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音乐教学有效策略

    董嘉丽

    摘要: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幼儿与音乐学习之间的深层联系,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本文立足于幼儿音乐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音乐教学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引言:在很多音乐活动中,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缺乏对课堂秩序的控制力,常常会出现活动形式单一、幼儿之间互动性差的情况,一些表现欲较强、音乐基础较好的幼儿经常做演员,另一部分基础较弱的幼儿只能作为观众,这让他们因为缺乏锻炼表现的机会而愈发自卑,单一的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幼儿感觉活动过于枯燥,最终导致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强,音乐学习效率自然无法得到质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音乐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创新音乐活动形式

    幼儿在成长阶段体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音乐活动可以让幼儿得到更多快乐的体验。要想构建高效的幼儿音乐活动课堂,教师应从自身教育水平出发,提升教学素养,并且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用音乐去聆听世界,用歌声去记录自己的成长。

    教师在应用歌唱类型音乐游戏材料时,要设计歌词朗朗上口、生动有趣、节奏相对缓慢、速度适中的教学内容,降低幼儿的陌生感。还可以借助一部分动作再现歌词内容,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达到强化学习效率的目标;在选择律动类型的活动材料时,教师可以利用一部分辅助动作展示歌词,也可以通过拍腿和拍手等动作做出节奏,让幼儿跟着音乐再次进行动作的表演,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演奏类游戏教学则应使用较强节奏感且对比显著的材料,自然展示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优势,帮助幼儿逐步掌握音乐学习的技巧;欣赏类教学主要是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表演来感知音乐,教师应通过简单的符号,线条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曲式、段落,并注意情绪改变特点,设计独特的动作与旋律,并向其他幼儿展示,将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情境、故事等运用到当中,最后用肢体动作来进行教学,在提升幼儿审美水平的同时,帮助幼儿激发音乐创新思维。

    2联系生活,感受音乐趣味

    在搭建好生活和音乐之间的桥梁之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并且体会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对此,教师需要在组织实际教学活动的时候,选择符合幼儿年龄段的音乐活动。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感受音樂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比如教师了解到不少幼儿去过动物园,而且对自然界的动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准备相关的教学用具,如大熊、小兔教具以及动物头饰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其听辨“熊走”和“兔跳”的音乐特点,通过复习听音动作和相关的音乐歌曲,来提升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 PPT 为幼儿创设情景,在多媒体的演示下,以动物园为背景,为幼儿讲述故事,并用小兔及大熊教具进行演示。幼儿会先听“兔跳”的音乐,这时教师会提问:“是谁来了?它是怎样走路的?”其次再听“兔跳”的音乐时,教师让幼儿模仿“兔跳”的动作;接下来再听“熊走”的音乐,教师同样提问:“是谁来了?它是怎样走路的?”然后再听“熊走”的音乐,并模仿“熊走”的动作;最后,教师为幼儿导入实际生活当中的情景,引导幼儿一起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假设现在你正在动物园,见到了许许多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我们用一首歌曲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幼儿可以随着音乐速度的快慢,相应地做出“走路”或“跑步”的动作。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示范几个动作,启发幼儿自己想出一到两个动作。在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时,教师要求幼儿根据所出示的“动物”学唱,并做出相关的动作表演。最后,由教师想出一种动物,然后进行相关动作的设计和模仿,再请幼儿模仿“小兔”和“大熊”进行音乐学习,随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完成整个音乐的学习。

    3快乐游戏,体验音乐趣味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普遍对游戏和动画很感兴趣,对此,教师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尽可能与游戏结合起来,设置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实现对音乐学习的理解。同时,幼儿也能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通过他人的帮助,及时弥补不足,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这样幼儿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

    在教授歌曲《母鸭带小鸭》时,教师可以在教授歌曲韵律的时候,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并随音乐节奏做手脚协调动作,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模仿鸭子走路、鸭子叫、鸭子喝水等动作。幼儿需要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调整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避免相互碰撞。首先,教师需要为幼儿展示鸭子走路的音乐和相关动作,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学习动作。教师边引导幼儿学习,边示范做正确的动作:右腿屈膝,左腿向前方伸出,脚后跟点地。紧接着,让幼儿随着音乐散开四处找空地,练习鸭子走路。最后,引导幼儿通过表演《母鸭带小鸭》活动,开展相应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编排出鸭子的不同动作,有的幼儿除了学习鸭子一摇一摆的走路动作,还学会了鸭子叫的动作和小鸭子游泳的动作。

    结论:音乐教育是以音乐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学科如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综合性学科,而幼儿的音乐教育是人生中音乐的启蒙教育,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及方法能够为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提高其表达能力,同时能够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幼儿园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个培训基地,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天性特征,构建容易被幼儿接受、吸收、喜爱、理解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直观地感受记住歌词、乐曲的段落、理解曲式的变化,实现幼儿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江.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模式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167.

    [2]朱增帅.新时期中专幼教专业幼儿音乐教学策略浅谈[J].长江丛刊,2016(08):16.

    [3]董玉. 中班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3.

    [4]杨梦飞. 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