中,西方国家基于侵华需要或是“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也在积极地进行思想文化输出、渗透,这严重地破坏着中国的文化生态,也危害着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趋势日益突出,各国文化相互激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环境中,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扩张,在这种背景下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其实是在维护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抵御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破坏。

    二、在社会制度维度,文化自信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观念支撑

    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对与一种社会制度相匹配的思想文化基础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基础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对于社会制度而言,文化自信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在保障思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的统一性。观念形态的“国家”意识形态借助于“物”的形态的国家机器发挥反作用。观念形态的“国家”与“物”的形态的“国家”的契合,是国家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发挥社会控制、管理功能的基本前提。“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与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问题成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理想、价值、需求和利益的表达体系,“包含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内容”,“包含着人与社會系统根据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根据阶级集团利益制定的范围、规定和准则”。意识形态作为“抽象的和独立的形式”,是“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即“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意识形态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提供思想根据,为社会制度获得社会认同提供理论根据。

    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中华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提供精神支撑,为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提供深厚、持久的力量。

    其二,坚定文化自信,在于坚定主流意识形态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叙述和解释中被大众承认和接受,可以巩固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合法性论证。

    其三,坚定文化自信,可以调节社会意识,统一思想、目标和方向,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团结各族人民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其四,在西强我弱、资强社弱的背景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

    三、在民族复兴维度,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做支撑,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才能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在保障思想意识与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

    (一)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凝聚力

    就中国国家认同而言,有学者称之为文化认同型国家认同。无论是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中国作为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凝聚,中华文化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面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局面,黄宗羲以“礼教”作为判别中国与夷狄的标准,指出“古来相传礼教二字,就是当路之准的”。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指出:“中华一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同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性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其称中华如故。以是推之,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可决知也。”在一些人看来,中国是一个地理名词,中华则既不是地理名词,也不是血统名词,而是一个文化名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发展壮大。客观而言,历史上,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形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今天,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仍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华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团结凝聚中华民族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文化自信体现着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表达为对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价值观、审美、思维方式等的喜爱、热爱、骄傲和自豪,自觉地归属于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为中华民族团结凝聚提供了强大力量。

    (二)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核心的文化基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华文化优秀价值观念是精神层面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的核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中,最根本、最核心、最有总括性、最具代表性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和今天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是人民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集中体现,文化自信能够保障人们从自身文化中找到精神力量。中华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充分理解、肯定、接受,是以充分认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中华文化历史传统、现实形态、未来趋势的充分理解,是对中华文化形式与内涵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华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等的高度认同,能让中华民族更自觉地践行中华文化的优秀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三)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思路

    中华文化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是具有独特魅力和顽强生命力的文化。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极强适应性归根到底来源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中华文化这些优越性体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等各个方面。这些优秀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无论是对于传统中国还是现代中国,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亟待回答;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华文化自信能促使人们自觉运用中华文化智慧,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