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提问,驾驭语文课堂教学

    李北花

    摘要: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维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最常用的手段。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在课堂上能高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巧妙提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此种情形之下的课堂教学势必事半功倍。

    提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语文学习的源泉,那么怎样的提问,才能让语文课堂成功而高效地进行呢?要问得巧妙、问得有效果,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问要引人入胜,发挥其“召唤”的作用。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很难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而教学知识的呈现又是抽象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因此巧妙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好的提问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作用。正因为问题是学习之源,所以,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无疑就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思维的火石。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受到问题的驱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势必火一般地越烧越旺,势必爆发出满腔的学习热情和巨大的情感内力,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在此时已不再是被动,不再是逼迫,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和精神上的需要,将可以发挥出高度有效的作用。往往一连串的问题,还可以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线贯行、一气呵成、情趣盎然。

    这正如你步入景区旅游,那些充满奇幻、鬼斧神工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无一不在向你召唤:还等什么呢?赶快投入我的怀抱、领略这无限风光吧!

    我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世间究竟有没有桃花源美景?有没有那祥和美满、与世无争的生活?如果存在,许多高人志士为何穷尽毕生、接力赛般地苦苦追寻了数千年也没能找到?如果不存在,作者又怎么描写的那么活灵活现、令人神往呢?用你的智慧去探索和发现吧……”学生们纷纷响应感召,走进文本和资料中、走进丰富奇幻的想象中去探寻奥秘了。

    二、提问要有的放矢,发挥其“路标”的作用。

    呈现或提出问题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教师提问的着眼点应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教师的提问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教师的巧妙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就无所适从;没有教师的提问,课堂就呈现无序的状态。教师的提问好比“路标”,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使学生不走“冤枉路”。这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还可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后面的学习指明方向,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继续向前探索。

    三、提问要突出重点,发挥其“纲领”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课堂提问,看似漫不经心,却往往关键之处的一两个问题,能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

    提问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提问实际上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主要教学点,让学生可以一旦解决了所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在这方面应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渐进的原则。《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提问并非毫无章法的信口开河,而是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发挥提问“提纲挈领”性的作用。

    比如教学《曹刿论战》,我就要求学生围绕“是否了解‘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典故?能否结合实际谈谈你自己的理解?”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结果教学效果不错。

    四、提问要适度适量,发挥其“遴选”的作用。

    提问应把握好“度”。“度”即提出的问题应难宜适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提问要避免过于简单、索然无味。但提问过于宽泛、难度过大过深也不行,容易增大学生的压力,抑制了他们的思维,打击学生的兴趣,致使课堂氛围也陷入尴尬的境地。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进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其次提问应把握好“量”。我们反对“满堂灌”,但也不赞成“满堂问”,因此课堂提问要避免走入一问到底的误区,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应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若想这两者做得恰到好处,需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进行,这样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能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促成大部分同学达标。

    五、提问要放权学生,发挥其“互动”的作用。

    提问应是平等的对话。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畏惧。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才会放开一切思想的顾虑,放飞自己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提问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满不满意,都应给予鼓励、充满激情、充满赏识、充满期待。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要尊重学生中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异论。巧妙的因势诱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带头打破“一言堂”,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真正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教师要将“提问权”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勇于、乐于提问的环境氛围,给予学生提问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或通过合作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们互相质疑问难,充分探讨、共同提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发问,在语文课堂中达到角色互换,真正互动起来,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相互交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巧妙提问的效果不言而喻。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反映出的思维受阻、歧义、遗漏等一些问题,较之从作业、测验中得来的反映显得更及时,清楚;从而方便教师能及时调整策略,达到合理引导的目的。 应该说课堂提问在当前的教学方式下,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精心设计并巧妙提问,发挥提问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