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活着》透视人生

    阮云新

    一、《活着》文本分析

    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与时代和个人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从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和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两个方面分析小说的主题。

    1.余华与《活着》

    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其早期作品蕴含了一种冷漠、反传统的风格。而《活着》是余华风格转变时期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一种温情的救赎,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活着》这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死亡过程,表现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可能的态度。《活着》凭借福贵这一主人公,生动再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风貌,揭露了人民生活的贫困与动荡,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坚韧的精神。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一个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夺走的东西。

    2.《活着》的创作背景

    《活着》中表现了三年内战、土地改革、十年文革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福贵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主人公福贵可以说是无数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透过福贵,我们可以感受到余华在苦难与命运中的挣扎,也可以体会到他在生活中的乐观与坚强。后来,余华偶然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经历了一生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余华,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心境的转变,创作出《活着》这一著作。

    二、福贵的性格分析

    福贵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从前期他的家庭环境和后期的社会背景切入可以理解他性格转变的原因。

    1.福贵的性格特点

    家道中落前,福贵是一个挥霍嫖赌的浪荡公子。此时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玩世不恭,嗜赌浪荡。福贵曾说:“我是徐家的败家子,用我爹的话说,我是他的孽子。”他喜欢往妓院和赌场里钻,丝毫没有顾虑家人的感受,面对父亲的斥责,他总是不以为然。妻子去妓院求他,他竟然狠心踢走妻子。他经常让雇工长根背着他去给老爷子致礼问候。由此可见,福贵是一个傲慢无礼、玩世不恭的败家子。

    第二个特点是善良朴素,吃苦耐劳,体恤家人。当他从富少爷沦落为贫民之后,当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爹被他气死时,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使福贵受到了精神的震撼和道德的警醒。生活的磨炼使他渐渐转变了玩世不恭的性格。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家中顶梁柱的重要性,他学着勤苦劳作,体恤家人,照顾孩子。在被抓去充军的时候,他多次想找机会逃走,只因为心里挂念着家人。回到家后,他更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家人身上,全心全意地为家庭付出。经过家庭的巨大变故,福贵已经从一个纨绔子弟转变成一个勤劳朴素,体恤家人的农民。

    第三个特点是坚韧顽强,积极乐观。福贵身上最打动人心的一个特点,无外乎一个“忍”字。陷入龙二的圈套,他忍了,被抓去当壮了,他也忍了。更甚者,当他目睹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他更忍下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直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仍然乐观地和一头老牛一起度过余生。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他却能坦然迎接。悲痛过后,他总是积极乐观,坚韧顽强地活着。

    2.福贵的性格来源

    福贵性格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将其概括为三点。

    第一,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思想和母亲的溺爱。自古以来,封建地主阶级代表的是压迫与剥削阶级。他们之中产生的大多是游手好闲、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他们凭借家里的财富和地位,整日吃喝嫖赌,不学无术。福贵出身于这种家庭,本就不学无术,沾染上赌博的恶习后,他的母亲并没有过多地劝阻,还在福贵父亲责骂福贵时维护他。再加上他身为阔少爷,体会不到下层劳动人民劳作的辛苦与生活的贫困,久而久之,福贵就形成了玩世不恭,爱好赌博的纨绔性子。

    第二,家道中落和社会环境的大变革。福贵陷入圈套,败光家产后,一夜之间从阔少爷变得一无所有。这个变故迫使他开始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一家人。新中国建立,土地改革,大跃进,文革,社会环境的一次次变革都对底层农民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这样的动荡年代,让福贵成为了一个善良朴素,吃苦耐劳的农民。

    第三,命运的捉弄和亲人的离世。福贵一生命运多舛,特别是家道中落后,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他身上。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命运将他推入无底的深渊。但他从悲痛转为坦然,在深渊和苦难中自行救赎。似乎人生已经到了绝望的境地,但他却奇迹般地忍耐了下來,甚至是近乎麻木的冷静。生活让他变得波澜不惊,他便平淡地度过余生。

    三、苦难历程

    福贵遭受的苦难是由他自己和时代造成的,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并从苦难中透视活着的真正意义。

    1.自己造成的苦难

    家底殷实的福贵靠着田产、房产生活,他体会不到挣钱的辛苦,自然是养成了游手好闲,吃喝嫖赌的纨绔性子。他总是想着靠赌博将他爹败掉的一百多亩地挣回来,光宗耀祖,却不知早已掉入别人设下的圈套,半年下来就输光了家产。他爹也为了偿还赌债,在心力交瘁下死去。

    2.时代造成的苦难

    福贵去县里请医生给母亲看病,却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编入了部队,在战场上经历了枪林弹雨,饥寒交迫,看着几千名冻死的伤员,福贵更加希望能好好活着。两年后,福贵回到家,却发现母亲病死,女儿发烧成为聋哑人。不久后,国内展开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里的锅、羊都充公了。之后又不幸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一家人靠着岳父给的一把米熬过那段艰辛岁月。可是厄运并没有结束,福贵的儿子因为和县长夫人血型相同,抽血过多死在医院,女儿也因难产而死。后来,女婿、外孙也都一个个离开,福贵忍着悲痛,亲手埋葬了所有的亲人,从此,福贵便只为自己而活了。

    3.从苦难中透视活着

    福贵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心境却越发豁达了。“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安安心心死就是了。”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感叹到,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来争去,反倒赔了自己的命。他越混越没出息,却只有他一个人活着。

    余华在文章的结尾描绘了一幅淳朴、有烟火气息的场景: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歌声像风一样飘扬。“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仔细想来,每个人都艰难地活在世上,为地位而挣扎,为权势而拼搏,为家人而奋斗。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活着》中描述令人窒息的死亡场面,并不是让人在死亡中沉沦,而是一方面“知死地活着”,一方面体会到生的美好。余华的这部作品并不是希望我们沉沦于苦难中,而是希望我们学会承受苦难,对世界充满乐观。曼德拉曾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在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笑对人生。”我们要记得,人是为自己而活的,而不是为了活着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作者通联:云南寻甸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