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党月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陶冶学生情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吸取人文精神。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中奠定基础以及全面发展自身能力。

    一、引导学生体味语文中的“人情”元素

    语文教课书中不仅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也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美、寻找美,运用自己的感情表达对文章的见解。例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它是无产阶级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作者以敏锐的感悟力创造出“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新革命时代。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海燕”的形象精神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从文章中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人文情怀。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活动中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与老师也有良好的感情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体验源于生活中的“人性”元素

    一篇出色的文章,它可以体现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反映作者的真实感受、看法及观点,字里行间中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阅读教学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文章中充分体验到作者的人文情怀。在学习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这一课时,作者在文中表达自己对工作、科学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通过文章的表述凸出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她不追求名利为科学献身,这些内容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在生活中不贪图安逸、依赖他人,要学会艰苦、懂得付出,改变自己的信念等,从这些正能量的感受中正面的引导学生成长。

    三、引导学生提炼文章中“人魂”元素

    于漪老师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书育人。”语文教育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内容,还要通过一些优秀的文章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的语文作品就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通过文章的描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與思想,对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王维《使至塞上》这首古诗词时,作者通过诗句描述了出塞时的经历,描绘了边塞的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自己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同时表达自己对朝廷排挤在外内心的愤怒与抑郁。这些蕴含丰富情感的诗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独特的美意,能够帮助学生审美观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对学生所表达出的感情创新能力做出肯定的判断,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很有帮助。

    四、引导学生从语文中体悟“人格”元素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反应,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表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激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体验。例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这篇文章时,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学生分别扮演丹东尼奥、鲍西亚及夏洛克,并充满感情的朗读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去理解课文,可以更好的掌握文章中人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及利益冲突,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与内心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诚的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利用文章、作者及各种语文活动,营造和谐生动的语文课堂,挖掘文章所表现出的内涵,通过生活的本身,培养学生辨别真善美,展现人文的魅力。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教师长期的熏陶以及言传身教,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作者通联:陕西延安市黄陵中学]